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拖欠税款或轻微违法行为为由剥夺永久居留资格的日本出入境管理和难民认定法(入管法)修正案,横滨中华街(横滨市中区)的在日华侨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是已经获得日本永久居留资格的人,也将被视为监管对象并持续受到监视——。对于加强管理的日本“入管法修正案”的"真正意图",特别感到危机的是那些自战前以来一直受到歧视的老一辈中国移民。

"我父亲于1919年来到日本。虽然他曾因入管法遭受过严重的对待,但最近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在日本参议院法务委员会上发表意见的曾德深(84岁)这样作开场白。他是在世界上最大的中华街——横滨中华街设有办公室的横滨华侨总会的顾问。曾德深是在法案通过日本内阁决议两个月后,众议院开始审议法案一个月后的5月12日才知道这个法案的。他认为日本政府没有从在横滨中华街的33万中国人社区广泛听取意见,感觉收到了轻视。

该法案允许在拖欠税款或社会保险费,或不遵守随身携带在留卡等入管法义务的情况下取消永久居留许可。

"如果是拖欠费用问题,可以通过督促和扣押来处理。为什么要进行双重处罚呢?"

"在严格条件下发放的永久居留许可,不能因为轻微的事情就轻易取消,这是难以接受的。"

曾德深满腹疑问,他回想起自己的经历。1965年,在横滨中华街举行婚礼时,因为没有提交婚姻登记,日本警察来到家中质问"为什么不提交登记"。那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七年前。

"我没想到他们会监视个人的私生活到这种程度。我认为这个入管法修正案也是出于政治意图可以随意使用的法律。"

  • 接下来是“特别永久居民”吗?

横滨华侨总会与16个华侨团体联合发表了声明,称这是"对永久居民的严重歧视"。在横滨中华街,5月12日、29日和6月3日举行了有关法案的学习会。

张雅龄(82岁)从父母那一代开始,在中华街经营了100多年的裁缝店,他说:"过去经常有日本人说'中国人滚回去',但现在日本政府开始做同样的事情。"同样在横滨出生的刘燕雪(84岁)回忆说:"在战争期间,没有警察的许可,中国人不能离开中华街。不允许疏散。我们难道不是正在回到一个像以前那么不人道的社会吗?"

  • 动荡也在华侨第三代和新来者中蔓延。

"虽然只限于恶劣的案例,但一切都取决于入管法的判断。不安和不平等感被植入当地华人社区了。"

"我认为一起建设未来是重要的。"

学校法人横滨山手中华学院的缪雪峰理事长(54岁)说:"即使是没有经历过严重歧视的一代,现在也感受到了日本社会中的偏见。"

在去年的入管法修正中,即使是在申请难民期间也可以强制遣返,加强了对非正规滞留日本者的排除。曾德深对歧视和排外主义的加剧表示担忧,并提出质疑。

"如果对永久居民这样做,接下来就会对(前殖民地出身者及其子孙的)等“特别永久居民”做同样的事情。如果大家习以为常,日本政府就会对本国少数民族做同样的事情。日本国民应该感受到政府目前的态度。他们应该考虑是否容忍使自己的立场变得危险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