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AI生成

随着Temu、Shein、TikTok Shop、速卖通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拔节式发展,全球各国对于跨境电商的政策发生巨大变化。

“小额豁免”指对进口货品设定的价值限额,只要不超过指定的价值或重量则准予免除税收,免除正式报关手续与申报程序。这种针对低价值跨境包裹的宽容性政策,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贸易政策中。

只是不同国家的豁免底线不同,例如澳大利亚的底线是1000美元、加拿大是20美元、欧洲的平均底线约为190美元。

过去,这一政策的存在使得“小额包裹直邮”成为中国跨境平台和商家最青睐的卖货方式。但随着小额包裹数量急剧增加,总价值规模扩大,不少国家认为这一政策的存在正在减少本国税收来源,造成国内零售制造业价格竞争优势减弱。

自今年年初以来,各国对“小额豁免”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再次迎来几乎可以说是全球性的强监管,及时调整方向,应对政策变化,才能在各国集团利益博弈中保持住发展优势。

小额豁免政策调转枪口

近日,泰国、越南、巴西、墨西哥、南非、美国、欧盟等国的“小额关税豁免”政策接连迎来反转,把枪口对准了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和商家。

从2024年1月1日起,马来西亚关税局已经率先施行税收新政,在线上销售从国外进口到马来西亚的低于500林吉特(约合人民币770元)的商品要被加征10%的低价商品税。此项措施过后,马来西亚Shopee、Lazada等一众电商平台上的海购产品在价格上出现了小幅上涨。

4月19日,美国众议员筹款委员会批准《结束中国滥用“小额豁免”规则法案》,调整了审核中国商品“小额豁免”入境的规则,将豁免门槛和壁垒进一步提高,同时建立新的违规惩罚措施。

该法案反映了美国对于近年来激增的“小额豁免”包裹的担忧,尤其是来自中国的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的包裹。

6月,美国再出手宣布暂停六家报关行的“小额豁免清关”资格。彼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将对Shein和Temu的报关流程造成冲击,来自中国的千吨货物延误交货或滞留。

6月4日,泰国内阁会议通过了由财政部提交的关于修改低于1500泰铢的国外进口商品增值税税率草案。

草案中规定,为鼓励泰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与国外产品进口商的公平竞争,将对价值低于1500泰铢的国外进口商品依法收取7%的增值税。

据悉,该草案属临时政策,将于政宪公报网站公布之日起15天之内生效,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由于税务局内部制度尚未完善,第一阶段将由海关部门代替对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第二阶段将对税务局《税务法》进行修订,尝试通过线上产品分销平台征收增值税后由平台统一向税务局缴纳。

6月5日,关于巴西一直存有争议的“是否取消50美元小额包裹进口免税的规定”,不仅获得巴西参议院的取消批准,并决定对这类商品征收20%的进口税。

该提案此前已获众议院批准,之后将交由总统卢拉审批,总统可行使否决权。一旦该法案生效,即刻执行,其效力将追溯至新税率公布前已下单但未到达巴西境内的包裹。这将对Shopee、Shein、速卖通和刚刚进入巴西市场的Temu产生不小的影响。

按照以往50美元以下的商品只需要缴纳17%的商品服务流通税(ICMS),此次法案后将先缴纳20%的进口税,在征收各州标准的17%ICMS。税费后价格由原来的58.5美元增长至68.5美元。

近期,墨西哥国家税务局(SAT)也发布公告称,将修订对外贸易规则,严惩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在进口服装、电子产品、玩具等商品过程中存在的低价报关避税行为,定义为走私和税务欺诈罪。

墨西哥本地媒体普遍认为,本次声明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即针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Shein和Temu。

自2023年以来,墨西哥零售和服装行业一直谴责电商平台滥用“小额商品进口免税规则”逃税。据墨西哥服装工业商会估算,这类行为每年导致380亿比索的增值税和关税流失。

今年3月,墨西哥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的行业协会便曾对中国电商平台发起了联合抵制,要求政府部门对跨境贸易平台加强监管。4月,墨西哥对电气设备、运输设备、乐器、家具等544项商品征收5%至50%的临时进口关税。

一位跨境大卖对钛媒体「出海参考」表示,墨西哥海关对进口商品的审查非常严格,特别是带电、粉末固体、纺织品、鞋类等,需要审查相应的进口资质,通关文件相对复杂,审核流程相对繁琐。墨西哥政府是典型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政治变化对清关、关税等影响极大,意味着监管、税务征收、清关和物流等各个环节需要重新打通。

越南财政和预算委员会主席Le Quang Manh同样表示,正在考虑取消小额进口商品增值税豁免优惠政策,为财政增加更多收入来源。

据了解,越南对商品价值低于100万越南盾(约合39.30美元)并且通过快递服务运输进口到越南的商品,都无需缴纳进口税或者增值税。

对此,Le Quang Manh表示,以前越南低于100万越南盾的进口商品数量不算多,即便对这些商品征税,收上来的税额也是微不足道。但如今,越南跨境电商持续爆发,小额商品进口量正在不断增长,如果继续维持低价商品免税优惠,越南将损失许多潜在税务收入。

在最新的改革提案中,欧盟也正计划取消50欧元的免税限额。欧盟表示:“目前进入欧盟的这类包裹,有高达56%的价值被低估,以避免进口时的关税。”此外,欧盟还计划成立统一的欧盟海关数据中心,掌握供应链和货物流动的全面信息。

欧盟关税重大改革,可以想象站在同一条生态链上的电商平台、电商卖家以及物流商都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最新的关税政策调整则来自南非。2024年7月1日起,南非将对Shein和Temu等外来的电商服装零售商征收45%的进口关税和15%增值税,原因是此前当地服装零售商指责Shein和Temu的低价进口货物影响市场。

从全球趋势来看,各国“小额豁免”政策一旦取消,中国跨境平台和商家将引来新一轮调整,掘金之路更加难走。

本地零售与制造业的压力和反抗

究其根本原因,小额商品关税调整多来自于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对于本土零售和制造业的冲击。

Shein、Temu、TikTok Shop、速卖通等跨境平台依靠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向全球提供低成本商品。

2023年底包裹运输咨询公司ShipMatrix发布数据显示,Shein和Temu在美国平均每天都要发运约100万个包裹,且处于快速增长中。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设委员会前任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表示,截至目前,仅在今年就已有4.85亿个包裹透过“小额豁免”的方式进入美国,而Temu和Shein的包裹数量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在强劲需求推动下,今年预计将有超过10个亿、均价50美元的包裹抵达美国。

Temu和Shein的快速发展让亚马逊和本土零售商产生危机感。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与美国调查企业data.ai联合调研报告,从2023年10月份的全球整体用户数量来看,亚马逊同比增长4%;而Temu和Shein这两款中国电商平台合计用户总量增至约1.1亿,一年内增长2.6倍,逼近亚马逊用户数的90%。

今年1月15日开始,为了加强竞争力,亚马逊大幅调低了服装类目的佣金,其中低于15美元的服装佣金由17%降至5%,15美元以上服装的佣金由17%降至10%。

而Temu在美国上线后,对美国零售市场,尤其是以“一元店”为代表的传统折扣零售商造成了重大冲击。

截至去年11月,Temu在美国折扣商店类别中占据了近17%的市场份额。本土的“1元店”Dollar General市场份额则从1月份的57%降至43%,Dollar Tree从32%降至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Earnest Analytics)

根据全球消费者交易数据提供商Consumer Edge最新数据,截至今年初,Shein占据了美国快时尚市场40%份额,早已超过了快时尚巨头Zara与H&M的市场占比。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唐表示,美国的税收漏洞“小额豁免”使得两家公司的低价成为可能。

美国“小额豁免”收紧,最大的原因在于,本土企业认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因为“免税优惠”,对美国零售商们构成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这与全球“小额豁免”收紧的原因高度相似。

泰国对1500泰铢开征增值税的提案源于年初泰国工商业者协会的大量投诉:低质量进口大象裤以低于泰国市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在泰国的网店上销售,本地售卖100泰铢,网售只有30泰铢,引发泰国本地中小企业不满。

据泰国电商协会主席功缇娜表示,一旦公平开征增值税,泰国企业可以与国际市场上的货物进行市场营销和竞争,并强调泰国企业应该重视电商平台上的店面展示,加大在线直播力度。

跨境平台的本土“盟军”浮现

小额价格商品关税调整背后,不仅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Shein等产生直接影响,更是一场涉及卖家、消费者、本地物流企业、广告主企业、金融企业、本地中小企业生存的利益博弈。

给本土零售业和制造业造成冲击,只是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给本土造成影响的一个方面。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给本地物流业、广告媒体业、消费者都带来积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拿Temu来说,已经连续两年在号称“美国春晚”的体育赛事“超级碗”上斥巨资投放广告。按照超级碗转播机构每30秒广告价格700万美元的费用,仅2023年,Temu花费预计高达1400万美元。2024年,Temu更是投了6个30秒广告。

据咨询公司Madison and Wall的负责人Brian Wieser估计,2023年美国有超过70亿美元的跨境广告收入来自中国。仅2023年第三季度,Temu和Shein分别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投入了大约6亿美元和2亿美元的广告。

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媒体都是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受益者。另一大受益群体则来自于物流公司。

美国联邦快递、联合包裹服务和敦豪等快递公司组成“全美对外贸易委员会”,成为反对取消“小额豁免”规则的主要力量。

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品一般运输方式有直邮、商家与第三方合作物流运输、海外仓三种方式。

大多跨境电商包裹以低价小件为主。在跨境电商领域超过800美元的客单价并不多见。一位大卖曾对钛媒体出海参考」表示,超过100美元售价对于美国本地人来说已经是大额支出,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件事。

因此,小包直邮模式因其高性价比和便利的清关流程,成为跨境卖家的首选。也是受惠于“小额豁免”规则最大的一方。

“小额豁免”规则取消不仅意味着商品价格优势减弱,而且不再适用非正式清关流程,清关流程更加繁琐,清关速度放缓。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SEKO物流等国际货运代理商。美国数家清关行被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吊销“小额豁免”清关资质,导致大量货物积压,甚至出现了刚落地的货机无法及时卸货等情况。

SEKO物流声明指出,SEKO强烈反对CBP这一决定。

众多国家收紧“小额豁免”,不仅对增加跨境电商平台运营成本,还使得消费者购物成本增加。尤其当跨境电商业态融入当地经济体系中,对本土的其他业态经济也会造成影响。

半托管、海外仓成风险缓冲带

对于跨国电商平台而言,“小额豁免”问题不仅是成本增加问题,还涉及到经营合规、品牌建设、海外布局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Shein、Temu、速卖通等都在发力半托管业务和调整招商政策。

今年1月份速卖通率先全面推出半托管。所有商家皆可申请加入,可以享受物流补贴、专属流量、佣金减免、准时发货补贴、免仓库费用等一系列福利。

3月份Temu 半托管业务正式上线,在目标国家拥有仓库物流合作商的卖家可以自行决定仓储物流方案。与全托管模式相比,Temu 半托管操作简单,商家无需运营和投流,只需负责海外发货、履约和售后。同样是0 佣金、0 广告费还有各种流量、资源补贴。

5月初Shein试水半托管模式,要求入驻商家产品必须在海外本地有库存,能够本土履约发货。换言之卖家必须合作海外仓,并囤货至美国海外仓进行库存管理。自建仓、SHEIN官方仓、亚马逊仓以及第三方海外仓。

6月,TikTok Shop宣布调整跨境美国自运营模式(POP),针对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主体的商家,开放亚马逊(Amazon)、Ebay、沃尔玛(Walmart)以及独立站等平台运营经验的卖家入驻。要求入驻卖家需具备美国本土的仓储和物流能力,确保商品能够快速、准确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此前,TikTok Shop入驻要求中,商家需提供单店铺在美国年GMV超过200万美金的证明。但此次未对亚马逊商家的GMV有任何要求。

从各个跨境电商平台推出的半托管和招商政策可以看出,对商家海外仓储、本地物流服务能力要求的变化最为突出。

相较于跨境直邮,通过集装箱货物预先放到海外仓存储,然后根据需求进行销售和仓配管理的方式,本身进境就需要交税,不仅受“小额豁免”规则变动影响最小,物流成本也低。

直邮依托空运运力成本较高,但海运时效滞后,圣诞节、黑五等购物旺季运力紧张,难以准时交付。半托管在提升履约时效、完善出海供应链物流配套环节等方面更为稳妥。这也是各个跨境电商平台将重心放在半托管业务的主要原因。

目前海外仓包括自建海外仓、跨境电商平台海外仓、第三方海外仓三种方式。

为了避免“小额豁免”政策调整的影响,一些规模较大的商家正在自建海外仓。一位正在自建海外仓的跨境卖家对钛媒体「出海参考」表示,自建海外仓一方面可以满足出口国的合规要求,一方面在“小额豁免”政策发生变化后,价格竞争优势削弱可以靠本地服务能力提高弥补,也避免后续大面积断货。

对于“小额豁免”政策收紧,Temu、Shein一直以来对外表示遵守法律法规,并且价格优势来自于供应链效率。

对此,河北仲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建松表示,“小额豁免”政策收紧对于跨境平台及跨境企业来讲,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提高了成本,延长了周转时间,增加了违约风险和诉讼风险。在法律层面应该做好更多准备工作:

1、针对已经发生的交易,建议及时跟商家和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及时作出相应的变更,降低违约风险,减少违约责任。

2、针对尚未发生的交易,建议尽快修改合作协议,针对价格、供货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作出相应的调整。

3、针对经营模式,建议根据所在国的法律和政策,及时调整经营模式,对本土化经营模式、建立海外仓、企业经营本地合规化、企业布局和品牌建设等一系列关键要素进行综合布局。

4、针对日后的经营,建议及时关注客户所在国的法律政策调整以及相关的贸易风险预警。了解当地政治的运作和复杂博弈,增强在地化运营能力和应对他国政治经济风险的韧性。

尽管面临全球多重监管,中国政府在支持跨境电商方面也采取了积极措施。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了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鼓励地方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带,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小额豁免”政策缩紧仅是全球化运营过程中复杂博弈的一个缩影,最根本的是中国跨境平台和企业增强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韧性。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杨秀娟,编辑|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