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其实不太能感觉到时代在变化,但如果把几十年前的稀罕物件拿到现在。

就不难发现,怎么原来梦寐以求的东西,变得这么稀松平常,甚至一点也不稀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很多东西随着岁月的不断洗礼,放在以前并没那么大的价值。

但怎么几十年过去,身价却能涨几倍甚至几十倍,上百倍!

这4件过去每家每户都有的普通物件,放在现在都身价大涨,甚至能抵得上一辆新能源汽车,仔细看看,你家还有这些东西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几十年前的国潮连环画

小人书你有印象吗?不仅尺寸小小的一个,非常方便携带。

随手扔进裤兜里,就能跟着你在外面疯跑一天,跑累了,和小伙伴坐在树荫下,翘起二郎腿,津津有味的翻着,不知不觉就能打发大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现在动不动就是日本动漫当道完全不同的是。

那时候的小人书可是妥妥的中国画风,里面的人物和场景都描绘的非常到位,就算是前两年的毒教材看了,也得甘拜下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小人书是每一页都有配图,每一幅配图都和地下的故事百分之百契合。

当时读的时候可能没什么感觉,只是纯粹被故事吸引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现在再看这些小小的书,就能惊奇的发现。

原来这些图能描绘得如此惟妙惟肖,这简直就不是一本故事书,说它是一本艺术图册也一点也不为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似乎不论什么样的题材,里面的图画和文字都没有一丁点糊弄,都是有着严格的考究。

比如人物的服饰,所属的时代背景等等,都和历史几乎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现在那些几块钱一本,粗制滥造,随便填图的儿童书相比,真的能比后者强上一百倍!

不光图画精致,就连故事的讲述也非常考究,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全没有错别字和让人误解的句子,有的小人书还会给人物配上对话框。

这种形式真不知道是日本动漫学了我们的小人书,还是我们的小人书借鉴了日本动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小人书的制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每一本都要经过多次的文字校对,图画绘制等等诸多工序才能完成。

虽然那时候的小人书除了封面是彩色的,内页基本都是黑白的,但一点也不妨碍小时候对它的狂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我们在市面上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小人书了。

但它却从朴素的故事书摇身一变成了如今收藏界的宠儿,以前几分钱一本的小人书,现在可以翻几百倍的身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藏家就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上千本小人书,每一本都让人爱不释手。

闻着岁月沉淀的气味,翻着里面一个一个鲜活的故事,仿佛一秒就能回到小时候,回到那些美好的岁月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瓷器

中国的英文名叫做China,而这个单词最早就是指瓷器

在1千多年前,我们印有精美印花和独特风格的瓷器就乘着巨轮,跋涉千里,来到地球的另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当这些异域的人们见识到来自东方的瓷器时,没有一个人不为之倾倒。

甚至拥有瓷器都成了达官贵族身份的象征,而普通老百姓也只能望洋兴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瓷器制作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唐宋时期。

而顶峰则是明清时期,现在为大家津津乐道的青花瓷以及清朝的素胚瓷器都是这个时期的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现在我们每家每户也都在用瓷器,比如碗碟、茶杯、茶壶等等。

但其实现在的工艺和以前的皇家官窑制作出的瓷器是完全没办法相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出自官窑的瓷器制作工艺相当复杂。

不仅要考验师傅的绘画功底、塑型的功底,更重要的是考验他们运用釉料以及对窑温把控的功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都知道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里有几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就是再说,尚好的颜色,是需要温度、湿度等种种条件的绝妙配合才能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个条件没有达到,那么就不可能烧制出如此完美的颜色和花纹。

因此每一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瓷器,实际上都是在千万件瓷器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而剩下的只能被砸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经过了上千年的岁月,经历了无数战乱和社会动荡,如今还能看到的古瓷器。

更是万里挑一,每一件都堪称绝品中的绝品,因此瓷器在古玩市场上一直有着非常高的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的一件汝窑天青釉洗就曾经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94亿港元的天价,因此有人就笑称,一件瓷器的价值堪比3吨黄金!

当然近现代也有很多工匠通过不断的创新和钻研,也制作出了比古代更为精致的款式和花样的瓷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似乎和这些被岁月洗磨过的老物件相比,总是少了点韵味和历史的沧桑。

而这些就是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你有多久没有寄过信了?

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恐怕90%的人都会陷入沉思,因为他们要好好想想,上一次寄信到底是多少年前了。

而如果要寄信,邮票绝对是不可缺少的,邮票原先只是作为信件付费的凭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在这方小小的地界上。

展开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把所有美好的故事、所有值得铭记的时刻都记录在了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至于邮票从付费凭证摇身一变就成为了一个艺术品。

而随着它变得越来越精美,上面印制的图案越来越有意义,集邮也成了一种新时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很多人家里都珍藏着一本厚厚的集邮册,里面的邮票有的是从邮局买来的。

有的是和同学换来的,还有的是从信封上揭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说从信封上揭邮票,就大有学问,不能直接从边边撕,这样非常容易撕坏。

而最常规的操作则是,先把带有邮票的地方连带底下的信封剪下来,然后把它泡在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邮票差不多和信封分离的时候,就可以把它用镊子夹着轻轻的揭下来了。

然后把它夹在卫生纸里,用重物压着,等待完全干透,这样揭下来的邮票就和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它带着一枚无法去掉的邮戳,所以也别有一番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虽然寄信的人少了,用邮票的人也少了,但邮票的收集者却并没有减少。

反而邮票收集热在这些年越来越红火,很多著名邮票依然是集邮者心中梦寐以求的邮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是为了庆祝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革委会成立而发行的,目前的市场价值预估已经超过了1000万元,在一线城市可以值一套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80版猴票”,是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生肖邮票。

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几乎没有第二个,它是在1980年发行,面值只有8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2011年,一整版80枚猴票拍出了120万元的高价。

甚至据说在2016年猴年,身价更是涨到了150万元,能换5辆小米su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记录烟草工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烟标

虽然香烟至今仍然是广大男士的最爱,但烟标却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吸引人了。

在20世纪初期,烟盒上的图案和文字不仅仅作为广告和装饰,而是被更多的艺术家融入了那个年代对时尚和对文化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很多烟盒上的烟标也只有那个时代才能看到。

比如民国剧里经常出现的“哈德门”香烟,上面的烟标就经常绘制了著名的明星、戏曲人物以及梅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是同一款香烟,但香烟上的图画却有好多种,每一幅都非常精致。

也因此让哈德门成了当时最炙手可热的香烟品牌,一直红火了4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大前门”香烟,至今仍然可以买到。

也是从民国一直持续到现在,足足有100多年的历史,大前门这款烟因为名字就非常有指向性,所以烟标绘制的就是北京的前门,也就是正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样的图案,让很多人误解它是一款实打实的国产香烟。

但实际上它是英美烟草公司推出的,和哈德门是同一家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这家外国公司才变成了国营企业,卷烟也从最开始的细烟变成了现在的粗烟。

但上面的图案却一直都没有变,一直都是手绘的前门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在1959年和1996年。

分别因为“国庆十周年”和“大前门创牌80周年”有了特殊的装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这些香烟的烟盒可能只是抽烟的人们随手丢弃的废品。

但经过了几十年,这些被独特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装饰的纸盒,也变成了收藏者们眼中的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当年只卖几分钱的烟,现在光烟标都能卖出几千甚至上万元。

如果当年抽烟的人知道几十年后烟标还能卖钱,是不是后悔把它们都扔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4件物品早已经通过时间的发酵,改变了原先的价值。

其中有的也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却以新的形象在新的时代焕发着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