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战略进攻并没有作更多的阐述,而是在瓦窑堡会议上将战略进攻(适用于战略反攻)的原则确定为“适可而止”和“波浪式推进”。这两种称谓应该是对边地战略的边地(根据地)扩展程度和方式的描述,看不出联合法所强调的力量配合的特性。基于此,笔者通过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进攻、战略反攻诸战役,认为将毛泽东战略进攻的联合法称为“分围进合”更为贴切。

由于毛泽东对战略进攻并没有作全面的阐述,所以需要从其指导战役的电文,以及各进攻战役实施的战法来总结归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革命战争经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都是战略防御,解放战争初期也是战略防御,奉行的是积极防御的联合法。只有到1947年3月鲁西南战役,才开始转入战略进攻。在战略进攻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边地进攻阶段。从鲁西南战役始到渡江战役之前。大型的进攻战役有千里跃进大别山、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

这些战役都是在边地战略指导下实施的。千里跃进大别山仍是争夺大别山这一边地的进攻行动,“三大战役”等都是边地扩展到城市,水到渠成地夺取城市的过程,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收尾。第二阶段是衢地进攻阶段。从渡江战役始到全国解放。大型的战役有渡江战役、衡宝战役等。这些战役都是在衢地地缘战略指导下实施的,围绕夺取重要城市和歼灭敌有生力量而展开的。

通过学习这些战例,每个人都可以心领神会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在积极进攻方面的联合法思想,从而如岳飞一样达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效果。

但是如果要上升到一般理论层面,还是要做到孙武的“九地”和毛泽东“两线多区”一样,真正从联合法的角度来剖析这些战法。

可以看到,解放战争的积极进攻与《孙子兵法》所隐含的积极进攻具有极大相似性,而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的积极防御具有较大差别。因此,笔者主要参照孙武的“九地”联军法思想,对毛泽东的“分围进合”思想进行类似概括。据此,笔者将毛泽东“分围进合”的战场空间区分为“三区九地”,相应地总结出九种策略。

“三区九地”分别是:解放区、敌战区、游击区,散地、轻地、交地、衢地、重地、边地、争地、圮地、死地。(参见图1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种策略分别是:散地则支,轻地则蚕,交地则谋,衢地则断,重地则围,边地则扰,争地则阻,圮地则插,死地则战。

散地则支。依托解放区(即孙武所说的“自战其地为散地”),动员民众,组织民兵等力量,以经济、兵员等多种形式支援前线作战。

轻地则蚕。使用地方军、游击队、民兵等力量,利用主力军打胜仗的效果,对敌周边进行蚕食,扩大地盘;或在新占领地区建立地方军、民兵,逐步将敌周边地区纳入解放区。

交地则谋。使用主力军,采取隐真示假,迂回包围等方法,在野战(交地)中谋划和创造对敌的局部绝对优势,进而歼灭之。

衢地则断。使用主力军,采取迂回行动,对敌可以后逃的交通要道进行隔断,以防敌逃跑。

重地则围。使用主力军或地方军,采取阵地战形式,对需要攻击的重要城镇,实施包围行动,或歼之,或吸引援兵,或围三阙一而歼之。

边地则扰。运用游击区的游击队,对敌人进行各种袭扰,以疲惫、迷惑敌人。

争地则阻。使用主力军或地方军,利用有利地形,构筑阻击阵地,实施坚强的阵地战,将敌人分割开来。

圮地则插。使用主力军或地方军,利用各种复杂地形,隐蔽地进行穿插,快速攻击敌纵深核心目标,或达成分割敌部署的效果。

死地则战。在有死地时,要充分发挥勇敢顽强的精神。

可以看到,按孙武“九地”思想来归纳毛泽东的“分围进合”联合法,能够很好地将各种力量、各种行动和地理空间、地形结合在一起,形成野战条件下的对敌局部战场绝对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要是多种力量、多种行动所构成的大型战役,其战法都不过是几种策略的结合。如围点打援,是重地则围、争地则阻、交地则谋的结合。围三阙一,是重地则围、交地则谋的结合。如渡江战役的“钳形突击、快速分割和大纵深迂回”的战法,是死地则战,圮地则穿,重地则围,衢地则断,交地则谋的综合。其中,死地就是渡江作战,是最为凶险的地形,不战而亡。圮地则穿,就是大纵深迂回穿插。重地则围,就是包围上海等重镇。衢地则断,就是第2野越过皖浙赣山区,快速前出浙赣线,切断敌南逃退路。交地则谋,就是因应敌急于撤退的心态,向敌发起快速的追击,在野战中不断歼灭敌人。

将这九种对策进行综合,就可以对“分围进合”进行这样的概括:在对敌具有力量优势的情况下,以歼敌为首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形式,充分结合和利用战场地形空间,积极主动实施多路进攻,广泛采取穿插、迂回、分割、包围等行动,多种力量、多种行动相互紧密配合,共同夺取战役的胜利。通常的战法有:围点打援,阻援攻城,穿插迂回,围三阙一,分割围歼,围而不歼等等。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