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银行净息差持续下行,市场密切关注银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与未来的发展模式,银行应该如何“稳息差”,如何在此背景下“保营收”成为了银行业必须直面的问题。

据报道,6月26日下午,民生银行举行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民生银行的高管们直击市场关切,回应了投资者提出的近20个问题,也解答了市场广泛的疑惑。

谈息差管理:稳定低成本存款来源,优化各类资产占比

谈息差管理:稳定低成本存款来源,优化各类资产占比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信贷有效需求不足,加上房地产发展模式重大转型,传统动能贷款增势趋缓,使得信贷投放不及预期。同时,LPR持续下调,加上市场竞争激烈,贷款收益率持续走低,存款成本降幅低于贷款收益,净息差持续承压,这也是目前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1.54%,较上年下降15BP。民生银行净息差为1.38%,比上年下降8BP。

民生银行副行长李彬表示,由于近年来该行经营上加快结构调整,大幅压降高风险非标资产投资,提升较高信用等级资产占比,阶段性资产收益降幅超过同业,同时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明显,负债成本降幅有限,使得净息差水平较低。

展望未来,民生银行将以控制存款成本为切入点:

一是持续夯实“存款立行”基础,通过做好基础客户、基础服务,稳步降低负债成本。

二是调整存款结构,大力发展代发工资及支付结算业务,拓展稳定的低成本结算性存款来源。

三是强化考核引导,推动高成本存款实现压降。

“今年,存款自律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无序竞争得到遏制,存款成本下降态势明显。”李彬表示,该行将通过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贷款在资产中的占比;通过构筑特色化产品优势,促进区域特色和供应链业务、小微业务增长,缓解资产收益下行压力。

“银行ROE水平实际上就是净息差水平,体现了负债管理水平。负债成本低的银行,才能走得更稳、走得远。”高迎欣表示,这几年民生银行在客户基础方面持续发力,大力创新产品服务,优化考核激励机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基础产品、基础服务。“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在未来某个时期一定会见到成效。”高迎欣如是表示。

谈资产质量:历史包袱基本出清,总体风险可控

谈资产质量:历史包袱基本出清,总体风险可控

银行资产安全也是目前投资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据民生银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在2024年第一季度,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649.7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23亿元;不良贷款率1.44%,较2023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在交流会上表示,民生银行有效防控新增风险,不良贷款生成率已连续三年下降。同时,完成存量不良的清收处置,三年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资产接近4000亿元,不良额、不良率指标连续多个季度持续改善。

对于泛海等股东贷款的问题,黄红日表示,民生银行持续压降授信敞口,并且动态评估计提减值准备,推动加快资产处置。目前,相关贷款在全行总体贷款中占比较小,并且已经结合项目风险情况计提了拨备,对该行经营发展的影响有限。

谈特色业务:“五大优势”推进小微稳健增长

在市场环境整体偏复杂的背景下,众多银行开始将目光集中在小微业务上。

要知道,小微企业对经济贡献极大,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 GDP、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就业以及 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

但由于小微企业分布较广、需求差异较大、服务难度较高,故小微业务此前并非各大银行的“必争之地”。而在此前,小微一直是民生银行的特色业务,但当所有银行都在做小微业务的时候,民生银行的优势是否还在?

对此,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回应称:“我行在小微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应该说小微优势现在依旧。”

自2008年开始推出小微贷款产品“商贷通”以来,民生银行始终如一将小微金融作为全行战略重点。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7912亿,增幅15.77%,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123亿,增幅11.51%,规模位居可比同业第2,普惠有贷户51万户,新增可比同业第一。

关于小微业务石杰总结了民生银行的五大优势:

一是最强的小微战略定力优势,自2008年起16年来形成了在小微金融领域坚决的战略定力和深厚的专业积累,打造了整套成熟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独有的专属小微团队优势,打造了一支4000多人的专业服务团队,配合遍布全国的2460家网点,形成了线下服务小微客户的网络和触角。

三是信贷服务差异化定制化优势,推出了“蜂巢计划”等服务升级措施,针对特定经营场景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包括灵活的信贷审批、额度、期限及还款方式等差异化、定制化的信贷服务。

四是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优势,构建了大中小微个人一体化营销模式和“五位一体”的覆盖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从初创到成熟阶段,提供便捷开户、结算、融资、投资、非金等一揽子服务,全面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

五是长期发展过程中打造的风控模式和合规能力,为该行小微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持保障。

2024年,民生银行将按照“客群经营一体化、产品服务线上化、场景业务专业化、客户服务综合化、风险防控智能化”经营策略,把握“量、价、质”及信用、抵押动态平衡,着力实施一体经营、数字经营、场景经营、综合服务、主动风控和小微铁军等六大工程,推进小微业务稳健增长。

谈经营策略:稳中求进、结构优化、环比改善

谈经营策略:稳中求进、结构优化、环比改善

关于市场对于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担忧以及民生银行未来发展路径的探索,民生银行行长王晓永表示:主动战略调整不可避免带来发展阵痛,但这些调整是必须的,也更有利于民生银行的长期、稳健、健康发展。从去年以来主要经营数据看,该行营收、净息差等降幅更小,更具有韧性。

王晓永表示,民生银行要在经营管理中做到“稳中求进,结构优化,环比改善。”

“稳中求进”是要坚持长期主义,坚守“民营企业的银行、敏捷开放的银行、用心服务的银行”战略定位,坚定不移做好服务实体经济“五篇大文章”,把风险合规作为永恒的主题,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结构优化”是以客户综合经营带动业务优化和成本降低,以资产负债协调促进客群服务升级。

“环比改善”讲的是久久为功,也就是业务和客户指标逐日、逐月、逐年的企稳与增长,在持续的努力中不断实现经营改善和绩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