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中旬,陕西省三原县检察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公益诉讼整改“回头看”活动,发现县城内自动售货机均有了“身份证”,售货机侧面都已张贴了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健康证以及管理员联系方式,真正实现了“持证上岗”。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扫码支付、立等可取的自动售货机越来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广泛出现在超市、居民楼、景区、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作为新兴食品经营业态,自动售货机便捷高效的背后,食品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该院检察干警分别走访摸排辖区内人流量较大的商场、医院、居民楼,发现部分自动售货机上未有明显位置张贴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商家联系方式等规定要求。

“通过摸排,我们发现自动售货设备放置地点主要位于城区,人流量大,多以饮料、预制包装食品以及农产品为主。而自动售货机上张贴的都是广告,没有管理者的任何信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连反映维权的主体可能都找不到。”该院参加此次摸排走访的检察干警介绍道。

该院在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听证会,检察干警对涉案情况逐一进行展示,在充分听取参会单位的意见后,结合听证评议意见,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机关及时展开调查,目前已对检察建议提及5处场所内自动售货机的运营单位进行约谈,督促做好营业执照等相关信息公示,并在全辖区范围内开展专项排查,加大检查力度,确保信息公示完整。

- END -

来源 | 三原检察在线

编辑 | 刘岩

审核 | 田骁

投稿 | tx3053911(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