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看电视好像是一种奢侈的行为,毕竟那时没几家有电视。然而到了今天。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看电视却还是变成了一件“奢侈事”?

甚至有网友开玩笑,月薪两万看不起电视。不为别的,就为现在这些电视一层层的套娃消费,这谁遭的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买电视要钱,看节目要会员,再看个电影,还得再花钱,难怪说月薪两万都看不起电视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资本家的博弈,消费者买单。

电视收费花样百出

电视收费花样百出

现在打开电视机,首先就是弹出一波广告,120秒又长又臭,灵机一动点击“跳过”,好嘛,提示你会员就可以跳过广告。

会员多少钱呢?有网友算过,如果开通的是电视的影视会员,要268块钱一年,现在出了个青少年观影模式,所以还有一个儿童成长会员,要349块钱一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只是电视机本身的影视会员,菜单栏里那些看起来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电视品牌还没有打通相应的视频平台,所以要看这些第三方平台的节目,还得专门跳转到对应的平台。

但还没完,第三方平台也要会员。如果为了相关平台的某一个很爱看节目,已经无可奈何地在手机或者平板上办了会员了,那就可以直接登录。但是到这一步,你还是看不到节目,因为要在电视机播放,还得再花一半的钱进行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人以为,手机或者平板上有了会员,不想升级电视会员,投屏总可以吧?好歹也是花钱买来的权限,借电视机投屏不是应该的吗?结果不行,要投屏?办理会员

这波操作无语吧?还有更无语的。好不容易花钱买了电视的影视会员,又升级了第三方平台的会员,但你想看最近很火的某一部电影?直接付费,还是会员才可以付费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影视会员和市面上受欢迎的五大第三方平台会员的钱花完了,大概得有个1100到1200块钱的支出,如果要看体育类节目,还要再开通一个体育频道会员,一年要348块钱。根据网友合计,一年的会员支出就要1800块钱左右,比买一台电视机还贵。

除此之外,模糊的收费标准,胡乱切换的收费界面,看不完的广告,误触的缴费办理,默认的自动续费,总是在不明不白中,一笔钱花出去了,电视呢,也没怎么看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甚至是无处可逃的事情,因为不是一家电视是这种操作,是所有电视都有这么一波乱七八糟的收费操作,不会有如你所愿的净土,只会谁比谁更坑。

有人想着,没节目,那就买机顶盒,那总该有节目了吧?不好意思,买机顶盒,不仅机顶盒费钱,机顶盒里面的软件广告一个比一个多,画质也不好,要改善?升级高级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那还看什么呢?睡觉去吧,别看电视了,谁乐意当韭菜就等着被割去吧,不想花这钱的人都刷抖音去了。

电视收费背后的思考

电视收费背后的思考

收费乱象产生,简单来说就是电视厂商想要赚钱。但是面对如今越来越卷的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来吸引用户,这是第一个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是成本压力增大了。现在电视机没人买,在购物平台上电视机的定价甚至低到200块钱,所以市场价格死死压住了厂商通过售价去获利这条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趋势下,厂商只能寻求更多的盈利方式来保持收入。

第三个是一些厂商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尊重消费者的权益,直接忽视用户体验赚快钱,导致决策上的失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情况是用户的需求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内容的丰富而在不断地增长着,开始追求更个性化的服务,也会对内容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国产电视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同步在更新,硬件设计和创新始终无法保持高度的协同性。

所以现在的电视销售,经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共享资源,将压力留给别人,也让消费者继续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已经不单单是电视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了,中间还多了内容提供方、牌照方等,电视品牌方推出一款电视,其中除了硬件是自己解决的,其他的服务、内容等板块会交给组建的运营公司去与牌照方或者视频平台进行合作,最后多方对会员费、服务费等收费进行分成。

所以这是一个利益交杂的过程,而且看似是一起合作,但具体的版权和内容,却又各自为政,消费者在一方消费了,资源却得不到共通,到了另一个平台还是会被平台以保护版权为理由继续收费,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复利”,也最终形成了“套娃”一般的收费模式。

200块的电视没人买

200块的电视没人买

根据AVC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国内彩电在2023年前三季度的销量仅有2162万台,同比下滑13.02%,销售额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5.46%,仅有727亿元。

其实早在2016年,我国的彩电销售量就开始断崖式下跌了。到了2022年只卖了3634万台,而2016年卖了5089万台,5年间销量直接少了1500万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2024年4月,据统计中国电视市场整体出货量为247万台,同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0.2%。

而且不仅电视卖不出去,卖得出去的电视,看的人也少了。根据《2024年中国智能电视交互新趋势报告》显示,我国的电视开机率从2016年的70%,直接落到2022年的不到30%。

在生活设备越来越智能化,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提高的同时,电视机越卖越便宜,销量越来越低,显得有些突兀。

但胡乱收费这个吃相除了赚钱方,无论是谁看了都会觉得吃相太难看,没有人的钱是大风刮来的,节目也不是非得在电视上看,电视就逐渐卖不出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一开始电视厂商决定搞这一波操作,也是为了解决电视销量下降的问题。而且为了保持销量和竞争,电视的售价已经压得极低,所以为了保证盈利,厂商才决定通过内容付费争取利润。

现在这样一来,为了解决更严重的销量滑坡,继续打价格战,将价格压得极低,然后为了盈利,又进行各种形式的内容付费,进入死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产业何去何从

这个收费乱象实在是太夸张,所以国家广电总局终于出手解决这个问题,要求电视终端在推荐收费节目的同时也要推荐免费节目,还要在首页设置免费专区,还要求简化收费程序,明确收费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但是,即使电视厂商执行了,他们仍然会选择推送不怎么有人喜欢看的免费节目,那些好看的,该收费的照旧收费,所以消费者想看的节目,依然要消费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行业只会将路越走越窄,因为这样不平等、不尊重消费者权益的操作,最后一定会失去人心。

所以如果电视厂商想要焕发新生,就要找新的方向。

首先,电视企业应该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开发出更顺应技术潮流,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例如对提升画面质量、智能交互功能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制定专属的定位和销售思路,突出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才能增强用户的信任和购买力。

内容生态的创新和多元化是电视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自制内容、版权合作以及跨界合作等形式丰富内容模式,以及与短视频、新媒体领域进行探索和磨合,通过输出优质内容去要求用户付费,用户就会觉得这是合理的。

产品形态也要进行创新,柔光防眩屏、透明屏等新形态的显示技术应该不断更新迭代,还要将电视与全屋智能等领域结合,实现更高的便利和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渠道拓展、环保发展、市场细分、客户服务升级、合作与开发等方面也大有可为。

电视行业按照这个方向去更新和发展,而不是胡乱收费,将很快可以得到良性的发展趋势,做得好还可以再次焕发二次生机,这个积极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