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这三年里俄方在各领域的发展,都受到了美西方的围追堵截。近日,俄方就算了笔账,想看看这几年来,俄方得失分别有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油轮)

作为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国,俄罗斯经济的脉络,紧密地与其能源出口业绩相连。在此背景下,俄价格指数中心,就对自俄乌冲突以来,俄方在能源出口中的盈利和亏损情况进行了一番总结。

该中心表示,尽管美西方的制裁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压力,但并未能彻底动摇俄罗斯的经济根基。相反,制裁反而促使俄罗斯在供应链上作出调整与重组,以应对外部压力。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俄罗斯在能源领域,还是出现了一些“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该中心当下所说的“亏损”,和我们所理解的不太一样,并非直接的财务损失,而是相对于没有发生冲突、按照原本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俄罗斯的盈利,会比现在高出11%的潜在收益损失。

该中心专家表示,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原材料的出口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差异通常控制在3%以内,这保证了俄罗斯能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随着冲突的爆发,俄罗斯不得不提供更大的折扣以吸引客户,特别是在其“向东看”策略下,出口价格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一度扩大到了20%,并在2023年初达到最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源管道)

就拿石油出口为例,尽管在西方制裁背景下,俄罗斯仍然实现了出口的增长,但因为转向东方市场,导致俄方运输路线变长,使得俄罗斯不得不提供更多的折扣,以保持其能源产品的吸引力。

这种策略下,虽然在短期内帮助俄罗斯维持了出口量,但从长远来看,对盈利的影响是明显的。据统计,仅向中国提供的石油折扣,在战争前一年半的时间内就高达90亿美元。如果加上天然气等其他资源,俄罗斯在冲突后的总收入“亏损”,估计高达300亿美元。

但同时对于俄方而言,用90亿美元的“亏损”,从中国手中换来的,要更加值钱一些。

首先,通过加强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俄罗斯锁定了一个庞大且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虽然向中国提供能源产品的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俄方的部分直接收益,但长期稳定的能源出口合同,为俄方带来的是持续的经济收入,对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中俄两国关系的深化,已经远远超越了能源领域的合作范畴,扩展到了工业、制造业和技术等多个层面。这种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对俄罗斯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中国在全球技术和制造业的领导地位,意味着它可以为俄罗斯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资本投入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些都是俄罗斯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另一方面,中俄两国的合作,增强了俄罗斯绕过西方制裁的能力,为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提供了除西方之外的选择,这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对俄罗斯来说尤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其次,面对美西方联合体系的严厉制裁,俄方转危为安的一个契机,就是将长期以来搁置的远东地区开发出来。这一区域的丰富自然资源和战略位置,就成为了俄方当下经济转型与发展的重点。而这时,和中国合作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庞大而迫切,这一点与资源丰富但技术与资本相对欠缺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形成了天然的互补。而正是这种经济上的互补性,为两国的合作铺垫了坚实的基础。加之,俄罗斯与中国地理上的接近,使得跨境贸易和资源的物流输送变得更加简便高效,这无疑为双方的合作,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此外,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等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可以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还能助力该地区在新能源、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俄罗斯能有效地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还能加速其远东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进而提升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总统普京)

最后,从更加战略的角度分析,中俄关系的深化,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互利共赢,更在于它对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政治立场的互相支撑。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俄罗斯能够借助与中国的合作,增强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为应对西方压力提供了更多的筹码。

因此,俄方用这90亿美元的“亏损”,换来在政治与战略层面上的安全和主动权,是极其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