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江姐形象,在油画的浓墨重彩下仿佛又有了全新的意蕴;橙色的曙光打在英雄雕像上,满满的希望瞬间就铺满了整个画面……6月28日上午,100余幅红岩主题精品画作整齐亮相渝中区中山四路的王琦美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美术学院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携手建立“四川美术学院红岩文化实践教学基地”和“红岩文化进校园示范教育基地”

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下称“红岩文化中心”)、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红岩丹心”主题美术展在此正式开幕。

众所周知,红岩精神源于伟大建党精神。其中既沉淀着无比厚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积淀着无比深厚的艺术资源。为了深刻阐明、生动再现、艺术表达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本次“红岩丹心”主题美术作品展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整个展览中,我们遴选了四川美术学院各个时期表现红岩精神的部分经典美术作品,同时还组织川美师生以传承弘扬红岩精神为主题,创作出了一批具有真实的历史感、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的美术与书法作品一同展出。”在现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代表肖志告诉记者,展览中展出的100余幅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创作的红岩主题精品画作,涵盖了油画、版画、水彩、书法四个门类。

“其中既有川美师生原来创作的画作精品,也有川美师生新近创作的主题佳作。”肖志表示,这些画作,既是对红岩精神科学内涵的艺术诠释,也是对红岩先辈、红岩英烈革命事迹的生动侧写,具有较高的政治意义和艺术价值。

上游新闻记者一走进展厅,最先看到的就是刘国枢、庞茂琨、陈树中、赵青、熊莉钧等四川美术学院名师带来的多幅油画力作。其中,既有对当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在重庆足迹的聚焦,同时也有对江姐这样大家耳熟能详的红岩英烈形象的再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美术学院学生李卓然在本次展览中带来的中国画作品《丰碑·曙光》

而在学生作品中,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学生李卓然带来的中国画作品《丰碑·曙光》率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线条硬朗的英雄浮雕占据了整幅画作的绝大部分画面,让人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歌乐山烈士陵园的烈士群雕。

“确实那组群雕给了我很多灵感,但在我这次创作的作品中,其实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物的……”李卓然告诉记者,自己更希望强调的是雕塑带给人的这种刚毅的感觉,“我觉得它象征了红岩精神的不朽和革命先辈们英勇抗争的坚毅和不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冉珩余创作的中国画作品《知责任者,行责任者——饶国模》

另一位同样来自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的同学冉珩余则在本次展览中带来了中国画《知责任者,行责任者——饶国模》。写实是这幅作品最令人赞叹的地方。

“选择这样的手法,我其实是希望能让更多看到这幅作品的青少年观众,可以更加直接、清晰地记住饶国模的样貌,记住她当年无条件支持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革命的无私和无畏。”

此外,28日上午11点,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赵晓东应邀作为“红岩大讲坛”嘉宾,在红岩报告厅为红岩文化中心干部职工代表专题讲授了《浅谈油画〈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创作历程和油画作品的预防性保护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红岩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岩文化中心的“大思政课”建设主题年。本次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策划举办“红岩丹心”主题美术展,既是践行和深化推动馆校合作“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对“红岩思政”美育课程的创新之举。

下一步,红岩文化中心还将持续加强馆校协同联动,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资政育人作用,系统构建红岩文化育人体系,积极探索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教育品牌,推出更多具有红岩特色的思政金课和教育产品。

据了解,本次“红岩丹心”主题美术展将一直持续到7月28日。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王琦美术博物馆免费观展。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实习生 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