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很难过的,我的一个读者推算,生于1969年7月的胡友平,还有不到一个月就退休了。今年她刚好55岁。这个年纪的女士,退休了,再就业的少,大多数就回归家庭,打打麻将,带带孩子,过着岁月静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胡友平却在临退休的节点,挺身而出,为救那对被歹徒袭击的日本母子,以及车上的其他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胡友平本来可以跟大多数女性一样,过着幸福而安详的晚年。

但是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让她挺身而出呢?难道纯粹就是个性上较常人要更加勇敢吗?也许是的,她就是勇敢,她看到恃强凌弱的场面,就是想要站出来。

这一幕总让我想起生命中遭遇过的大大小小的酒会,通常都是男性在酒精上头之后,开始耍酒疯,感到愤怒而憋屈,就要骂人,打人,但是出来平息暴力的,很多就是女性。

你说她们是在和稀泥吧,但是我反而觉得,这是女性对于弱势群体共情的一个本能反应。因为她自己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就处于相对弱势,那么当她看到袭来的拳头、刀具,她的本能就是抵抗。她不想当看客。

一定程度上,我想,也许是作为女性的胡友平的意识里,没有那么多的抽象的条条框框,像是“这些都是日本人”之类的。她关心的东西更加具体,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这就是一对跟我们一样正常的母子而已,孩子在这间学校上学。除此之外还要说什么呢,还有什么必要去说什么吗?就算是仇恨,也不应该仇恨在他们头上啊。都是平民,都是肉身,都有家庭,哪来的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恨呢?

疯狂炒作民粹话题,勾引民间民族主义情绪的自媒体大V,他们一定程度上就是有罪的。就连在事件发生之后,还是有做自媒体的,怀疑可能是日本人自导自演的,这种狡猾的恶意,让很多本就麻木的底层变得更加不仁。

日本驻华大使管给胡友平女士降了半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纯粹就是日本对于普通的江苏女性胡友平的感激。除此之外,不应该有别的,也本没有别的。胡友平已经离开了,如果有人还要在她身上做一些阴谋论的文章,这些人真是连最后一点人性都没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好心”为胡友平辩解:“她救人的时候,未必知道对方是日本人”。知道了又怎样,不知道又怎样?她是校车上的引导员,怎么会不知道车里乘客的身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持刀的歹徒,胡友平使用的工具是一把雨伞。雨伞本应该是遮雨的东西,但是在特殊时候,也只能被拿出来被当成工具了。一定程度上,雨伞这种日常性的物品,是女性容易去想起,并本能的去使用的。换句话说,她也根本没想到遇到暴力的事情,只能抓起身边之物。

一把雨伞,未必能改变什么,也完全象征不了什么。但是她阻止了一次行凶的扩大化。以后每次撑起雨伞,我都不会忘了胡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