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8日讯6月28日,枣庄市市中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中区西王庄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吴开振介绍,谭家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坐落于市中区西王庄镇南部,总面积9.1平方公里,涵盖西花沟、付湾等1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共4998户、2.1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7万元。示范区内共有市级以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0个,村集体收入过50万元村9个,突破百万元村1个。围绕“产业引领、创新发展,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乡风文明、强村富民”的创建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打造“一带三园十个和美乡村”,聚力建设创新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设施更新,实现小众变大众。推进“千棚工程”,高标准打造占地600亩的沃农智慧产业园,拆除旧棚102座,新建高标准温室大棚74座;以数字科技赋能园区,打造1600平方米科创交易中心,实现设施大棚智能管控,产品展示、网络销售有效联动;以旺达农业育种基地为带动,建设占地60亩种质资源库,年育皱皮辣椒种1000公斤。同时创新“六统一”种植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规模化蔬菜种植。

通过土地托管,实现小田变大田。示范区内实现全域土地托管流转,引进全国最大的种业企业登海种业,流转土地打造万亩良种繁育基地。统筹实施地块整合改造,完成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及入股等形式,促进土地统耕统作、统种统收,粮食种植面积增加1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8万吨以上。

通过规模经营,实现小户变大户。依托富源农机吸引登海德泰等4家企业入驻,建设完成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基地,集良种繁育、大田种植、粮食烘干加工、有机肥生产等多个项目为一体,发展“良种种植—数字化监测—机械化管理—烘干存储—秸秆利用—肥料还田”全链条绿色循环经济。

通过连片开发,实现小景变大景。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造付湾邻里中心,完善周边配套和保障功能,整治提升河道10公里,栽植苗木9.6万余株,打造沿河景观节点13处;狠抓环境综合整治,打好村庄清洁“四季战役”,完善常态化管护机制,打造美丽宜居和美乡村;引入无界集市团队,培育乡村近郊游网红打卡地。

通过跨村联建,实现小村变大村。坚持党建引领,在全市率先成立跨村联建的共富公司,带动示范区内村集体增收。完成全域和美乡村建设,新建样板村级卫生室5个、美德信用示范村3个、长者食堂1处。持续推动“美德信用+”建设,深入开展“四德榜”“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闪电新闻记者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西王庄镇把谭家河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作为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五小变五大”工作部署的具体实践,坚持以良种、蔬菜、冷链运输等特色产业为引领,精心谋划24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17个项目。4月份获批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闪电新闻记者 刘聪聪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