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28日讯(记者 林坚)每到临近6月30日左右年中的节点,都是券商焦急等待文化建设结果的时刻,牵动行业关注。记者最新了解到,2023年度券商文化建设评级结果已经出炉,按照合并口径,参与本次评估共106家券商,比2022年新增1家。这也是自2021年启动该评级以来,第四次发布评级结果。

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评估结果将不对公众公布,采取一对一告知的方式。具体来看,为A类公司共计11家,较2022年减少1家,其中AA级5家,A级6家;B类公司共计34家,其中BB级10家,B级24家,数量与2022年保持一致。C类公司共计61家,其中CC级36家,C级25家。

在2022年,共有105家公司参加评估,A类AA级券商共5家,A类A级券商7家,B类BB级券商10家,B类B级券商24家。国泰君安、南京证券、兴业证券、银河证券、中信证券等5家获AA级券商,国投证券、东北证券、国信证券、国元证券、申万宏源、中泰证券、中信建投等7家获A级券商。

不少参与公司文化建设评价工作的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一年比一年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也力求能在材料送审环节更全面展示公司的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综合记者了解到的情况,部分券商已经连续三年获得AA级评价了,中小券商提升较快。

记者留意到,从结果来看,包括声誉风险事件、被采取合规监管措施罚单情况等均对于今年文化建设评估结果有比较直观明显的影响,不排除券商因为罚单较多,扣分多,出现了降级的情况,再复盘近年来的文化建设评级,除了前述两项,稳健的薪酬制度与社交行为管理,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与廉洁从业管理都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今年还新增了违规炒股的处罚情况。

与此同时,文化建设评价结果也有了新的鼓励与引导方向,比如券商参与课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情况,以及加强对正面典型的宣传,推动公司文化品牌建设等等。

“我们做了很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按照证监会、协会部署鼓励的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探索适合公司自己调性的文化建设道路,有的券商已经初步建立了,尤其是头部券商,但有的券商还在摸索,主要集中在中小券商。每到评价工作,结合最新的评价体系做一次梳理,更知道公司目前的进展,其实就是一次总结与再出发吧。看到结果出来的时候,就会觉得过去一年的付出有收获,很值得。”一位参与公司文化建设评价工作的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综合近期记者的专访以及跟踪观察,目前金融系统都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券商据此已有明确方向:坚持党建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积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要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证券行业文化理念和行业“荣辱观”,厚植金融报国、服务人民的情怀,着力为国际一流投行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中证协强调,文化建设重点考察券商在贯彻行业文化理念、丰富行业文化实践、建设行业文化示范,推动自律规则形成等方面的参与情况和取得成果,根据对公司在行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予以加分。需要反复明确的是,上述评估分类结果不是对券商资信状况及等级的评价,因此券商不得将分类结果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文化建设评级将影响券商关键性分类评级

根据券商实践评估计分的高低,中证协将实践评估结果分为A(AA、A)、B(BB、B)、C(CC、C)、D等4大类7个级别。其中,D类公司不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券商文化建设工作存在重大问题或缺陷。总排名前10%的公司为A类,最多12家;其中,A类AA级最多5家,其余为A类A级。总排名前40%未进入A类的公司,最多33家;其中,B类BB级最多10家,其余为B类B级。未达到B类要求,且评估计分在6分以上的公司为C类;其中C类CC级最多35家,其余为C类C级。D类包括评估计分低于6分,及根据《评估办法》存在直接被评为D类情形的公司。

文化建设对于券商而言,不仅是其追求卓越发展、深化文化内涵的必然责任,更是券商义不容辞的担当。同时,鉴于文化建设实践评估结果与券商一年一度的关键性分类评价紧密相连,公司对此亦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一方面评估将影响券商分类评价结果,例如AA类加1分,A类加0.8分,BB类加0.5分,B级加0.3分,C、D类不加(加分情况由证监会最终确定),从而影响公司新业务申请和投保基金上交额,以及场外期权业务资格、股权质押业务规模等多个实际盈利的部分;另一方面文化建设有助于公司强化合规意识,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改善证券行业形象。

在2021年,共有103家公司参加评估,A类AA级券商共5家,A类A级券商6家,B类BB级券商10家,B类B级券商13家。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获AA级券商,南京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国元证券、长江证券、兴业证券获A级券商。

有文化建设小组以及参与此次评估的券商人士和记者多次表达,文化建设评估工作不只是一次得分多少,定级多少的事,更多的是从中找到了公司文化建设的精髓以及不足之处,文化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文化建设评价工作经历指标评价体系的不断打磨

证券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久久为功是各大券商的信念所在,期间,文化建设评价工作也经历了指标评价体系的不断打磨:

2021年新增了评级结果的级别,划分AA级以及BB级两种,分级更为细化。
2023年5月,中证协在广泛征求行业与监管部门意见基础上,对指标进行了修订,旨在强化党建引领,加强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与廉洁从业管理,突出效果导向、客观导向。指标修订主要涉及部分加减分指标的完善,包括但不限于:将承办证券监管部门活动及承接地方政府或相关省部级单位的课题纳入加分项,综合考虑行业机构的参与机会与程度,降低推动自律规则及规范形成指标加分分值,提高宣传推广文化建设成果指标加分分值;扣分指标方面,增加了一条“公司对提交材料把关不严,严重影响复核工作有效开展的,协会视情节进行扣分”。
2024年4月,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再度调整:一是强化对职业道德建设存在问题的重视,尤其是廉洁文化,包括公司从业人员因行贿被纪检监察部门留置、调查或被采取刑事处罚的情况纳入考察;二是新增因存在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情形,被监管部门认定合规管理存在问题或应加强合规监管措施并出具处罚文件的,应当自评扣分;三是新增评估监督、引导员工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员工发表不当言论损害公司及行业形象的情况说明;四是突出监管部门、协会提示公司对声誉风险事件进行自查的情况;五是明确评估监管对公司薪酬管理规定处罚的情况;六是评估公司加强对正面典型的宣传,以及公司推动文化品牌建设的方案、计划;七是公司落实“五篇大文章”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情况。

可以看到,今年文化建设工作与往年更有不同,尤其是加分项、扣分项更加精准,评价体系更适配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尤其是新增了违规炒股等情形。谈及未来如何持续推动行业文化建设走深走实,据财联社记者了解,下一阶段,中证协将继续充分发挥自律组织作用,着力从公司文化实践走向员工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塑造,注重文化建设的特色化与差异化,推动文化建设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