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汽车直连卫星、AI裸眼3D手机、多方言语音识别大模型、5G-A网络融合应用……在6月26日开幕的2024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024 MWC上海)上,企业竞相展出新技术、新产品。

5G一直是MWC的热点话题,但在今年的2024 MWC上海展上,5G的字眼几乎不再单独出现。透过展馆的AI创新应用和论坛上的前沿话题,我们发现5G并没有消失匿迹,而是走进了下一个演进阶段——5G-A。那么,在5G向5G-A演进的过程中,AI扮演了什么角色?ICT企业又做了哪些工作?

超越5G,下半场怎么玩?

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全球320多张5G网络已经服务了18亿用户。今年恰逢中国5G商用五周年,“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国家对5G创新发展的高度肯定和有力促进。

“超越 5G”是2024 MWC上海的三大技术子主题之一,众多行业内的专家对5G的成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2024MWC上海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宣布,我国5G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总数已达383.7万站,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这一数字彰显了中国在5G网络建设方面的领先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主论坛上分享了中国电信在5G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实践。他表示,中国电信把握技术和市场需求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天地一体的发展趋势,持续加快5G创新步伐,加快战新业务发展,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不断拓展5G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乡镇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发达行政村全面通达;突破天地一体网络融合多项关键技术,在全球率先实现5G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随着“云骁”“慧聚”“息壤”三大平台的建成,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已经越过向智能云发展的拐点;打造千亿参数星辰基础大模型,近日最新发布了全球首个单体稠密万亿参数语义模型,自研的网络大模型已应用于业务交付、监控排障、维护优化全流程,大幅提升云网运营效率;将量子技术与5G深度融合,打造量子密话密信产品,用户规模全球领先;推出5G融合产品体系(5G NICES Pro)与5G能力魔方平台,自研翼云采和翼云控系统,打造跨行业跨领域的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5G+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

柯瑞文认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推动信息通信业进入以“网+云+AI”为代表的时代,成为5G网络创新和应用拓展的关键驱动因素。他认为,5G正进入以行业融合应用创新促进价值全面释放的下半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当前,信息通信业作为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既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也是形成其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他指出,从十多年前开启的“互联网+”到五年前开启的“5G+”,信息技术逐步融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生产方式的数智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正从科技前沿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AI”向“AI+”迈进。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进“三个计划”,即“AI+”行动计划、“BASIC6”科创计划、“两个新型”升级计划,通过持续推动全方位、系统性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强移动力量。中国移动将持续强化前沿创新,面向信息科技前沿和产业共性需求,强化算网大脑、多模态大模型、隐私计算、内生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一体推进5G和6G演进,加快新型网络架构、通感算一体等技术突破,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表示,当下,运营商有两方面困惑。一方面,第一曲线业务,也就是以联网通信为基础的传统业务趋于饱和,用户总量稳中有升,但增速明显趋缓,增量并未增收。另一方面,第二曲线业务,也就是以算网数智为代表的新兴业务,虽然增速较快,但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仍然较低。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更为激烈的行业竞争,运营商如何立足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的资源禀赋,发挥算力网络(Computation)的比较优势,在智能时代乘势而上,实现从通信服务企业(Telco)到技术服务企业(Tech Service)的提能升级,需要全球同行上下求索。中国联通提出三个“强化”路径:一是强化算网创新,以网络之长,强算力之基;二是强化数智创新,以数据之力,增模型之智;三是强化产业创新,以融合之路,提服务之效。

竞速5G-A,拓展应用新空间

GSMA会长葛瑞德(Mats Granryd)用龙舟竞渡照片谈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前景,他认为龙舟运动员需要保持步调一致,同频奋楫,才能推动龙舟快速前行,电信行业也一样。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大中华区总裁斯寒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5G市场,预计今年年底中国5G连接数将突破10亿大关。与此同时,中国正为5G-Advanced的演进奠定基础。”

6月18日,5G-A(5G-Advanced,增强版5G)的第一个标准版本3GPP Rel-18在上海冻结,这是5G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2024年成为5G-A商用元年,通信厂商们可以根据已经冻结的R18标准去打造符合标准的通信硬件,从而让5G-A顺利商用化。

据了解,目前,全球30多家运营商已完成5G-A技术验证,在终端设备方面,全球有近20款手机支持多载波聚合,多个机型已经支持了默认开启该功能。在商业应用方面,全球近10家运营商已宣布了5G-A的商用计划,包括推出5G-A套餐等服务。在2024MWC上海展馆内,5G-A商用解决方案、“5G+AI”的融合应用已经成为全场焦点,5G-A在低空运输、自动驾驶、智慧水域、工业生产、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正加快释放融合创新潜力。

在2024MWC上海期间,全球5G-A商用领航计划正式发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香港电讯、阿联酋du、阿曼电信等6家全球领先运营商携手华为,宣布将联合打造5G-A高质量发展和商业加速的先锋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认为,5G-A正在形成“性能提升—边界拓展—价值创新”的“新闭环”。得益于5G-A性能的提升,5G-A在5G能力“三角形”的基础上持续拓展边界,形成“六边形”,打造高速、泛在、智能、确定性服务的5G-A新网络,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体验,为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为社会带来新的效益价值。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唐永博认为,持续推进5G-A演进升级,实现网络能力新跃升,离不开5G-A的三大提升:极致体验eMBB、泛在物联mMTC和超高可靠uRLLC。在打造网络极致体验方面,5G-A将实现下行速率10Gbps和上行速率1Gbps的超高速率;在构建亿级物联世界方面,5G-A演进的RedCap/eRedCap和Passive IoT技术将塑造物联网新模式;在提高网络可靠性方面,5G-A确定性网络性能将进一步提升至4ms@99.999%,实现5G网络进入核心工控环节。

中国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毕奇认为,现在快速发展5G业务正当时,赋能物联网、垂直行业等领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电信基于载波聚合技术,提出“超级系列技术”创新方案,利用3.5GHz+2.1GHz 3CC技术,下行速率可达5Gbps,上行速率可达1.05Gbps。在天地一体部署的新空间,中国电信正积极探索5G潜力。拓展手机直连卫星及NR NTN应用试点,推动天地一体产业发展,有效支持5G网络“延伸”到“星地融合”。在低空,融合5G-A“通信+感知”,以中低频为主快速构建可靠稳定低空通信网,同时开展毫米波监测试点培育低空感知市场,助力低空经济腾飞。

对于中国通信行业的下一步发展,赵志国表示,需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统筹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有序开展5G-A技术规模商用,结合应用场景推进重点城市、热点地区5G-A网络覆盖,加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产业界积极参与R19、R20等5G-A后续标准研制,推动通信与人工智能、通感一体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做好潜在关键技术的前瞻布局。

5G和AI双向奔赴,开启新纪元

5G-A加速商用的同时,AI也为通信产业带来新空间,生成式AI在端侧的应用正在重塑移动端生态。无论是5G的应用落地还是5G-A的技术创新,AI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陈忠岳所说,5G-A的“A”既是Advanced,也是AI。中国联通加快推动“AI for 5G”,开展5G-Advanced和天地一体技术创新,推动从网元、部件到拓扑、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智能的泛在智联网络。

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将加强“5G for AI”技术攻关,面向万物智联,迭代“5G+物联网”技术,实现全场景数据感知智能、连接控制智能、分析决策智能;面向智能网联汽车,中国联通升级“5G+车路云”能力,率先应用到旅游、港口、物流等场景;面向低空智联,中国联通首创“5G+无人机”应用,实现百公里范围、300米以下空域的网络全覆盖。

“AI的发展,特别是行业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拓展5G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基于通用大模型底座,构建“1+N+M”的星辰系列大模型产品体系,面向政务、教育、交通等垂直领域发布12个行业大模型,在基层治理、智能客服、智慧城市等场景中已赋能超过600个项目。在本次MWC上海大会上,中国电信向人们展示了多类AI+应用,例如赋能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的AI+教育;为政府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和参考的AI+政务;助力应急管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建设的AI+应急等。

中国移动宣布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面向工业、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培育AI解决方案,推动AI深度融入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运营管理等环节,助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大力推进“AI+加未来产业”,加快多域智能的集成应用,联合产业伙伴共同推动计算智能感知、运动智能、认知智能的协同发展和交叉渗透,加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业态的成熟。

在MWC上海展会上,5G与AI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技术。两台同步协作的工业移动机器人、基于6G技术的可见光通信组网系统、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的越野车,以及解决低空飞行问题的服务平台等,都彰显了5G-A技术的商业潜力和创新应用。

然而,AI落地还需要解决不少挑战。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表示,除了安全和伦理等问题外,生成式AI发展还面临算力、能耗、数据集、标准化及商业应用等挑战。对此,中兴的思考是进行算网进阶、训推并举、开放解耦。即通过加强算法、算网、软硬件协同等方式,提升AI训练和推理效率;以AI训练和推理并举,促进商业循环落地;“开放解耦”加速标准化,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发展。

整体而言,AI与5G技术的深度结合,不仅为电信行业带来了变革,也为多个领域催生了创新应用,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各大通信科技企业布局尤为关键,而面对算力、能耗等挑战,产业链各方需通力合作,推动标准化建设,共同探索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