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即将迎来正式通车,6月28日,记者获悉,南方电网公司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为深中通道提供稳定可靠供电,在深圳、中山端分别规划建设110千伏昇腾、滨海变电站,以优质供电服务为深中通道提供可靠电能动力,助力大湾区城市群深度融合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晚,璀璨“长龙”横跨深中,海上“银蛇”点亮灯火。黄海鹏摄

全线配套智能设备

130台变压器护航“神器”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项目全长约24公里。在隧道内,可智能调节的全彩景观灯带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色,还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洞内外光线、色温数据、交通量变化以及白天、黑夜等情况,自动控制调节灯光亮度。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承担着隧道交通环境和机电设备日常巡检工作,还有双波长火焰探测器、北斗卫星信号摸拟设备等大量智能化设施设备,这些“神器”,都将为不久之后安全高效出行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电网海上“电力动脉”与深中“交通大动脉”同框。黄海鹏摄

为保障深中通道行车环境安全舒适及全线应急救援高效,深中通道全线配套了路灯照明、全覆盖监控系统、通信及消防设施等。“这些保障性电气设备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深中通道沿线分布设置超过130台变压器等,保障所有设备用电安全稳定。”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业务人员成龙杰表示。

“空地一体化”变电站

实现供电“双保险”

走进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110千伏滨海变电站,你会与憨态可掬的“大眼萌”机器人来个不期而遇,机敏灵活的“小蓝鸟”无人机也会不时从你头顶上空掠过,随处可见“火眼金睛”的摄像头和“明察秋毫”的传感器。这酷似电影大片里充满科技感的画面,其实是变电站日常开展“空地一体化”智能联合巡检的场景。

早在2021年,南方电网就开始密切关注深中通道的施工进程和用电需求。中山供电局按照“适度超前、留有裕度”的原则,“量身打造”110千伏滨海智能变电站,新增6条10千伏线路,满足因深中通道全线通车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

“滨海项目是中山供电局首个涉及综合管廊电缆敷设及运行的输变电项目。”中山供电局项目与供应链服务中心项目经理徐代城介绍,使用了地下综合管廊后,可有效避免道路反复开挖,也方便今后的检修。在项目验收过程中,先试先行了“远动遥信自动验收”新技术,实现了“机器代人”新模式,比计划提前了一个月投产。

为进一步提升对大桥供电的可靠性,滨海变电站与马鞍变电站互为备用。当一条线路断开后,还有另外一条线路来保障供电连续性,真正实现供电“双保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深中通道东人工岛上的110千伏昇腾变电站,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运行人员开展设备特巡,落实各项供电保障工作。黄志伟摄

在深圳端门户东人工岛上,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已提前一个月为110千伏昇腾变电站设备设施开展投运后“首检”。“我们通过各种检测仪器和试验方法全面检查主变、GIS设备等的健康状态,及时消除潜在隐患,保障设备稳定可靠运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西乡巡维中心站长史明进说。

除了现场巡维,依托该智能变电站配置的全站高清智能视频系统、测温系统、高速智能专网等,运维人员在监控中心鼠标一点,随时可以掌握深中通道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系统发现异常时会自动报警,及时给运维人员提供预警信息。

深中办电“一证通行

优质服务“电”亮湾区

在深圳,企业、居民办理临深地区的用电可“足不出城”。南方电网深圳宝安供电局近日推出“湾电易”服务,推广“产业组团,跨市办电”和“数电票”。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随之成为享受该服务的第一批客户,该中心需变更结算账户,且每月打印电费增值税专用发票入账管理,深圳宝安供电局指导客户在中山申请变更业务,通过电子签章远程签订供用电合同完成业务办理,开票业务则通过数字电子发票形式,在线上推送至客户,免除客户往返深圳、中山办理业务的成本。

针对深中通道用电急、周边可供电源点局限等问题,中山供电局投资建设了业扩配套项目,将供电电源延伸至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用地红线内,打造高可靠性智能10千伏配电开关站,应用先进的速断型智能分布式配电自动化技术,确保故障恢复时间达到毫秒级。

“我们联合中山市政府,打造深中办电‘一证通行’,设立‘深中一体化办电’服务专区,客户可以异地申请,异地办理、异地接火、异地完工,客户零跑动。”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市场营销部总经理赖绮瑄说道。

接下来,深圳将持续推广“湾电易”系列服务,中山将进一步扩大“一证通行”办理范围,打造全国用电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标杆,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供电和优质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通讯员沈甸 申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