横跨长江,雄踞金陵,南京长江大桥如同一条钢铁巨龙,见证了新中国工业的腾飞,也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这座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宏伟工程,在当时技术和资金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硬是凭借着中国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顽强意志,成为了中国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仅是新中国第一座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梁,更在通车验收时经受住了毛主席亲自下令的“坦克碾压”考验,118辆坦克驶过,大桥依然巍然不动!究竟是什么样的设计和建造工艺,赋予了这座大桥如此强大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刻在钢铁上的自强不息史诗

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标志工程,毛主席自然是非常重视的,为了这座“争气桥”,工程队伍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民国时期,连接长江两岸的交通问题就困扰着当时的政府。孙中山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构想过在南京建造过江隧道,但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这一想法最终只能停留在图纸上。

国民政府也曾多次尝试邀请欧美桥梁专家进行勘测设计,却都因为长江南京段“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而无功而返。

新中国成立后,沟通南北交通的迫切需求更加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破土动工,与此同时,南京长江大桥的筹备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但与“老大哥”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多久,中苏关系的破裂给这座大桥的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

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迎接建设者们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挑战。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撕毁供货合同、国际形势紧张……任何一项挑战都足以让这座大桥胎死腹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选择迎难而上,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壮丽诗篇。

为了节省开支,国家将建桥资金压缩到每年不超过3000万元,这对于一项如此浩大的工程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周恩来总理特批保留了大桥工地的大部分新工人和设备,这才让大桥的建设得以维持。

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供货合同,一度让大桥的建设陷入停滞。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鞍山钢铁公司临危受命,成功研制出高强度合金钢,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也让“中国桥梁用中国钢”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6年,正当大桥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新的挑战再次来临。“三线建设”的启动使得国内的资金和物资供应更加紧张,而国际形势的日益严峻也让大桥的命运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是否继续建设”的抉择,周恩来总理力排众议,指示大桥工程“不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建设过程中,桥梁建设者们不仅要克服来自外界的压力,还要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作斗争。

1964年,长江遭遇特大洪水,正在施工的5号和4号桥墩沉井的锚绳相继被崩断,随时可能倾覆江中。危急时刻,建设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在惊涛骇浪中抢险,最终化险为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通车典礼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举行。

当天,南京城万人空巷,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长江两岸,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桥头堡上,三面巨幅红旗迎风飘扬,主席台上方“南京长江大桥铁路通车典礼”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午两点,通车典礼正式开始,激昂的乐曲声中,人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剪彩仪式结束后,1000多名市民和部队指战员乘坐彩车驶上大桥,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场面蔚为壮观。

据当时参加典礼的市民回忆,那天桥上桥下人山人海,甚至连树上都站满了人,人们互相拥挤着,欢呼着,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更有甚者,因为太过拥挤,人们的鞋子都被挤掉了,最后竟然装满了整整两卡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坦克测载,坚不可摧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争气桥”,终于屹立在滚滚长江之上。而在大桥通车前的9月21日深夜,还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晨一点,夜深人静,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上南京长江大桥南堡。车门打开,走下一位伟岸的身影,他就是人民敬爱的毛主席。

原来,为了亲眼见证这座“争气桥”的雄姿,毛主席特意选择在深夜视察大桥。他深知,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意味着中国桥梁建设水平的飞跃,更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坚定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许世友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走下轿车,踏上了大桥的桥面。皎洁的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与远处灯火辉煌的南京城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大桥坚固,能否满足备战需求?”毛主席突然发问,目光炯炯地望向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不可摧!”许世友毫不犹豫地回答。他知道,这座大桥从设计到施工,都充分考虑了战备需求,其坚固程度绝非一般桥梁可比。

为了验证大桥的承载能力,三天后,许世友亲自率领118辆坦克从桥面上压路通过。隆隆的坦克履带声,回荡在江面上,也震撼着每个人个人的心。

试压结果证明,大桥安然无恙,其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察结束后,毛主席特意来到大桥守卫部队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大桥非常重要,部队一定要守好大桥,保证安全!”这简短的一句话,饱含着领袖对大桥的关切,也体现出他对国防安全的重视。

夜色渐深,毛主席与前来迎接的群众一一握手告别。人群中,一个小姑娘指着毛主席,兴奋地喊道:“跟画画上一样,跟画画上长得一样的!”天真烂漫的话语,引得众人开怀大笑,也为这段深夜视察增添了一丝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8辆坦克同时通行的震撼画面,便是对大桥质量最有力地证明,也彰显了中国人民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如今,南京长江大桥依然屹立在滚滚长江之上,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钢铁巨龙所承载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