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梳子姐

电影《让子弹飞》中有个经典情节,六子遭人污陷后,为了自己的清白剖腹而亡,只是想证明仅仅吃了一碗粉。

6月27日,涟水县教体局也像电影中的“六子”那样剖了一次腹,向外界答复了关于姜萍的四个疑问。

一是姜萍月考成绩83分属实,二是数学竞赛由阿里达摩院组织实施,具体情况当地无法回应,三是预赛时姜萍使用的电脑是借的,四是姜萍吃的零食系个人隐私问题。

自从参加数学竞赛预赛获第12名后,姜萍这个17岁中专生一度被誉为数学天才,然后紧接着各种毁谤又铺天盖地而来,怀疑她不可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背后存在造假作弊行为。

质疑人群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是北大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袁心意教授,他刚开始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姜萍,后来受网上观点影响发生反转,提出了五个疑点。

第一,一个初中毕业生是否能够在两年的时间内学完高中数学和本科数学,并且能够在初赛中考出93分?

第二,宣传视频的板书出现13处问题,由此断定板书人至多是高中水平,完全没有学过数学分析,更别提更高阶的课程。

第三,板书是不是姜萍写的?是否有人代写。

第四,一个中专生有多少机会能够坐在电脑前面写耗时耗力而不促进数学水平的LaTex?

第五,阿里巴巴发布的第一版视频中,姜萍将谢惠民的“数学分析”说成了“数学方面”,而后来发布的视频,又将“数学方面”改成了“数学分析”。

最后袁教授提出,如果姜萍有真才实学并且证明自己清白,需要在网上直播讲解自己初赛的题目是怎么做的,并且回答网民的一些相关问题便可以。

如果不想在网上直播,可以找3、4个知名数学教授,组织一个正式的数学面试,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证明自己实力。

不得不佩服袁教授的天真烂漫,有网友开玩笑说,要不然先请袁教授直播讲讲自己是怎么评上教授的。

这种逼着姜萍自证清白的行为,与逼六子剖腹证明吃了几碗粉是一个逻辑。

100多年前,印度有个天才数学家叫拉马努金,他当年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证明”,就写了3000多命题,结果居然大多数都是对的。

目前,所有针对姜萍的质疑都基于姜萍的成就与按部就班的常理不相契合。

反过来看,如果姜萍一步步都按照现有教育体制设计出来的路径和台阶去走,那么她还能卓然出众吗?

没有天才的民族是看不到希望的,有了天才却极力打压扼杀的民族则无药可救。

我们成天哭着喊着缺人才,缺大师,当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天才出现时,敢于承认,敢于培养,敢于包容吗?

最近,任正非见了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在东莞松山湖与钢琴家李云迪共同现身华为开发者大会,两人衣着休闲,相谈甚欢。

提起李云迪,没几个人知道他的钢琴成就,反倒是2021年10月朝阳群众立下的不世之功让人历历在目。

因嫖娼被举报抓到现行后,李云迪远走异国他乡,最终用琴声征服了全世界。

今年4月份,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结束后,临时加演一首中国曲目《黄河》。

他对现场观众说: “我要把它献给中国的同胞,为了过去几年中国人经受的苦难和祖国更好的明天而演奏。”

《黄河》奏响的那一刻,现场许多人不觉潸然泪下,滚烫的泪水揉杂着太多的情愫。

别人眼里是天才钢琴家,世俗眼里就是道德败坏的嫖客,到底哪个更重要,哪个更值得看重呢?

现在很多事情喜欢翻旧账,喜欢倒查,喜欢诛心,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

可以肯定地说,绝对没有一个人敢厚着脸皮站出来说自己是完美的。

既然没有完美,那么是鸡蛋里挑骨头,揪着无关紧要的事情大作文章,还是看核心,看本质,看阳光呢?

任正非是个智者,他从来不骂美国,总是看到对方的先进之处,可学之处,他更没有把李云迪当成避之不及的道德瑕疵者,而是一个造诣深厚、享有国际盛誉的天才钢琴家。

包括对待姜萍,那些根本不懂数学的人跟着瞎起哄就不说了,那些自以为真懂数学的人何必喋喋不休地欺负一个小姑娘呢,自己下场参加比赛用实力说话不就完了吗?

我们成天喊着对外开放,开放不只是你来我往做生意、旅游,而是首先让头脑中的意识和思想得到解放,把那些陈旧的、僵化的、腐朽的、保守的统统扔进垃圾堆里。

只有意识的自由和解放,才会让各种各类人才迸发出活力,进而涌现出意想不到的天才。

有位学者说,我们现在的一些做法并不是在培养天才,而是扼杀天才。

高度活跃的人才群体以及头脑中产生的思想意识,是社会进步的最强劲动力。

看事情需要有三只眼,自己的眼,对方的眼,老天爷的眼。

只用自己的眼去看世界,基本上与睁眼瞎没什么区别。

欺负姜萍,恶心李云迪,这阴暗龌龊的心理配得上他们的无耻和苦难。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