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消息,6月27日,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接收阿根廷向我国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中国驻阿根廷大使王卫表示,此次文物返还工作是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最新成果,也是两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框架下的首次成功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阿方对中国人民民族情感和文化权益的充分尊重,也体现了中阿两国保护人类文化遗产、打击文物走私、切实履行国际公约的坚定决心和密切协作,为两国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合作积累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此次返还的14件文物艺术品为我国非法出境文物,其中7件青铜甬钟的时代应为春秋晚期,其余陶俑3件、俑头2件、铜蛙1件、铜盔1件,时代在汉代至南北朝之间。2017年,上述文物由阿根廷联邦警察文化遗产保护分部在开展国际刑警组织打击文物非法贩运国际联合行动“雅典娜行动”中,依据国际博物馆协会与我国联合发布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截获。2019年,国家文物局获悉消息后,协调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持续开展工作。2023年12月12日,阿根廷法院作出将14件文物艺术品归还中国使馆的最终判决。上述文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接收后,国家文物局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等相关工作。

那么,《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为何能在这次行动中立下大功呢?

这份目录的身份确实不一般,具有天然的“国际范儿”。2010年11月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出版发行中英文双语版本的《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该目录把受到走私盗卖威胁的中国文物分为13大类,分别是陶瓷器、雕塑、金属器、民俗文物、玉石器、书画、铭刻、碑帖拓片、图书文献、建筑构件、漆器、钱币和服饰,年代下限为1949年前。近年来,走私中国文物的形势日益严峻,这份目录展示的文物,通常是艺术品市场上非法走私贩运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目录并不针对某样特定的遗失文物,而是对那些特别容易受到侵害的、并受到所在国法律系统或者国际公约保护的文物类型的认定。目录发布后,国际博物馆协会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向全球博物馆、收藏者、文物艺术品交易商以及机构和个人发出呼吁,在尚未彻底了解其来源之前,不要购买目录中的文物。虽然目录并非文物索回工具,只是从学术专业角度,为追索文物提供参考,但是这份目录由权威机构发布,公信力较强,成为中国追索文物的一大利器。

目前,《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可在国际博协网站在线查看或下载,里面还列举了保护中国文物的国内法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议共计12条。公民如发现疑似的非法文物,可以根据目录所列的国家文物局及公安部的网址、电话,向相关部门举报。

牵头制定发布目录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是博物馆的国际学术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此前已经为非洲、拉丁美洲、伊拉克、阿富汗、秘鲁、柬埔寨、中美洲和墨西哥、海地出版濒危文物红色目录。不过,由于一些文物是直接从地下墓葬被盗掘而来,此前没有任何相关文献照片,难以调查取证,所以目录的覆盖面是比较有限的。

就目前来看,在国际上保护文物最为有力的武器,仍然是1970年签订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公约”)。1970年11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该公约,这是一部和平时期保护文化财产的重要国际性文件。201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大会上,又将每年11月14日确定为“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国际日”,以此来扩大社会公众提高对打击非法贩运文化财产的认识,凝聚国际共识。

多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公约在中国的推广落实,探索形成了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有效途径。不过,海外流失文物追索不仅牵扯到极其复杂的法律难题,往往还涉及民族情感和国际关系,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