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博物馆,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城市文化名片。作为金昌历史的记录者,金昌市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金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迹。

6月27日,参加“逐梦镍都·金昌诗会”采风创作的媒体达人们来到金昌市博物馆,在“诗词中的金昌文物原创展览”和“旷野牧歌——沙井文化文物菁华展”中溯源镍都历史,体会文化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昌市博物馆成立于2010年7月,是一座以收藏、陈列、宣传、研究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深入了解镍都金昌5000年丰厚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窗口。作为该地区的文化地标,不仅收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还以其独特的展览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媒体团们来到了诗词中的金昌文物原创展览区。在这里,媒体达人们跟随诗词,纵情徜徉于“丝路长风三千里”之中,延续古人的诗意与豪情,共同追寻那些流传千年的文化印记。一入馆,工作人员就给每个人手中发放了一份“答题卡”。唐代诗人王维《燕支行》中的诗句“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所描绘的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大破匈奴、斩杀折兰王,完全控制了河西走廊。请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清代永昌知县李登瀛《北湖十景·河楼览翠》诗句“望河楼上望河洲,山自青青水自流。十里烟波浑似画,少他人来采莲舟”,描绘了永昌北海子公园盛景。请问,诗句中的“望河楼”指的是如今永昌县的哪座文物古建筑?随着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一个个谜题被解开,媒体达人们也对金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早在沙井文化里,就有针了……”“这里还有装饰品,看来三千多年前的人就很注重打扮。”牛纹铜饰牌、夹沙单耳尖底罐、陶豆……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走进旷野牧歌—沙井文化文物菁华展,达人们在这里感受时光倒流的惊喜,发现金昌更多的历史,领略更多的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沙井文化在石羊河、金川河流域的金昌、民勤、永昌等地相继发现了众多遗址,出土文物繁多,充分展现了河西走廊早期先民精湛的工艺水平和杰出的创造力,在中国早期考古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甘肃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文|奔流新闻记者王夏菁

图|奔流新闻记者田海珠 赵鑫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