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在第十师农业农村局、推广站和农科所的陪同下,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专家组成员对183、187及182团小麦生产进行了实地调查,目前,十师北屯市的小麦普遍进入灌浆期,绝大多数麦田长势良好。灌浆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阶段,这一期间的管理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决定性影响。经农业农村局组织有关专家商讨,抓好小麦灌浆期田间管理,重点要做好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落实好“一喷三防”,减轻病虫害和干热风对产量的影响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是小麦后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单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麦田进入抽穗期后,要重点做好病害(白粉病、锈病)、虫害(蚜虫、蓟马)、干热风的防治,可选择在小麦杨花后,组合用药进行综合防治。推荐飞防使用药剂组合为: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98%磷酸二氢钾50克+芸苔素内酯8毫升,在夜晚低温和田间湿度较大的时间段打药,每亩地飞防药液量不低于3公斤,打药不能重复,严防发生药害。

在开展“一喷三防”的工作时,一定要保证飞机施药的质量,尽量减少药害发生。要求:①合理混配农药,无人机施药时尽量加大药水量,每亩地不少于3公斤;②提高飞防质量,减少重复喷药;③禁止无病滥施农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控制氮肥用量,适当施用磷钾肥,延缓叶片衰老,防止贪青晚熟

1、应按照产量指标、需肥规律、土壤条件和肥料含量综合确定商品肥用量。小麦灌浆期,建议每亩使用尿素3-5kg左右,磷酸一铵和硫酸钾2-3kg/亩。注意不能过量使用氮肥导致小麦贪青晚熟和虫害的加重。

2、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可通过叶面喷肥延长叶片的光合作用期,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千粒重。建议每亩地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00-250克,亦可减轻干热风的危害。

三、加强灌浆期田间灌水管理,延缓小麦根系衰老,增加小麦粒重

小麦灌浆期气温高、耗水多,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如缺水,会造成灌浆困难,籽粒瘦小,产量下降。遇高温天气应适当增加灌水次数,减轻小麦根系的衰老,延长籽粒灌浆时间,增加粒重。 小麦生长后期管理水为先,以水养根,以根养叶,以叶保籽。保水性较差的地块遵循“勤灌、轻灌”的原则,遇高温、干旱情况及时浇水,确保小麦籽粒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避开大风天气浇水,防止发生倒伏

小麦灌浆中后期,应特别注意预防倒伏的发生,尤其是拔节前未打矮壮素的麦田。灌浆期浇水要特别关注天气状况,选择无风无雨的时间段进行灌溉,遇大风天气要停止浇水。

若小麦已发生倒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①不要去扶正,以免对小麦茎秆造成二次伤害;②适当降低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以免造成底部植株和麦穗霉烂;③及时喷洒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以减轻倒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④及时喷药预防病害的发生,减少由倒伏引起的次生危害。

五、拔除田间恶性杂草,预防杂草危害

小麦生长后期植株生长减缓,田间杂草竞争力增强,个别地块出现杂草数量较大的现象。及时拔除小麦田间的恶性杂草如节节麦、野燕麦、大麦、灰黎等,能够预防这些杂草对小麦生长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少它们种子的传播,降低下一季杂草的发生量,减轻对小麦后期生长的压力。

六、及时收获,防止不良天气造成损失

小麦进入黄熟期后,各团场要及时组织收割机抢收,确保颗粒归仓。坚决避免因大风或冰雹天气造成落粒损失,坚决避免因连阴雨天气造成麦穗发芽降低品质。

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

十师农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