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1974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闪闪的红星》火遍全国,主人公小红军战士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潘冬子的父亲是一名红军战士,母亲被残暴的敌人害死,国仇家恨于一身,让年幼的潘冬子也走上了革命道路。鲜为人知的是,潘冬子形象并非艺术虚构,而是根据现实人物为原型进行改编的,他的原型人物就是开国上将许世友的长子——许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国家高级干部许世友的儿子,许光在一众高干子弟中并不突出,革命战争年代在家务农为生,新中国成立后才进入部队工作,却成为我国第一批拥有本科学历的知识型舰长,前途无量。

正当他立志报效祖国,为共和国海军事业做贡献的时刻,在父亲许世友的一纸调令下,他只能忍痛离开从事多年的岗位,以风华正茂的年华脱下军装返回河南老家,替父尽孝赡养祖母,而这一呆就是整整一辈子。

许世友为何非得让许光退伍回家赡养祖母?许光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期文章将带领大家领略一下一代名将许世友之子许光的背后故事,如果你是一位喜欢历史的读者,不妨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许世友和原配朱锡明一共生育了三个儿子,但是有两个先后夭亡,1929年出生的许光是硕果仅存的一个。

1932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集结30万兵力对红四方面军开创的鄂豫皖苏区进行大规模围剿,敌我实力悬殊巨大,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被迫带领红军队伍离开根据地,转战川陕地区,此时担任第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的许世友跟随主力部队转移。

军情紧急,既不能带上家人,更没有时间留下只言片语,就这样红军迅速撤退,许世友也撇下三岁的儿子随之音讯全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年代,国民党反动派不仅对红军战士赶尽杀绝,还对红军的亲属们进行残酷的迫害。由于当时通信不便,再加上红军经常转移,使得许世友以为反动派会对自己家人进行疯狂报复,全家人都已横遭不测;而许母多年未曾收到儿子的消息,以为许世友早已牺牲。开明的许母不忍心儿媳朱锡明就这样守一辈子寡,留下了孙儿许光自己照看,逼着她改嫁给一个庄稼汉。

此后,在那个白匪横行的年代,年幼的许光就经常跟着奶奶和姑姑在深山老林里躲藏,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峰回路转的时刻发生在1948年,许世友的老战友王树声所部驻扎在麻城,有一天部队营区突然来了一老一少两个人求首长见面。这一见面王树声是又惊又喜,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老伙计许世友的老娘和亲儿子!王树声随即招待祖孙俩在麻城住了一段日子,然后就派人把许母和许光送去和许世友团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穷困潦倒的农村生活,使得19岁的许光却还是个半文盲。父子欢聚没多长时间,许世友就把许光送去恶补文化知识。许光就读的学校是山东军区创办的一所文化速成中学,班主任名叫李心田,是一名青年教师。

他得知许光的文化底子不好,课余时间经常给他补习功课,再加上年龄相差不大,两人一来二去逐渐相熟成为了好朋友,许光颠沛流离的童年故事也渐渐为李心田所熟知。由此,许光也就成为了李心田在六十年代末创作的小说《闪闪的红星》中主人公潘冬子的主要原型,再后来李心田的这部小说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电影,风靡全国。

从速成班毕业以后,许光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得以继续升学深造,先后进入华东军政大学、第一海军学校学习,最后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毕业,成为当时全军十分稀缺的人才——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许光就被分配到人民海军北海舰队当兵,在一线部队中他从普通战士做起,最后升任副舰长,带领战士们先后立功受奖多达六次。在他成为北海舰队第一批优秀舰长时,他才29岁,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的海军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祖国和海军急需他这样的知识型人才,许光的前程一片光明。

然而就在他继续为新中国海军事业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为新中国护佑万里波涛的时候,父亲许世友的一封信,让他不知所措。

众所周知,许世友是一位十分孝顺的儿子,年轻时离家跟随红军闹革命,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的时间,打白匪、击日寇、扫蒋军、战美帝,战功赫赫的许世友一直都在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百姓的翻身而奋斗,建国后许世友又受命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守卫我国华东地区,继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务繁忙的许世友对于家中老母他迟迟放心不下,为此他专门将母亲接到南京居住,自己好照顾母亲,在母亲生前尽孝。

但是劳动了一辈子的许母来到城市后,住得十分不习惯,在南京呆了没多长时间就要求回到老家去,拗不过母亲的许世友只得将她送回老家,但是许世友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许世友年幼时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才勉强活了下来,母亲操劳了大半辈子了,公务繁重的自己却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一想到年事已高的母亲独自一人在家的情景,许世友心如刀绞。

但是自己身为国家的高级干部,不能丢下工作跑回老家照顾母亲,一边是忠一边是孝,深知自古忠孝两难全的许世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许世友沉思良久后最终决定让身在海军的长子许光复员回家,代替自己在母亲面前尽孝,让母亲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为此他亲自写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许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9岁本科学历的海军副舰长、多次立功受奖、三十出头的一个年轻人,别说现在了,用脚趾头思考都能看出留在部队继续工作,未来的光明前途不可限量,这一点许光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

可是当他看到父亲的信中的商量口吻、近乎于请求的文字, 又想到奶奶是一把屎一把尿将自己拉扯大的人,如今年事已高,还有多少来日犹未可知时,许光不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