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八路军中是什么军衔?”

1939年国军一少将何绍南在一场宴会上奚落我军司令员陈奇涵。

他语气极度傲慢,想借此让我军司令员陈奇涵出丑,报昔日斗智斗勇之仇。

陈奇涵却丝毫没有动怒,只是淡淡地看了何绍南一眼,才开口说话:“我军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实行官民平等。”

而陈奇涵之后的回答,也让原本得意的何绍南顿感无地自容,满脸尴尬。

那么二人之间究竟有何恩怨,陈奇涵司令员究竟对何绍南说了什么呢?

这还要从国共两党二次合作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为全面抵抗日军的进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全面合作。

合作两年后,抗日战场进入了相持阶段,整体局势略有缓解。

在这种情况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将领开始消极抗日,想借此消耗我军的战斗实力。

蒋介石重新将先前占领绥德警备区划分给我党,我党中央因此派兵驻守绥德进行保卫活动。

为了能让国民党一心团结抗日,我党决定成立“抗敌后援会绥德分会”,分会主任由国民党将领何绍南担任,副主任由我党陈奇涵司令员担任。

这何绍南可不是善类,他对共产党人一直处于敌对状态,并处处为难我党将士。

何绍南接受任职之后,不但不配合我党的工作,反而不断制造摩擦。

他公然组织一批地痞流氓制造事端,妨碍我党发动群众组织工作。

陈奇涵一方面努力维持双方合作,另一方面还要时刻警惕国民党对我党的倾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5月,何绍南授意其手下,带领土匪队袭击正在杨家园子开展群众动员工作的八路军,造成我八路军1死10伤的恶性事件。

然而何绍南及国民党方面均矢口否认“杨家园子”袭击事件系其所为,企图掩盖真相。

陈奇涵临危不乱,深入事发现场,寻得当地群众作为证人,搜集了确凿的人证和物证。

他将这些证据一一呈现给何绍南及其他国民党官员,以铁证如山的事实揭露了真相。

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指认和协助下,何绍南终于无处遁形,被迫认罪。

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以协议的形式郑重承诺,今后绝不再发生类似的恶性事件。

此事过后,何绍南怀恨在心,一直在伺机报复。

不管何绍南在认错时表现得如何,陈奇涵都从未对他放下过一丝警惕。

在何绍南的精心策划下,他组建了一支“美女队”,妄图色诱我军战士叛逃。

然而我八路军纪律严明,对这些手段不假辞色,使得何绍南的计划落空。

何绍南贼心不死,指挥手下的土匪到处张贴诋毁我军的大字报,并冒充共产党人劫掠老百姓,妄图抹黑我党。

更是在“杨家园子”事件后,于除夕当晚他再次组织人手将绥德县委书记崔正富暗杀,并抛尸于冰冷的河水中。

一次次的恶性事件,令我党中央十分不满,委派李仲英和陈奇涵共同处理。

陈奇涵通过走访排查找到证人,证实所有的事件都是何绍南所指使。

毛主席直接下达指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必须严肃处理何绍南的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合作的全局。

因此,陈奇涵决定抓小放大,敲山震虎。

他让自己的侦查部队密切关注何绍南的“土匪军”,一有动向立刻汇报。

9月,土匪军再次实施抢劫,我军及时赶到,与土匪军发生激战,将其一举歼灭。

何绍南接到消息带着自己的队伍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我军正在清理战场。

由于何绍南是国民党的少将,陈奇涵暂时不能动他,只是借这个机会震慑一下这些国民党顽固派。

何绍南是又惊又气,但又不敢声张,只能打碎牙齿吞进肚子。

但是自此他对陈奇涵更加怀恨在心,只想等待时机扳回一局。

但陈奇涵毕竟也有官职在身,和自己的地位不相上下,且在军中声望较高,何绍南也不敢明刀明枪动他,只能暗地里使阴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9年的一天,何绍南靠巴结自己的上司胡宗南,得到了一个“少将法官”的头衔。

因此他打算大宴宾朋,陈奇涵也在受邀的范围之内。

陈奇涵的警卫员小声嘀咕:“黄鼠狼拜年没安好心!司令,咱们去不去?”

陈奇涵放下邀请函笑着点点头:“去,当然去。”

陈奇涵怎么能不知道,何绍南此举定是别有用心。

酒过三巡,何绍南借酒装疯,高声向陈奇涵发难:“圣涯兄,兄弟我如今已荣登‘少将法官’的宝座,倒想请教一下,你在贵军中究竟是何等军衔?”言辞之中,满是轻蔑与挑衅。

陈奇涵原本对这鸿门宴的平静感到纳闷,此刻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笑意:原来何绍南是想看他在人前出丑!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杯盏,正襟危坐,脸上挂着从容不迫的笑意。

他礼貌而坚定地回应道:“我们共产党的将士,与贵军将士的追求截然不同。我们参军,并非为了谋取官职,而是因为国家和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们挺身而出。至于军衔,那不过是虚名而已。”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见很多国民党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便继续说道:“若真要论及军衔,我曾在1925年担任黄埔军校教官一职,贵军中的高级长官胡宗南、陈诚等人,皆是我的学生。绍南兄,你以为我应该是何等军衔呢?”

何绍南原本洋洋自得,但陈奇涵的一席话,却让他的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

要知道,胡宗南和陈诚两位的职务,早就是国民党的司令上将,根本是自己这个“少将法官”所能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陈奇涵还是他上司胡宗南的教官,这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何绍南顿觉无地自容,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表面上仍强装镇定。

为了化解这尴尬的场面,何绍南只得哈哈一笑,举杯敬酒,试图将此事轻轻揭过。

众宾客见状,原本揶揄看戏的目光也陆续收回,各自继续推杯换盏,仿佛刚刚的一切只是过眼云烟。

此刻,陈奇涵司令员在军事生涯中首次流露出对军衔的淡漠与超脱。

他视军衔为浮云,心中所系,唯有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安宁。

而何绍南却走上了与党和国家为敌的道路,最终落得个被枪决的下场。

转眼,十六年时光匆匆而过,陈奇涵司令员依旧初心不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新中国经济建设初现生机。

国家为了表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将领,决定按照他们的资历与战功,赐予军衔的荣耀。

在这份光荣的名单中,赫然写着陈奇涵司令员的名字。

然而,这次授衔却不同寻常。

评定军衔的干部们要求每位将领在申报表上自行填写期望的军衔,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大将”“上将”“中将”这些头衔,代表的是无上的荣誉与责任。

但陈奇涵司令员却与众不同。他拿到委任状后,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写下了“中将”二字。

他的军龄、战功及资历,明明足以让他昂首挺胸地选择更高的军衔。

然而,他对军衔的看重,远不如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1919年踏入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的那一刻起,他便立志成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人。

孙中山先生的理念深深影响了他,让他坚定了这一信念。

然而,随着国民党逐渐背离孙中山先生的初衷,他心中的悲苦与愤懑难以言表。

直到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的理念如同春风拂面,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从此,他如鱼得水,在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参与过无数次战斗,从“沙基口反击英军战斗”到“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再到“水口、漳州、乐安宜黄战役”,他始终冲锋在前,置个人安危于度外。

解放后,赣南一带的老红军战士或烈士家属找到陈奇涵,希望重新加入队伍或参与工作,陈奇涵都热情接待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时,他多次回到家乡,积极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

1954年初,毛主席提出成立军事法庭,陈奇涵因主席推荐并得到中央一致认可,担任了军事法庭庭长。

随后不久,军事法庭被调整为军事法院,他兼任我国最高法院的院长。

在填写军衔申报表时,他再次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职务的高低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想要的只是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报效祖国和为人民服务而已。”

他的这份淡然与坚定,让军委领导们既气恼又好笑。

然而,中国共产党从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忠诚的战士。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陈奇涵司令员被光荣地授予上将军衔,这是对他一生忠诚与奉献的最好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6月19日,陈奇涵司令在北京安详逝世,享年84岁。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传奇而辉煌。

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真正做到了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一心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