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雨云间》中,薛芳菲以姜梨的身份回归后,可谓“三步一道坑,五步一道坎”。

继母季淑然诬陷她毒害妹妹,长公主公开揭露她的身份,周彦邦要玷污她,太卜令指控她身染邪祟。

桩桩件件,直逼命门。

倘若薛芳菲的应对稍有疏漏,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神奇的是,薛芳菲每次都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扭转局面,让对方自食恶果。

为什么薛芳菲成了大家公认的“嘴炮王者”,能逆转所有不利情况?

正因她掌握了一套非常有效的说话模板。

只要学会这套说话模板,即便局面再不利,我们也能占据上风。

01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芳菲每次面对指控时,从来不会落入“自证陷阱”,而是以对方提供的证据为武器,将对方击溃。

太卜令和季淑然联手诬陷薛芳菲身上有邪祟时,用神乎其神的仪式,让所有人不由自主相信鬼神之说。

薛芳菲一直没反击,直到气氛烘托到位,才吃下血丸,跟会腹语的丫鬟配合,假装自己真被神秘力量附身。

但这股神秘力量,不是季淑然和太卜令口中的清呈山邪祟,而是被季淑然害死的姜家大娘子姜月。

当薛芳菲用姜月的声音喊出“爹爹”时,姜元柏愣在当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眼中有震惊和痛惜,唯独没有怀疑。

因为他已经接受太卜令和季淑然的邪祟之说。

薛芳菲借姜月之口,揭开姜月当年被季淑然推倒致死的真相,奠定季淑然的败局。

倘若没有季淑然和太卜令的铺垫,薛芳菲直接假装被姜月上身,姜元柏等人未必相信。

毕竟,姜元柏一开始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

实在是太卜令太能忽悠,才把姜元柏忽悠瘸了。

当我们跟别人争论时,不妨仔细听一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看看能否利用其中的漏洞。

语言具有双面性,同样一句话,能解读出正反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

贞女堂堂主在大殿上指控薛芳菲时,说薛芳菲用利益收买她,以此证明薛芳菲有罪。

而薛芳菲根据这句话,得出了相反结论——贞女堂堂主能够被重金收买,所以才诬陷薛芳菲。

用别人的证据当武器,要比自己费力举证,更容易令众人信服。

02 与敌人的敌人合作

薛芳菲遇过最危险的时刻,当属周彦邦将她绑到郊外,意图玷污她时。

当时,薛芳菲手脚被绑,孤身一人。

坚实靠山肃国公萧蘅,并不知道薛芳菲被绑,无法救她。

但面对满脸狰狞的周彦邦,薛芳菲没有坐以待毙,先透露周彦邦的真正仇人,想转移他的仇恨,又用姜家和叶家的势力来威胁他。

奈何,周彦邦油盐不进,还打算将薛芳菲变成“口不能言、手不能写”的废人。

千钧一发之际,薛芳菲想起了现场唯一一个有可能合作的人——姜若瑶。

“周彦邦,你在若瑶面前这么对我,你就不怕伤透她的心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彦邦以为,薛芳菲痛陈姜若瑶对他的感情,是用姜若瑶来威胁他。

实际上,薛芳菲故意引他说出对姜若瑶的真实看法,是要激起姜若瑶对周彦邦的恨意,把姜若瑶变成自己的同盟。

“她若不是姜元柏的女儿,我会和她订婚吗?”

周彦邦的真面目让姜若瑶彻底死心,她拿起砖头狠狠砸向周彦邦。

与其说她在救薛芳菲,不如说她在发泄自己的仇恨。

古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把敌人的敌人当成朋友,只要暂时与他们结成同盟即可。

当婆婆总是不敲门就进小两口的卧室时,儿媳一味跟老公抱怨婆婆,很难获得老公的理解。

如果儿媳从老公的角度出发,让他意识到自己利益受损,你看他还会不会和稀泥?

人的立场随时可以改变,只要我们在他的利益点上,戳得足够痛。

03 拒绝精神内耗

很多人面对吵架、对峙等冲突场面,会本能感到畏惧。

一旦听到别人说的难听话,就开始往心里去,进而上演一场泪水涟涟的琼瑶大戏。

“我不是!我没有!为什么要这么说我!我好委屈...”

很多时候,对方还没拿出什么有力证据,仅用几句腌臜话,便击溃了我们的心理防线。

但薛芳菲从来不怕别人的指责谩骂,任别人暴跳如雷,她仍心如止水。

姜若瑶笄礼后突发红疹,季淑然诬陷薛芳菲,说她故意用放了檀香的耳环害姜若瑶。

丫鬟们纷纷附和,连姜元柏也用充满怀疑的眼神看薛芳菲。

可薛芳菲一点也不生气,而是镇定自若地要求跟姜若瑶独处,一步步说服她翻供。

叶家的古香缎被传“穿死了人”,叶嘉儿被民众的质问气得面红耳赤。

薛芳菲见状,没有第一时间思考叶家是否真有问题,反而将问题抛了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敢问大家,叶家的古香缎有问题,你们是听谁说的?”

仅凭这一句话,对方的气势瞬间消减,攻守之势逆转。

薛芳菲这种“我没有错”的精神状态,特别适合容易内耗的人参考。

能怪别人的事情,尽量不要怪自己,与其精神内耗,不如直接反击。

《玫瑰的故事》中,刘亦菲饰演的黄亦玫,也是拒绝精神内耗的好手。

得知她要离婚,老公方协文暴跳如雷,恶狠狠地说,“你闭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撂下狠话,再也不让黄亦玫见孩子。

熬了1000多个日夜亲手带大的女儿,是黄亦玫的软肋。

方协文此举,正是想让黄亦玫情绪崩溃,自乱阵脚。

但黄亦玫才不上当,她没有顺着方协文的思路,设想自己见不到孩子的心碎,而是镇定自若地表示,一定要离婚。

就算方协文不同意,黄亦玫也会起诉,直到成功离婚。

黄亦玫的淡定,让方协文更加慌张,最后不得不妥协。

回顾薛芳菲的复仇之路,她能一次次逢凶化吉,这套说话技巧功不可没。

虽说我们在生活中,未必会像薛芳菲一样,不断落入险境。

但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遇到吵架、对峙等冲突场面。

这时,我们可以运用薛芳菲的说话技巧,冷静应对,缔结同盟,用别人的话当作反击利器,让别人知道我们“不好惹”

我们不惹事,但也绝对不怕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