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亚哥谈古论今
每日一论 知晓见识天下事
一个洞察社会百态的独立思考人。
每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同时期待您的关注。↓↓↓↓
评论区更精彩哦!
大家好,我是亚哥。
"你是来看'罪犯'的吗?"
一位满脸皱纹、身材瘦小的老太太站在校门口,
向记者露出了苦涩的微笑。
谁能想到,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竟是闻名全国的教育家张桂梅?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什么她会自称"罪犯"?
2024年高考放榜,华坪女高再次创造奇迹。
157名考生中,150人跨过本科线,录取率高达95.5%。
这个藏在云南山区的女子学校,凭什么能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
6月7日清晨,
她手持小喇叭,声音嘶哑却洪亮:
"别忘了准考证!别忘了2B铅笔!"
这一幕,她已经重复了14年。
"我不是圣人,只是一个固执的老太婆。"
张桂梅曾这样形容自己。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固执"的背后,是怎样的艰辛与坚持?
1994年,张桂梅的人生跌入谷底。
丈夫因癌症离世,留下她一人孤苦伶仃。
悲痛之下,她选择调往偏远的华坪县任教,
仿佛要把自己埋葬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眷顾那些内心强大的人。
1997年,张桂梅被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
就在这时,
她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肿瘤大如5个月的胎儿。
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恐怕是立即住院。
但张桂梅呢?
她把诊断书塞进抽屉,
咬牙坚持到送完学生参加考试,才拖着病体住进医院。
这份执着,让人不禁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名言: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002年,张桂梅萌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张桂梅却像着了魔一样,开始了漫长的筹备之路。
她拿着一沓荣誉证书,在昆明街头募捐。
路人们投来异样的目光,有人甚至骂她是"骗子"。
但张桂梅不为所动,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2008年,奇迹终于发生了。
在各方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成立。
然而,困难才刚刚开始。
建校初期,17名教师中有一半选择离职。
面对这一危机,张桂梅没有放弃。
她通过创新的党建活动和精神激励,重新凝聚了教师队伍。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这句霸气十足的誓词,成为了华坪女高学生的精神图腾。
张桂梅要用教育的力量,
让这些山村女孩们重塑自我认知,找到人生的方向。
十多年来,张桂梅走遍了华坪县的山山水水,累计行程超过11万公里。
她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园丁,
将近2000名山村女孩培养成才。
这些曾经可能辍学的女孩,
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甚至是社会的栋梁。
张桂梅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2021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同年10月1日,她还受邀参加了CCTV-1播出的国庆特别节目。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伴随着质疑的声音。
有人指出,
华坪女高至今没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是否意味着办学失败?
面对这样的质疑,张桂梅的回答掷地有声: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清华北大的学生,而是要帮助这些女孩改变命运,走出大山。"
她进一步解释道,
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精英", 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华坪女高已经帮助上千名女生进入大学,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回到开头,为什么张桂梅会自称"罪犯"?
原来,这是她对那些质疑声的幽默回应。
在她看来,
如果坚持教育理想、帮助贫困女孩改变命运也算是一种"罪",
那她甘愿做这样的"罪犯"。
张桂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
她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一个愿意为理想付出一切的平凡人。
正如她自己所说:
"我只是一头老黄牛,直到倒下的那一刻,我都会坚持耕耘。"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张桂梅的故事无疑给了我们一剂强心针。
她告诉我们——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培养多少个"精英",
而在于唤醒每个孩子心中的潜能,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也许,这才是最宝贵的教育理想,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终生。
而今天,当我们回望张桂梅的故事,不禁要问: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还有多少人愿意像她一样,
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付出毕生心血?
当我们为自己的小确幸沾沾自喜时,
是否也应该思考,我们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
张桂梅用一生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也向我们发出了无声的呐喊: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哪怕只是点燃一盏小小的灯。
而这盏灯,或许就是照亮无数人生命的希望之光。
各位看官,你们怎么看?
注:以上内容信息来源均为网络,如与事实不符请及时联系作者澄清或删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绿色网络世界!
码字不易,期望和大家交个朋友。感谢点点↑上方关注和点赞。点“在看”的必顺风顺水,点“转发”的必平安富贵。
你的「赞」+「在看」,亚哥都看得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