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行动开展以来,围绕基层治理、城市品质、营商环境、维护稳定、民生实事等五个方面,沈北新区坚持高位推进,建立调度机制、督查机制、双向反馈机制,注重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啃多年难啃的“硬骨头”,解常规途径难解的“疑难杂症”,创新“村情茶社”活动品牌,为“四下基层”创建有效载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拓宽反馈问题和收集渠道。

关注群众诉求 实施集中充电改造

业主反映所住小区未安装电梯报警器,也没有自行车车棚;物业公司反映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不够用……沈北新区房产局关注到这些代表性问题后,在全区开展调研排查,发现部分小区存在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充电设施老化问题,居民私拉电线充电、电动自行车上楼等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

房产局通过与物业公司、供电公司等部门联动,协调部分物业公司在电梯内安装电动自行车入内警报器,同时联系车棚厂家在园区合适位置加建电动自行车车棚。截至目前,需建设集中充电设施物业小区144个,140个小区已完成安装,剩余4个小区正在与企业对接。

关注燃气开栓 解决“老大难”问题

沈北新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居民燃气愿望,把燃气开栓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推进落实。正良街道大学城社区青年派小区3栋楼因部分住户私自扩挖地下室,导致燃气占压,1楼至6楼的中间住户均未能开通天然气。

经过多次排查、联动协调、集中研判,积极对接沈西燃气公司,最终确定90户居民燃气改造施工方案,今年5月外部并网终于完成施工,困扰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安装结束后,燃气公司人员为居民讲解燃气基本常识、燃气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关注配电工程 百姓心里“亮堂”了

建于2007年的环宇绿洲小区,由于开发商与施工单位发生经济纠纷,导致小区居民一直使用临时用电。为保证居民的正常用电,相关部门成立用电工作专班,形成“网格员日常排查,物业自维先行,社区协助维修,街道协调处理”的应急工作机制。

为从根源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清水台街道将此事项纳入党建联席会议需求清单,数次邀请区房产局、区供电公司等部门参加党建联席会议,与共建单位共同研究讨论解决路径。经区政府同意,2023年底由区政府出资,正式启动临电改造工程。工程验收合格后,2024年6月初,小区1000余户居民开启正式用电生活。

关注工程项目 跑出审批“加速度”

沈北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在原有“拿地即开工3.0”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整合项目入区招引洽谈、土地整理、要素保障及投产服务等多个环节,用顶层设计强化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

16个部门的86项涉审事项全部实现集中办理,设立水、电、气、热、信综合窗口,实现“联合报装、一表申请”。以曼德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为试点,4月19日取得土地证,当天仅用5个半小时便拿到施工许可,成为本年度“拿地即开工”改革的首个成功案例,也标志着沈北新区投资项目“一站式”服务改革成功落地。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