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邱延波

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医者搜百度。

据极目新闻报道,一网友称其6月26日在四川成都大邑县一家医院就诊,医生在为其诊断时,还打开手机查询百度,令其不解。6月27日,当事医院工作人员称,目前医院正在调查此事,有结果后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大邑县卫健局工作人员也表示,相关科室正在了解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头条新闻)

在网友心目中,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还要有精湛的医术,丰富的经验,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这个医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给病人看病还要拿手机百度搜索,给人一种庸医的感觉。网友说,如果百度能看病,自己就去百度了,还要你这个医生干嘛?好像这个医生医术不精,有滥竽充数之嫌。

医生能不能搜索资料给病人诊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病人去一名老中医那里看病,经过一番望闻问切,老中医时而皱眉,时而摇头,时而冥思苦想,最后翻箱倒柜,找出厚厚的线装医书,在上面搜索查找,然后开出药方。这时候,你会觉得这名老中医是庸医吗?你可能会觉得这名老中医医术高深,而且对病人极其认真负责。老中医能在看病的时候查医书,普通医生为何不能在网上查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之医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凭经验之积累,施妙手于病患。今之医学,知识浩如烟海,药品琳琅满目,新病旧疾层出不穷,医生即便博学多才,也难保不遇知识盲区。医生在诊病之时,借用现代科技之力,以助诊断,无可厚非。

网友担心的是,百度搜索虽广,信息却良莠不齐,虚假广告、误导信息时有出现。毕竟,当年的魏则西就是通过百度找了一家医院看病,最终失去生命。医生在网上搜索信息,若不加甄别,岂不是误人误己?但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医生有专业知识做基础,应该可以准确筛选到正确信息,不像普通人一样会被庞杂的信息迷了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的职责在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若医生心怀敬畏,恪守医德,出于对患者负责之心,力求准确无误,即便查阅百度,也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医生贪图省事,轻信网络,草率行事,则无异于庸医之行,置患者于危险之地。

因此,医生查百度,并非不可,但需在恪守医德的前提下谨慎行事。医生应具备筛选信息之能力,能够准确辨别真伪,不被虚假广告所惑,不被表面现象所迷。

医生是医,不是神。医生给病人看病,只要是出于负责的态度,即便是上网百度搜索,多些理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