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在AI浪潮的滚动下,几乎全产业都在进行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在大模型的助推下,产业技术、运行效率以及终端逻辑,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轮变局下,过往对于技术发展的预测以及应用的逻辑将产生变化,行业间的竞夺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市场也会重新排名。

从202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4 MWC上海)就可以看到,大家在畅谈5G—A等通信技术的同时,也在宣传自家与AI技术的融合,以及展出各种AI落地产品。“和去年还不太一样,今年AI大模型进一步成熟,落地会是主打,感觉没有AI现在都不好意思出来参展了。”一位参展商说道。

在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看来,人工智能的浪潮奔涌而来,AI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今年MWC 上海展,联想也是面向运营商等行业、政企客户和公众展示了“全栈AI”战略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

日前,联想已经对外发布了多款AI PC以及AI手机产品,希望通过“一体多端”的布局,带动整个AI终端的快跑。“目前我们一共有大概上万的AI PC的客户,我相信’一体多端’也将带动联想在非PC智能终端上的成长。”

全栈AI,7年前就先看到的变革

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让沉闷的行业出现了新的兴奋点。可以看到,英伟达等公司凭借这一轮的技术变革,在业务以及市值上出现了翻倍的增长,这其中也包括联想。过去的2023年,联想集团的股价涨幅达81.09%。2024 MWC 上海,联想也是第一次在公共展览会提出全栈AI。

“其实我们在7年前就提出来愿景是推动智能化转型,推动中国的行业企业、个人的智能化转型,过去7年我们也一直在为这个方向做一些储备。我觉得今年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技术储备、产品储备、各个方面都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时候,所以正式提出全栈A战略。”

刘军介绍称,今年MWC上海的展台加了12个字,代表了联想在三大板块里,怎么去实现全栈AI的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想MWC 上海展台

其中,智能终端业务加了“一体多端”,通过天禧智能体系统——天禧AS,串联AI PC、AI手机等AI终端。现如今,AI时代的终端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单设备的比拼,更多的是多端之间的连接,通过AI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刘军指出,在多设备的应用场景里,设备之间通过共同的“AI大脑”来协同工作,“天禧智能体系统”的超级互联能力让应用和内容在多类终端设备间流转,一台设备便可调用其他设备或其部件的硬件功能。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加了“一横五纵”,这一横是“万全异构智算平台”,可以理解为智算中心的操作系统,帮助客户有效率的调用算力,实现整体的效率最大化。“五纵”是服务器、存储、数据网络、软件及超融合和边缘五条业务线。

智能方案服务里则加了“一擎三箭”,“一擎”是擎天引擎,三箭指的是三个细分的客户群,分别给他们提供由擎天引擎Powerr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刘军透露,联想还在持续投入、发展三大生态,即面向AI终端产业的天禧生态、面向智算产业的万全生态、面向大模型和智能体产业的擎天生态,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

AI PC,第三次跃进升级

从多家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以及终端厂商的动作来看,AI PC正在不断加速。NVIDIA CEO黄仁勋曾指出,在未来10年,新的AI PC将取代传统PC,市场价值可达上万亿美元。最近一段时间,各大品牌厂商也加速了AI PC产品的市场落地。

刘军称,PC正经历第三次代际升级,前两次分别是1995年的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融合、1999年的互联网与电脑融合。之后的24年,没有再跟这两个相媲美的大的技术的跃进。但是,现在AI和电脑的结合是第三次大的跃进。AI PC是PC的一次革命,将又一次大大提高PC的应用,同时客户的操控更加简单,给客户的帮助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AI PC,不同厂商之间的理解,也让当前的市场出现了多条路线。比如,有的厂商和机构认为搭载了NPU的电脑产品就是AI PC,亦或是内置了AI应用,也可以称之为AI P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联想的理念中,AI PC需要具备五大特性,一是自然语言交互的个人智能体;二是内嵌个人大模型;三是标配本地混合AI算力;四是开放的应用生态;五是设备级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保护。

“我们内嵌的个人大模型经过剪裁是70亿参数,在整个人智能体的设计上,开发思路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并独立自主开发了天禧个人智能体系统,而且把它放进去,我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人会依靠这个AI助理。”

公开信息显示,4月18日,联想发布AI PC,5月20日开始交付。截至目前,联想已经分多次发布了数十款AI PC,目前一共有大概上万的AI PC客户。对于市场的表现,刘军整体的评价比较满意,“京东的好评率达到99%,相比较下一般平均IT产品为95%左右,说明我们交付的产品应该还是超过他们的期望。”

重视客户的体验,是联想目前更为在意的事情。不过,考虑到AI PC目前也还在探索和研发改善中,仍需要不断的迭代。刘军认为,AI PC应该会成为主流产品,现在这个阶段就是放量,在更多产品线上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国内手机业务将进一步发力

PC作为联想的核心业务,在收入贡献上一直是第一位。不过,最近几年,为了建立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拓展新业务增长曲线,非PC业务成为进一步投入的重点。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联想非PC业务收入已经超过四成。

除了AI PC,借助这一轮AI的助力,联想也计划加大国内手机业务的投入,通过“一体多端”战略加速AI终端生态的建立。6月25日,联想moto razr 50 Ultra AI元启版正式发布,可运行超6B算力的天禧大模型,并可通过天禧AS与AI PC等AI终端实现协同工作。

根据统计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联想手机在拉丁美洲以及北美等市场表现要好于国内市场,排名较为靠前,位列前五名。相比较下,中国市场的声音则不如当初的“中华酷联”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刘军对钛媒体APP解释称,中国市场的客户一直可以买到联想moto的手机,但我们确实没有在市场花很大的投入去推广。因为当时觉得中国市场客户有很多的选择,很多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相对“同质化”。从客户的价值角度来看,应该把投资放在AI等的研发上。

“现在时机已到。依托AI PC和‘一体多端’战略以及在手机上的创新,联想在中国市场开启手机复兴之旅的时候到了。”他认为,手机加上小天个人智能体的赋能,相信会给到用户一个更有价值的选择。

关于AI的新一轮落地战已经开启,行业格局也将会发生变化。从“All in AI”升级为“AI for all”,联想对AI的态度以及当下的布局,是资本市场对其认可的关键。不过,一切技术只有落地市场化,才能走得更长远。

对于联想来说,依托全栈AI,手机等业务有了复苏的机遇,但同时PC也在接受着更多的挑战,摒弃传统的产品与商业逻辑,靠近市场和用户,是未来市场争夺的关键。(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