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IC

这段时间,在浙江一家旅行社工作的李可每天都会接到十多个电话。客户频繁咨询前往德国的行程安排,还不忘特意提醒她:“如果有参与欧洲杯现场看球的机会,务必第一时间通知”。

6月15日,欧洲杯在德国拉开帷幕。这场点燃世界球迷热情的足球盛宴,也让不少商家看中其中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自进入6月以来,欧洲游实在太火了。”李可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自己和同事每天都会接待数十拨儿来自全国各地客户的咨询,甚至不少球迷直接上门预约。

据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欧洲杯期间以德国为目的地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德国酒店预订量增长了1.5倍,价格也同比上涨了25%。

这只是欧洲杯期间多个产业经济爆发的一个剪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旅游爆发之外,和足球赛事“天生契合”的酒吧、外卖等夜经济从业者,以及身在义乌的小商品厂商们都试图抓住这波机会,开启一场足球盛宴下的“掘金”竞赛。

“欧洲杯无疑是当下最强劲的‘流量密码’。”一位酒吧老板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受此影响,国内多个产业必然会迎来一波爆发的高潮,“尽管只有短短30天时间,但足以培养顾客的消费习惯。即使欧洲杯结束,或许还是能为行业带来持续提升。”

旅行社抢生意,“欧洲杯定制团五六万元”

“特意飞赴现场看球赛或感受赛事氛围的球迷,实在太多了。”刚落地抵达德国慕尼黑机场的周也印象深刻,在前往德国的飞机上坐满了年轻人,“大家一路上都兴奋地聊着欧洲杯上各支心仪的球队表现,更是热情满满地畅想着即将开始的观赛之旅。”

欧洲杯推动着主办方德国的旅游热度一路上扬。据去哪儿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以德国为目的地的国际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了1.5倍,价格也同比上涨了25%。。而据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欧洲杯期间前往德国的跟团游预订热度同比上涨了347%,奥运会期间前往法国的跟团游预订热度同比上涨了225%。

“早在3月份就接到不少咨询电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50%。”李可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从6月15日欧洲杯开赛到8月11日巴黎奥运会闭幕,欧洲将在近两个月时间沉浸在体育赛事火热的氛围之中,也引得国内无数体育迷为之向往。尤其恰逢国内暑假,欧洲游自然被各家旅行社寄予厚望,“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准备在这段时间里大干一场。”

自5月初公司推出“欧洲杯观赛游”路线开始,李可和同事几乎每天都忙到晚上10点,所有人加班加点给合作的酒店、地陪打电话,除了整合彼此资源,还反复讨论如何将观赛加入路线当中,“毕竟客户最迫切的需求就是亲身感受赛事氛围。”

“现在就是在和同行赛跑。”同样经营着一家旅行社的韩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谁都清楚欧洲杯背后的巨大机会,也都希望能成为率先获利的人。

为了抢到更多资源,韩杰特意联系当地票务购买比赛门票,并推出多条欧洲杯观赛游路线,让游客在体验德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观看精彩赛事,“目前从接单效果来看,尽管价格相对高于传统欧洲游,但仍接到数十单生意。”

不过,让从业者们头疼的是,随着大量球迷和游客涌入,慕尼黑、多特蒙德等热门比赛所在城市的酒店、用车、餐食等价格也水涨船高。“当下德国用车、导游等地接成本涨幅达30%,酒店价格更是普遍翻倍。这也导致部分国内欧洲杯定制团的价格一度达到五六万元。”一位导游如是说。

周也表示,除了赛事球票需要数百乃至数千欧元外,自己在平台搜索也发现机票和酒店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以慕尼黑一家酒店为例,其在非赛事举办的日常价格通常为800元上下,而在欧洲杯期间,价格已达到1200元上下,上浮超40%。”

多位球迷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坦言,费用超出预期也打算“出血”。“上次现场观赛还是2018年在法国,已经多年没有感受到欧洲杯赛事的魅力了。”一位在德国莱比锡的球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尤其这届比赛也将是C罗、莫德里奇等一众老将在欧洲杯的‘最后一舞’,作为球迷自然不能错过。”

出货30万件球衣,义乌商人开辟“第二赛场”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内,商场门店两侧的橱窗上挂满了球衣、助威旗帜等满是足球元素的商品。一位位坐在电脑前的经销商们,正不断通过网络隔空和欧洲进货商敲定订单。

球迷观赛热情高涨,也带动了足球周边产品的热销。圈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几乎每届欧洲杯赛场外,“义乌制造”都未缺席。甚至超过一半的周边产品都来自义乌。

今年,从事运动商品买卖的义乌商人同样早早进入了“战斗状态”。

“每届欧洲杯前夕,都是义乌体育商们最为忙碌的时刻。不但几乎所有工厂加班赶制订单,甚至提前半年乃至一年就会做好准备。”经营着原创球衣的义乌丹娜丝进出口有限公司创始人温从见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由于工厂所设计的球服上会根据各国特点加入特色元素,温从见所销售的球服向来颇受进货商和球迷欢迎。早在欧洲杯打响前,就已经先后往欧洲发出30多万件球衣,如今仍不断接到追加订单的消息,“之前有个法国客户在采购球衣时表示,受欧洲杯和奥运会影响,当地球迷购买热情高涨,这也让他在采购时特意比平时多下了1万多件球衣。”

多位义乌商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6月份以来,与欧洲杯相关的产品需求显著提升,相关商品的订单更是呈现井喷态势。除了足球、球衣等传统助威商品外,助威棒、喇叭以及冰箱贴、徽章等小物品都受到国内外球迷的追捧。

刚刚忙完手中订单的义乌商人老何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前段时间工厂一直在赶制欧洲杯相关产品。为了更贴合足球赛事,他尝试设计出多款具有欧罗巴元素的徽章挂牌、钥匙扣、车挂等小物件。

老何说,自年初接到第一笔订单,最近几个月自己几乎吃住都在工厂,每天陪着工人守在生产线前。直到将订单全部发出去,才终于可以彻底松口气。

一位在德国和朋友经营酒吧的球迷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和同行已经从义乌预订了参赛球队的国旗和小摆件,等开赛后挂在店内营造氛围。而私下里作为意大利队多年球迷的他,特意入手了球队助威服和围巾等物品,“如果意大利队能走得更远的话,肯定还会买更多的物品。”

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前四个月,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达2010.6亿元,同比增长22.0%;其中,出口1763.8亿元,同比增长19.9%;进口246.8亿元,同比增长39.5%;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31.0亿元,同比增长45.6%。

义乌一家货运代理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杯相关产品的运输主要集中在三月底到四月份,其中欧洲国家的订单占80%左右。

“整个义乌的体育制造商从年初就开始忙,欧洲杯给市场带来的订单和收益显而易见。通常一年就能顶正常两年时间的收益,看到回报和收益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一位当地商人说。

烤串、啤酒成流量密码,足球点燃夜宵经济

深夜12点左右,在重庆经营着一家烤串店的魏然,正忙碌地接待着不断涌进门店的客人。店里摆放的六张木桌旁坐满了看球的年轻人,不断催促着店员端上啤酒和烤串。吧台后的外卖接单机也不时传来客人下单的提示音。

随着欧洲杯时间开启,国内球迷迎来为期一个月的“足球狂欢”,也让众多夜宵从业者们不甘错过这一机会。

入行烤串生意多年,魏然已经历过世界杯、奥运会等多项赛事的“流量考核”。对于此次欧洲杯,他更是提前多日就开始做起了准备。除了大量采购肉串、啤酒等物资外,还特意搬来投屏仪安放在店里,同时在墙上贴满参赛国国旗、赛程表,以增加现场看球氛围。

“最近客流量和营收相比之前有着明显提升,每天都有近万元的收益。”魏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店里每天晚上从8点开始就会陆续涌入球迷,围坐在桌前点上啤酒和小吃,讨论着晚上的赛事进程。

经营着一家德国啤酒吧的刘路也忙得不可开交。由于本届欧洲杯在德国举办,一些具有“德式风格”“啤酒元素”的酒吧尤为走俏,“欧洲杯开赛以来,每天满座率都能达到80%。如果遇到重头赛事,不但有客人早早打来电话预约,比赛时店里更是几乎坐满了球迷。”

“平时都是一个人在家看比赛,但欧洲杯肯定得邀上朋友一起感受氛围。”一位正在刘路店里喝酒看球的客人表示,“虽然没法前往德国感受现场,但酒吧的气氛同样足够让所有球迷都兴奋起来。”

线下夜宵生意走红,线上外卖平台同样迎来一波爆发。

据美团6月18日发布的数据,最近一周内平台上“欧洲杯酒吧”搜索量环比增长360%。另外饿了么也发布数据称,开赛以来平台每天0点到4点间外卖订单环比增长30%。尤其是第一场揭幕战,直接拉动比赛当天凌晨2点到3点外卖订单环比增长32%。

贝壳财经记者搜索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发现,多家主营烤串、生腌、啤酒小吃的外卖店都上线了“欧洲杯”套餐。而在大众点评上,同样也有不少店家推出类似套餐活动。

“自开赛起每天晚上都会卖出近千元的卤肉和凉菜,有时候甚至不敢多接单,现在最后悔的就是菜量准备少了。”四川一位卤菜店老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这段时间每天不到10点,自己店铺的菜品就全部售罄,“比赛期间的日销售额比平时高30%左右,预计半决赛和决赛等重要比赛日的销量会更高。”

事实上,除了夜宵市场从中获利,不少24小时便利店也盯上这块蛋糕。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如今多家便利店上架了啤酒、威士忌以及冰块杯等酒水商品,“最近凌晨一两点来购物的顾客明显增多,店里啤酒、袋装鸭脖、花生米等商品销量远超去年同期。”一位便利店工作人员说。

“通常熬夜的球迷以年轻人为主。这一群体看球时不单单只是观赛,更需要满足吃喝的需求。受此影响,夜宵经济必然会爆发。”魏然坦言,“在获得流量和业绩的提升后,不仅从业者们有了信心,消费市场在未来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