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体育运动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有重要作用,不仅能提升身体机能,还能磨炼意志。培养孩子的体育技能,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尝试不同的运动项目,培养兴趣爱好,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多方共同发力,激发青少年运动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的周冉是国企职员,没有一项喜欢的、能长期坚持的体育运动,一直是她的遗憾。周冉的女儿今年8岁,她特别希望女儿能有热爱的体育运动。在给女儿选择运动项目上,周冉主要考虑费用开销和视力发育两方面。“学费不能太贵,超出家庭正常的教育经费支出就没有什么性价比了,所以我先排除了滑雪这样的项目。我和爱人都近视,特别注意运动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所以倾向给女儿选球类运动,比如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周冉说,她带女儿体验了几个体育兴趣班后,发现女儿非常喜欢乒乓球,每次都期盼着上课,运动完也很开心,“我真替她高兴,有了自己热爱的运动”。

河北的王雪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儿子今年九岁,女儿今年六岁,她调侃自己在培养孩子运动兴趣方面,是“小投资撬动孩子健康发展大杠杆”,“我没有给他们报过什么体育兴趣班,主要是鼓励孩子日常多运动。现在我们一家四口吃完晚饭,会经常在附近的公园跑步,这是哥哥喜欢的运动,而妹妹特别喜欢踢毽、跳绳,虽然现在她还不能做得太好,但兴致很高。”王雪觉得,找到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是孩子们能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7-18岁儿童青少年参加的主要有跑步(15.6%)、跳绳(11.2%)、羽毛球(10.3%)、健步走(9.9%)和乒乓球(6.6%)。其中,女生参加跳绳、舞蹈和体操的比例相对更高,男生参加篮球的比例相对更高。

80后王一楠从事个体经营工作,她的儿子今年11岁,平时写完作业不爱出门,更别提坚持进行体育运动了。王一楠和丈夫工作忙,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带孩子,“老人上了岁数不爱动,孩子也内向,家里缺少运动氛围,再加上家附近没有适合孩子进行室外运动的场地,孩子就没能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我们有阵子,每天都绕着小区附近的街道跑几圈,起初我还沾沾自喜,觉得长此以往能帮孩子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结果一段时间后,我的膝盖越来越不舒服,经医生提醒才意识到,运动量要适中,而且像水泥路面比较硬,运动要注意力度。”王雪说,“现在想来也算幸运,及早发现问题,没给孩子的身体带来损伤。”王雪特别希望媒体、学校或专业人士、相关机构向大众多普及一些运动常识和运动技巧,避免运动误区。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此前对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培养孩子体育技能,63.3%的受访家长希望有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科学运动建议,60.8%的受访家长期待学校运动场地节假日对外合理开放,50.9%的受访家长希望完善社区户外运动的配套设施。

(应受访者要求,周冉、王一楠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