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时,往往第一时间,会被电车的“经济性”和“智能化”所吸引.

毕竟,相较传统汽车而言,这是从没有有过的体验…

但抛开这些不谈,其实这种汽车背后,也有不少短板,让人特别头疼——要是事先没有准备,往往会带来很多困扰。

具体来说是哪些呢?

我身边有位朋友作出反思:他表示最重要的其实是这3点,若能重新买电车,一定会避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车最重要的属性,应该是机械素质,但放在电车上,软件水平往往更重要。

这并非夸大其词,但凡体验过其中的糟心事,就对此感同身受了。

说白了就是,相对燃油车的而言,电车取消了实体按钮,如果这软件做得不行,用起来真的够呛。

要么就是寻找某些功能特别困难,完全不知道在哪;要么就是车机不稳定,频繁卡顿和死机…这种体验,绝对能让人抓狂!

相反,如果软件很给力,直接靠语音控制就好了,屏幕按钮这玩意,一天都用不了几次!

不仅如此,在车辆控制方面,软件的可靠性也极为重要。

毕竟,新能源车里的代码多得吓人,一旦软件出了岔子,可能你连车门都打不开;或者更糟,直接被锁在车里出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类似的案例,大家可以上网搜搜,真不在少数。

而且,买车不就指望多用几年吗?

如果车企在软件上的投入跟不上,时间一长,车机可能变得越来越卡,更新支持也跟不上,用车体验肯定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关于智能化这一点,在买电车时务必去留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几年里,增程汽车特别火,大家都认为这种车型实用——但实际体验下来,并不是很满意。

按照我朋友的自述就是,这玩意看似消除了长途焦虑,但反之加剧了短途的焦虑感。

特别是没有家充的情况下,简直是焦虑不行!

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旦接受了充电这件事,就再也回不去加油了。

如果是长途旅行还好,可以说服自己,一年就这么几次,直接烧油就好了。

但中短途旅行就很尴尬了,你说充电吧,感觉浪费时间;你说不充吧,又觉得浪费钱——真的很矛盾。

糟糕的问题还在于,这种车型充电速度特别慢,别人半个小时,甚至十多分钟搞定的事情,它至少要充一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家里有充电设施还好说,没的话,隔三差五就得出门找充电桩。要是遇上刮风下雨的天气,那体验简直糟糕透了。

而且,别听车企的吹嘘,说车型有300公里的续航,实际上啥也不是。

因为“三电系统”根本不行,能耗居高不下,根本比不了纯电车型——所以,往往跑个150公里,就必须去充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就是,那些还在用麦弗逊悬挂、铁制材料做底盘的车,就别碰了——真的很糟糕!

虽然保时捷也用麦弗逊,大众的铁制底盘也不错,比很多车企的铝制底盘还要强,但这并不是该妥协的理由。

因为这帮新能源汽车是什么背景,大家心知肚皮。指望它们化腐朽为神奇,不如指望牛在天上飞。

说难听点就是,造面车的、造摩托车的汽车厂,底盘调教拿什么和大众、保时捷媲美?

老老实实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甚至整点空气悬挂、CDC电磁减震才是王道——其他的花活,你们玩不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别忘了电车和油车还不同。

因为电车的自重很高,平均要比油车重300kg-500kg的样子,重心还很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悬挂真的玩不动,也会很难受。

体验下来就是,但凡还在整麦弗逊悬架的这种车型,驾驶的感受非常糟,不仅感觉很颠簸、车身不稳,侧倾还很严重。

整个驾驶过程中,不急着刹车还好,但凡急刹一脚,还会觉得”点头“严重,让人浑身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就是,选择新能源汽车,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在被新技术的光环和诱惑所吸引之前,真得把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想清楚。

毕竟,买车是件大事,我们都希望一步到位,省心省力又省钱。

从智能化的挑战、充电设施的必要性,到底盘技术的考量,每一点都不能马虎。

电车虽好,也得挑对了才行。

别被那些花哨的广告和过度的营销给迷了眼,好好做功课,深入了解每款车的性能和可靠性,这才是硬道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