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主持人问杨少华:“你以前日子过得那么紧巴,怎么还有勇气生四个儿子呢?”听闻此话,杨少华反手就给自己一个巴掌:“这能赖谁呢?还不是我自己!”
“当时一直想要个闺女,觉得闺女多好啊,从小就是父母的小棉袄儿。不像儿子总是给大人找麻烦。”
相声界的捧哏大师杨少华,在面对主持人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有着4个儿子的杨少华,回过头来看着自己年轻时的愿望,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因为养儿子就意味着要给儿子说媳妇儿,盖房子,那就要从小开始攒钱计划孩子的未来,更何况杨少华有4个儿子。所以,杨少华家的生活一直都过得很拮据。
除了有四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外,其实还有一条原因,致使杨少华一家六口只能住在九平米的小房子里。
那便是:杨少华因为着急出名,以更好的养家糊口,所以经常在说相声的时候抢搭档的风头。杨少华的身份是一个“捧哏儿”,那么他的任务就是尽全力配合“逗哏儿”。
但杨少华为了能在舞台上更多地表现自己,让观众们记住自己,就因用力过猛使很多搭档都不太愿意跟他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声,本来就是两个人的工作。只有一个人表演,那只能是单口相声,是没法儿被更多人喜欢的。
所以,杨少华年轻时,越是想出名却越出不了名,尽管十六七岁就开始踏进相声这个圈子,但都已经年过半百了,也还是不温不火的。
在一定程度上,杨少华家的经济状况就好像陷入了恶性循环,随着四个儿子越来越大,开销也越来越大,但收入并没有因为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历的增加、说相声的能力增强而变多。
杨少华也一度因为“抠门儿”在圈子里格外出名:有一次,侯宝林让杨少华去帮忙买酒,杨少华也马不停蹄的朝小卖部跑去。
结果回来的时候,侯宝林见杨少华两手空空,就满是疑问:“少华,你买的酒呢?”
杨少华不慌不忙的回答侯宝林:“我去看了,那酒13块钱一瓶儿,但那个卖酒的他说,要先给钱才能拿酒。”
侯宝林顿时被杨少华的“抠门儿”给气笑了。
原来杨少华是担心侯宝林后面忘记给他“报账”,就想先“报账”,再跑腿儿。
当然,侯宝林因为在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家里不缺这点儿钱,所以一时也没想到这个问题。但对于有四个儿子的杨少华来说,13块钱也是家庭里的大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杨少华在成名之前,家里的经济总是捉襟见肘。
不过,相声界中的大佬马三立,觉得杨少华其实底子很扎实,应变能力也很强,唯独急火攻心。马三立看到杨少华还是这样不温不火,马上一家人连饭都要吃不饱了,决定拉扯杨少华一把。
在一次相声表演中,马三立指名道姓非要杨少华给他做“捧哏儿”,这让安排节目的导演慌得不行,因为他知道杨少华在相声界中的名声不算太好,而且老是抢风头。所以他就跟跟马三立商量,结果马三立还是坚持要杨少华出场。
无奈之下,马三立这个在相声界鼎鼎有名的大神,那晚就像是说了一场单口相声,杨少华几乎接不来对方的梗,因此“站着听相声的相声演员”这个称号也跟随了杨少华很多年。
“宝贝儿,你有饭吃了,饿不死了。”相声表演完以后,马三立拉着杨少华的手说道。
杨少华顿时热泪盈眶,他不知该怎么感谢眼前这位相声界的泰斗,只好更加努力地向外界证明着自己,也向马三立证明着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