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0月,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被隔离审查,撤职关押长达数年。而审理两案时,黄火青是“特别检察厅”厅长,他对丁盛的材料提出过质疑,认为证据不足。黄火青的意见是有影响力的,丁盛82年虽被认定为“从犯”,但免予起诉,只是开除了党籍并退出现役。应该说“策动武装叛乱”罪行与最终的处理结果,是有很大反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黄火青一直没有忘记。丁盛的案子落地后,除当事人外没有高级干部反对,此后十几年,真正主张给丁盛恢复党籍的领导,只有黄火青一人。丁盛是中央红军出身,他昔日的首长,有不少地位显赫。但1971年9月三叉戟飞机坠落后,四野干部们处境微妙起来,导致后期愿意为丁盛说几句话的人,基本上没有。

聂荣臻元帅不是四野首长,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在华北,代表着老中央红军的另一脉络。抗战时聂帅带过丁盛,对其能力评价很高。不过丁盛牵扯的事情特殊,聂帅对他的帮助也是“点到为止”,他帮丁盛提高了相应待遇,并指示总政治部妥善安置居住地。在聂荣臻等领导的关照下,九十年代丁盛夫妇顺利搬到了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火青也是丁盛的老上司。他当热河军区政委时,丁盛是他麾下的军分区司令员,彼此很了解。黄火青对丁盛的优缺点,有自己的判断,结合已经掌握的材料,黄火青并不相信丁盛有原则性错误,只是言行太不谨慎,他很替这名下属感到惋惜。1998年,退休多年的黄火青决定“出手”了,特意把丁盛约到北京面谈。

此前丁盛已经申诉十余年,除待遇、居住地等现实需求外,一直无法解决党籍和名誉问题。黄火青是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他叫丁盛再来一次北京,并不是因为两人有旧情,就刻意地帮丁盛说好话、找关系。相反,丁盛一到黄火青家里,老首长就非常严肃地问了丁盛两个问题,都不好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问题,黄火青问:你在上海帮廖汉生安排住院,怎么人家过来了,你反而不叫着廖汉生一起谈,而要单独会见?

第二个问题是:你说之前自己不熟悉那三个人,在上海也不愿意见,那聊什么事情、什么话题,还能关着门聊上3个小时?

此时的黄老,虽然已是97岁高龄,但连续问出这样两个问题,可见思维逻辑仍然非常缜密,能够抓住要害和漏洞。黄火青之前是管法政口的,专业过硬世事洞明,如今他这样质问丁盛,并非心里真的有什么疑惑:一方面是想看看丁盛蛰伏多年后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敲打、训诫老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一年丁盛也已经85岁了,一只眼睛基本失明,身体状况不好;既然召丁盛进京,黄火青就是希望设法促成对方的事情,不要留下遗憾。在老首长面前,丁盛听到这样的话题,仍然非常懊悔,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参与所谓的阴谋,只是当天在延安饭店考虑不周,讲话时放松了警惕,才会被那些人钻空子。丁盛一直强调,自己是完全忠于党和人民的,但被人串供陷害了。

黄火青当年为何不支持给丁盛定罪?主要不是出于战友情,而是干法律工作的原则及经验。对丁盛最不利的证据,就是马天水等3人的证词,话是人讲出来的,但缺少必要的实证。这是黄火青质疑最多的地方,他工作的基本精神之一,包括“疑罪从无”。至于对老部下的了解、丁盛口若悬河、讲话没遮拦的性格,那最多只是辅助判断,黄火青是很理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8年在黄火青的建议下,丁盛给中央写了国防工作建议,重点是针对印度方向,附件中加入了自己恢复党籍的诉求。在这份材料的最后,黄火青署了名字,旁边还加入了自己的意见,表示丁盛有功有过,建议军委恢复丁盛的党籍。但事情的最终结果是,丁盛的医疗待遇再次提高,党籍却依然恢复不了。1999年下半年,丁盛与黄火青相继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