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6月28日电(记者武江民、陈雨峥、崔师豪)驱车驶入辽宁省彰武县,随处可见林立的光伏桩基。桩基下,是漫漫沙地。在光伏板之间,高粱、大豆、谷子等作物整齐排布,长势喜人。

邻近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20世纪50年代前,彰武县24个乡镇有23个属于沙区,沙化面积达到524.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只有2.9%,当地人称其为辽宁的“风口”和“沙窝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辽宁省彰武县冯家镇哈大冷村,村民经过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如何科学治沙,是彰武人多年来一直在攻克的难题。在多年防沙、固沙、用沙的基础上,彰武县推出光伏治沙项目,破解沙化地区人、地、生态间的矛盾,构建“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体系。

连片的太阳能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帮助沙化耕地增产增收。记者了解到,利用光伏板的物理遮挡作用,形成沙尘屏障,减轻了沙尘危害,同时减少了沙地水分蒸发,促进了农作物生长。

在辽宁省彰武县后新秋镇烧锅村,村民白雪飞正在为太阳能光伏电板下方的作物除草。他把家里40多亩地流转给光伏发电企业,一年一亩租金780元,企业又把土地返包给村集体种粮。“我到自家地里干农活,一天工钱150元。谁能想到,当年谁见谁愁的沙地,现在成了香饽饽。”白雪飞说。

多年来,彰武县探索多样化的治沙模式。在大冷镇上三家子村,当地启动了柳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先建堤防,减少柳河水里的泥沙含量,再利用管道引入富余的水资源,建成稻田。

  阜新市彰武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的村民们在插秧。新华社记者王乙杰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阜新市彰武县大冷镇上三家子村的村民们在插秧。新华社记者王乙杰 摄

2021年初,旱田改水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随着田间水渠、矩形槽的铺设,旱田逐渐形成了一块块规整连片的水田。5月,上游闹德海水库的水源被引入,旱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泡田。

“过去风沙一来,人都得追着玉米苗跑。没想到我们这地方也能种水稻。”上三家子村村民王炳军说,如今,他从农民变成了水田设施的管理员,时常到稻田里走走转转,最喜欢的就是沙地里的稻花香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如今彰武县防沙治沙已历经70余载。原先黄沙漫天的彰武,已变身“天然氧吧”。登上彰武县大德镇德力格尔草原核心区的欧李山观景台,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山、水、林、田、湖、草交相辉映。

74岁的刘学振是彰武县兴隆堡镇于家村人。在他儿时记忆里,风沙一来,四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这些年变化太大了,环境好了,庄稼也越长越壮实。”刘学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