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韩佳宏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借钱产生的纠纷通常属于民事纠纷,但有人却因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拒绝还钱,无视法院的强制执行通知书,最终获刑。6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法院获悉,6月25日,该院审结了一起拒不执行判决案件,两名被执行人获刑。

时间回到2023年2月1日,龙马潭区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判决被告武某某、曾某某应支付原告李某某借款本金30万元及利息,并承担案件受理费、保全费6820元。判决生效后,因两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李某某向龙马潭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据介绍,经法院核实,2023年4月19日至7月11日期间,曾某某的微信财付通账户绑定使用第三人的账户交易支出48万余元,武某某名下微信财付通账户交易支出3.8万余元。

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通过邮寄、短信向两名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并于2023年8月23日短信送达了刑事犯罪风险告知书,要求二人及时履行义务并限期到龙马潭区法院说明情况。

但两人无视收到的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文件后,最终,在公安机关的传唤下,当年12月4日,曾某某自动投案;次日,武某某自动投案。

据了解,案件审理期间,被告人曾某某归还李某某10万元,被告人武某某归还李某某4万元,剩余款项二被告人承诺积极归还,李某某向二被告人出具书面谅解。此外,法院另查明,被告人曾某某因犯合同诈骗罪,于2024年4月3日被重庆市渝中区法院判处刑罚,目前在缓刑考验期内。

龙马潭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武某某、曾某某对人民法院的判决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依法判决被告人武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判决被告人曾某某犯拒不执行判决罪,并撤销前罪合同诈骗罪的缓刑,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本案承办法官提醒,本案两名被执行人具有履行生效判决的能力,但其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如实报告其可供执行的财产;收到刑事犯罪风险告知书后,仍不积极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反而恶意逃避执行,严重损害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律不是“儿戏”,判决也不是一纸空文,“赖”是行不通的,任何逃避、抗拒和阻碍执行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