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美国终于不装了,直接摊牌最新对华留学生政策底线:不欢迎中国学生在美国读理工科,但可以读文科,同时鼓励更多印度学生来读理工科。

主要就两件大事。本周一,4名赴美留学及参加学术会议的中国学生,他们遭到美方无端滋扰和盘查后被遣返。这些学生均为理工科背景,其中2人的研究方向与人工智能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的执法人员将他们带至“小黑屋”进行了连续十余小时的盘查,期间进行了诱导性、胁迫性提问,特别关注了他们的政治背景和计算机相关科研背景。

在缺少事实依据和有效许可的情况下,美方强行扣留了其中1人的电子产品,并将另外3人遣返。

此外,美方还拒绝2名当事人与家人朋友联系,导致其中1人超过30小时与外界失联。

近年来,已有30多名中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留学生遭到类似无端骚扰、盘查和遣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留学生大多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来自美国知名大学,研究兴趣包括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

据消息人士分析,美方此举意在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迅猛势头,以维护其科技霸主地位。

其做法恐将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的“寒蝉效应”,严重毒化中美两国关系的舆论土壤,不仅阻碍了两国间的人员往来和宝贵的人才交流,更长远来看,这无疑将严重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及其赖以生存的创新活力。

第二件事,更令人瞠目结舌。

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

本周二,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在一场重要讲话中,当着公众,毫不掩饰地暴露了美国下一步针对大陆留学生的新政策:中国留学生只能学习人文社科,不准涉足STEM领域!(STEM代表理工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声明如同一记惊雷,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巨大震荡。

这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可不是一般人,是拜登政府首席东亚政策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主管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他在2009至2013年间任职,是奥巴马政府中负责中国事务的核心成员之一。坎贝尔也是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创办人之一。

在这届zf中,坎贝尔被提名担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在公共和私营部门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他在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未来方向上经验丰富,是美国在亚洲地区政策制定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政策大转向:中国学生被"圈定"文科

坎贝尔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学生来美国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而不是粒子物理学等"敏感"领域。

这番话背后的含义再明显不过:美国正式给中国留学生划下了一条隐形的红线!

就是这么赤裸裸!美国政府终于撕下了长期以来的"平等教育"伪装,露出了真实面目。

这哪里是什么教育政策,分明就是赤裸裸的科技封锁!

【印度学生成最大赢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让人震惊的是,美国政府还打算用印度学生来"填补"STEM领域的空缺。

坎贝尔公然建议,印度应该成为STEM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国。这种赤裸裸的"以印制华"策略,简直令人发指!

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中国,达到惊人的378,000人,增长率高达27%!

而中国学生人数从去年起,已经被印度超越,仅为33万,同比增长率只有2%。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正是美国政策偏向的直接结果。

当然,此言一出,印度媒体开始狂欢。

2023 年美国国际学生

2023 年,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达到 150 万,比 2022 年增长 10%。

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第一名印度,37万,第二名中国,33万,第三名韩国,6万。

2023 年,美国的国际教育几乎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印度在 2023 年超过中国成为美国主要国际学生来源国

去年,美国接收了近 378,000 名印度学生,比 2022 年增加了约 81,000 名,增长率为 27%。

中国学生选择较多的理工科专业是IT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编程等。

【美国的真实意图:遏制中国崛起】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科技遏制!美国政府的真实意图昭然若揭:

阻断中国获取先进科技知识的渠道;

削弱中国在STEM领域的人才优势;

打压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更是对中国学生赤裸裸的歧视!美国号称的"自由、平等、机会",在这一刻彻底沦为了笑话!

还记前任美政府时期的“中国行动计划”吗?

这是一项以所谓“打击经济间谍、保护知识产权”为幌子,实则针对华人专家学者进行无理骚扰策略。

自2018年11月起,该计划便要求94个地区的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起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企图以此遏制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的传闻。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也深陷其中,共同执行了这一策略。

然而,这一计划却是美反华人士滥用安全利益概念,对华进行无理打压的工具。

它不仅对中美关系造成了严重冲击,更深化了美国内部的种族歧视现象,对美亚裔群体造成了深重的伤害。

美国司法部最终不得不宣布终止实施了超过三年的“中国行动计划”,并承认这一策略已损害了美国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吸引力。

在“中国行动计划”实施期间,一系列针对学术界人士的诉讼案件接连不断,引起了美国科学界和民间的广泛反感。

众多案例中,涉案人员被无理指控未向雇主或资助机构披露其与中国科研机构的联系,或是隐瞒了从中国获得的研究资助和薪酬情况。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多数此类案件中,均未有证据显示这种交流和合作导致了科研或商业机密的泄露。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霍尔登·索普深刻指出,“中国行动计划”的最大危害在于对科学事业本身的伤害,它打击了科学家的信心和科学信念。

科学进步需要协作,需要招募最优秀的人才来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并把这些发现分享给全世界。将科学视为一场与其他国家优秀人才的竞赛,并隐藏着不能广泛分享的秘密,这完全违背了科学界的核心价值观。

尽管该计划已被终止,但其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对中国学生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如此不公的政策,中国学生该何去何从?

  1. 转战其他留学国家:欧洲、澳大利亚等地或将成为新的热门选择
  2. 重新审视国内教育:祖国的高等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何必舍近求远?
  3. 在逆境中寻找机遇:人文社科领域同样大有可为,或许能开辟新的学术前沿

【中国应对:化危为机】

面对美国的无理打压,中国绝不会坐以待毙,我们完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大国内STEM人才培养力度
  2. 推动国际教育合作多元化,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3. 鼓励海外人才回流,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信从容,迎接挑战】

中国的崛起是大势所趋,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终将失败。这次的打压政策,只会激发我们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学子都会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不是任何政策能够遏制的!

一名在中国交换学习的美国大学生看不下去了,在X上发文,很精辟地回顾了历史:

我在中国顶尖大学之一的数学系学习,这里的研究令人震惊。

只要查看一下数据,中国在发表的科学论文数量和引用量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这表明质量更好!

我们这里有一所密歇根联合学校,所以有很多美国人来这里学习,同样,很多中国人也会去密歇根和美国其他顶尖大学(因为他们真的对美国文化感兴趣)。这将有助于美国并提高自己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中国学生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他们帮助许多美国大学和科技公司进行研究,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研究水平,比如英伟达.....

他们似乎担心在美国的中国学生会窃取技术带回中国......几个月来他们一直在恐吓公众,但却没有证据。

还记得钱学森吗?有点像中国的奥本海默——他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并帮助美国开展火箭计划,但由于美国自己的麦卡锡主义(驱赶任何苏联意识形态沾边的人),他被赶出中国,转而发展中国的两弹一星和太空计划。

当时美国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看来他们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这只会让中国更强大,因为他们会在这里学习!

钱学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