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起,全市中小学将正式迎来暑假。每年暑假也是未成年人意外伤害发生高发期,如何让孩子们乐享假期,度过一个健康、平安、有意义的暑假,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刘怀印,梳理了一份“假期安全指南”。

规律作息 科学用眼

每天睡到自然醒,刷手机打游戏停不下来,无节制吃喝……这些看似令人感到愉悦的放松方式,如果长时间维持,反而会破坏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节奏,给孩子们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健康过暑假,身心健康缺一不可。刘怀印建议,少年儿童每天坚持进行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少于2小时,足够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幼儿和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也可以培养各种健康的兴趣爱好,保持健康心态。离开学校少了老师的监督,需要家长承担更多的监督任务,时刻提醒孩子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比如电脑、手机这类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一般每天不要超过2个小时,每30分钟要中断休息,可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选择视线良好的环境进行学习阅读,避免在强光下看书,避免在晃荡的车、船上进行阅读。

饮食健康 快乐成长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一年中大多数的食源性疾病发生在夏天,其中大部分来自未经妥善处理或不安全的海鲜、采摘食用有毒的野生蘑菇、没有做熟的四季豆和储存不当的肉制品。刘怀印提醒,家长烹饪时要保证水和食材的安全,杜绝病从口入,尤其注意在准备和储存期间分开生熟食物,烹饪和再加热时将食物彻底煮熟。熟食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熟食在食用前应保持60℃以上的温度。

“暑期天气炎热,食物放置时间长易变质,餐桌上一定要准备新鲜、卫生的食品,很多孩子夏季贪凉,食用过多冷饮引发肠胃疾病,家长需加强饮食安全防范意识。”刘怀印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为预防疾病发生,学生应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少喝饮料,少吃冷饮。学生在家时,一日三餐要合理,每日膳食要均衡;要做到不在街头巷尾的无证小摊点购买“三无”食品,不吃来历不明的食品或过期食品。

水边嬉戏 安全为先

据悉,溺水在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原因中常年排第一,暑假期间更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家长、孩子都要上防溺水“必修课”。

刘怀印提醒,儿童游泳时,要选择规范的游泳场所,由有救护能力的成人带领或有组织进行,不要单独下水。不提倡在天然水域游泳,下雨时不宜在室外游泳;下水前,应认真做准备活动,以免下水后发生肌肉痉挛等问题;水中活动时,要避免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在游泳过程中,感觉身体不舒服,如恶心、心悸、头晕等症状,要立刻上岸休息。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要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

家长带领儿童进行水上活动时,应有专职救生员的全程监护,并为儿童配备合格的漂浮设备。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重点看护,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卫生间、浴室、开放的水源边,家中的储水容器要及时排空或加盖。

来源:商丘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