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执法人员发现,网上出现一则谣言信息,声称云南官方正在发放大额旅游补贴,“去云南旅游每人补贴3169元”。据执法人员调查,近几年每到旅游旺季,类似“旅游补贴”的谣言就会在网上传播,而且涉及多地。这类谣言其实是为了做低价游广告获客,然后宰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东方IC

不合理低价游是旅游消费市场的痼疾,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而且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还会损害当地形象。虽然各地执法部门持续整治,也取得了成效,但不合理低价游并没有绝迹。因其引发的纠纷不时出现,甚至有导游以辱骂、胁迫、扣人等恶劣手段强制游客购物消费。

一些不合理低价游为了引流、拉客,还披上了“画皮”,诱惑消费者“跳坑”。所谓“旅游补贴”就是其中一例。这种谣言用“旅游补贴”打掩护,让消费者误以为所谓“低价”有其合理性而放松了警惕。此前就有地方文旅部门提醒,不要轻信以“企业赞助、政府补贴”等名义和噱头宣传的低价团;也有地方消保委表示,部分旅行团以“免费游”“低价游”“康养旅游”等为幌子诱导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参团,实则推销产品,强制安排购物,增加付费项目。

暑期出游旺季即将到来,监管部门要持续整治不合理低价游,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斩断灰色利益链。同时,揭穿不合理低价游的“画皮”也很重要。对于各类具有迷惑性的信息,相关部门、媒体等要及时辟谣,加大传播力度;网络平台要及时处理已被确认为谣言的信息,进行清理、标注等操作,并提醒用户注意辨别信息真实性。

消费者看到类似“旅游补贴”等信息,最好多信源求证,切勿轻易相信、冲动消费;出游要选择正规旅行社,签订正式合同,认真阅读条款,遇到疑似侵权现象注意保留证据,积极维护权益。

纪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