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一天,刚刚复出参加工作的黄克诚正好在自己的办公室处理完工作,正打算去休息,被警卫员告知,一位多年不见的老友来拜访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

这位老朋友名叫钟伟,此时来访是对黄克诚有所请求。

钟伟和黄克诚是很多年的搭档,一起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感情再好不过,但自从解放胜利后,二人因为岗位不同,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面了。

所以听闻钟伟来访时,黄克诚没有耽误,立即请他进来坐下,询问情况。

二人叙旧闲聊几句后,钟伟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向老朋友说自己现在没有房子住,希望黄克诚能帮帮忙,让他有个容身之所。

钟伟为国付出良多,又是骁勇的战将,国家怎么可能疏忽,让一个立下大功,为国出力的功臣落到亲自向朋友求助的处境呢?

有所诉求的钟伟

钟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战将,战功赫赫,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巴顿将军”,他作战勇敢,敢打敢拼,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伟

但钟伟此人性格耿直,有什么说什么,从不忌讳,因此也吃过不少亏,1959年,他就因为性格耿直,栽了一个大跟头,被转业安置,吃了许多苦头。

好在钟伟心性坚韧不屈,一步一步硬扛了过来,终得见守得云开见月明,1979年钟伟经过军委批准,恢复了名誉。

按理说,一辈子经历如此大的坎坷,恢复名誉后,党肯定不会落下他的安置问题,怎么会让他落魄到亲自找黄克诚要房子的地步呢?

原来,钟伟其实并非没有住处,只是党给他安排的房子不是他之前的住所,他想向党要回自己曾住过两年之久的家。

钟伟想要回从前的住所,不是嫌弃现在的房子没有他原本的房子大,也不是贪图其他,只因为他的情感、记忆,都与那所房子连结在了一起,不舍得割开,所以才会豁出了脸面,向黄克诚提出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两年的久住,已经让钟伟对那房子有了深厚感情,想在那养老。

年纪渐大,对自己曾住的房子有所感情,想要住回原本的房子无可厚非,老人都说落叶归根,这是一个人正常的情感需求。

可听完钟伟的诉求,黄克诚却面露不悦,与黄克诚多年相处的默契告诉钟伟,黄克诚之所以露出这样的表情,是觉得他的要求提得不合适了。

可他这个诉求,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情感,并非其他,当年他还在房子的小院儿里种了桃树,他曾经回去看过那个住所,曾经栽下的桃树幼苗,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

时过境迁,同树不同景更勾人的回忆,正是这次回去怀念曾经的住所,让他下定决心开口要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找黄克诚之前,钟伟以为昔日的老战友会体恤自己的感情,却没想到黄克诚十分生气,不顾往日情面,怒斥他:

“这是国家的房子!”

黄克诚在钟伟表达完自己的诉求后,怒斥钟伟把国家的房子当作了私人的财产,失去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性,想法自私。

钟伟被黄克诚的话震住,半晌不语。

黄克诚问他:

“你参加红军的时候,是想着要得到什么回报才参军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话让钟伟开始反省起来,他参军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是为了人民的解放,什么时候开始,他渐渐丢失掉了自己的初心?

“如果你真的要回了那栋房子,那就是丢了我们党员的脸,这样我们还如何以身作则,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我明白了,你不用再多说。”钟伟恍然大悟,昔日的老朋友并非不顾念旧情,而是在提醒他!这些话,也只有朋友才会提醒他。

他收回自己的要求:“这房子是国家的,分配应该听党的安排,是我错了,多谢你点醒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员原本也是普通人,有普通诉求,可是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是人民给他们的,他们拥有权力,就应履行职责,不负人民期待,恪守自己原则,抑制不当需求,以身作则。

钟伟想通了此中关窍,所以此事之后,他始终恪守自己作为党员的原则,没有再出现过同样的错误。

1984年4月,钟伟因病去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份遗嘱。

钟伟的遗嘱只有简简单单几行字,但却感人至深,要求国家不必再为他补发薪金,希望亲人能在他逝世后,将电视机、冰箱都作为党费交给党,另外叮嘱同志多照顾他的警卫员和保姆。

他说:“把我的骨灰撒在平江天岳书院,那是我们起义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信仰执着了一辈子的革命先辈,临终前依然在为他人着想,无愧自己党员身份,不负人民期望。

“抠门”的黄克诚

黄克诚不仅对好友要求严格,对自身要求更是严格至极,作为一名党员,他一生信仰坚定,宽以待人,又敢说敢做,在党内的名声十分好。

他意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革命工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如此,才能对革命事业和人民负责。

他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不因为任何阻碍有所改变,他和他的老朋友钟伟一样,因为性格耿直受过许多委屈。

1959年,黄克诚就因为自己的耿直与坚持,失去了工作,他一直坚信自己是对的,哪怕别人一直劝他,也不会改变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他足足沉寂了19年,才重新获得重用。

1978年底,党和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几近失明的黄克诚终于重新复出,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纪委常务书记。

重新复出后,他对自己的要求越发严格,对家人也开始严格要求,他深刻明白高级干部的家风也会影响着党风政风。

所以特意制定了两条家规:一不准用公家车办私家事;二不许向公家寻求照顾与庇佑。

他们一家人将此家规刻进骨血之中,一生都在践行。

1980年,黄克诚的儿子黄睛结婚,有人请求黄克诚看在儿子大喜日子的份儿上破一次例,允许黄晴用小轿车去接新娘,没人会对此有所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黄克诚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既是自己儿子的人生大事,更不能破例,更应该以身作则。

黄睛最终亲自骑自行车将新娘接回家中,他并未因此对父亲有所不满,他懂父亲所想。

黄克诚对儿子如此,对孙子也如此。

一天,黄克诚孙子黄健因为发烧起床晚了,急忙准备飞奔回学校,那正是个大雪天,路难行走,孩子还小,又在病中,黄克诚的司机心中实在不忍,便准备开公车送孩子去上学。

黄克诚知道此事后,连忙拦住了司机:

“绝不能用公家的车办私事,此先例一开,其他人纷纷效仿,党纪何在?如何对得起人民群众的信任?”

小小的黄健也十分懂事,并不埋怨爷爷的决定,自己带病冒着雪,和平常一样徒步上学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黄克诚不仅对自己的后辈要求严格,对处处照顾自己的亲哥哥也并没有动用权力开过后门。

哥哥对黄克诚十分爱护,他小时在三师念书,他的哥哥亲自挑着行李去送他,成年后,湘南起义失败后,哥嫂冒着生命危险给藏起来的黄克诚送饭。

在黄克诚的一生中,他们对黄克诚帮助良多,所以对黄克诚来说,他们不仅是亲人更是救命恩人,但这并没有让黄克诚打破自己的原则。

解放后,哥哥的儿子黄开衡找到黄克诚,希望他能够动用权力为自己谋一份轻松闲逸的差事。

黄克诚并没有如其所愿,而是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建议他去当煤矿工人。

黄开衡觉得挖煤太辛苦,自己吃不了这个苦,不愿意去,就改口说想去读书,黄克诚就鼓励他去考湖南革命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黄开衡考试落榜后,当时兼任湖南革命大学校长的黄克诚却没有开后门让侄子上了湖南革命大学。

黄开衡与其他人一样,懂得黄克诚的难处,并没有怨黄克诚,而是发奋读书,自己也十分争气,最终考入中南政法学院。

黄克诚经常教育子女不准利用他的关系走后门,要靠自己奋斗成才,公权私用,是绝对不能做的事情。

在黄克诚的教育下,他的后辈们一个个三观正直,又十分有出息,他的4个儿女都在科研院所或报社等国家单位勤恳工作,为祖国发光发热。

提意见的洪学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克诚重新担任了党和军队的领导职务,有同事见他住的房子太旧了,就劝他重新换一个住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右)

他拒绝了此提议,他没有贪图舒适,而是想着人民群众。希望能够更多地节省钱,用在刀刃上,而不是翻修住处这种无用之事上。

由于黄克诚所住的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了,没有翻新,腐烂的顶板竟然在某天清晨突然砸下,正好落在他的床边,万幸的是他没有受伤。

见实在无法修补后,黄克诚才同意翻修屋顶。

当他向修补工匠了解到,翻修屋顶需要花费上万元钱时,黄克诚立刻拒绝了翻修屋顶,要求工匠将掉空的地方糊住即可。

他说:“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1949 年1月,黄克诚担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来到天津,曾当众宣布了他的“章法”:

“我黄克诚进天津时穿着这身衣服,有一日出天津还是穿着这身衣服,保证原封不动。”

他说到做到,黄克诚不仅在天津穿着简朴,进了北京也照样衣着朴素,从不追求个人享受他平时穿的衣服是穿到实在不能再穿了才舍得换。

他生病住院时,医护人员看见他打满补丁的衣服惊讶不已,肃然起敬。

黄克诚一生节俭,一直到他逝世,他家住的依然是那座旧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故居

黄克诚将军反对大修房屋后,他的几个老部下纷纷前来看望他,想劝一劝他。

某天下午,洪学智首先来看望黄克诚,希望和他聊一聊军务上的事情,黄克诚表示十分欢迎。

洪学智坐下与黄克诚闲聊几句,便直奔主题,直言表达自己认为黄克诚过于固执。浪费了他人的心意。

黄克诚听完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反问他:“为什么这么说?”

洪学智将自己的观点滔滔不绝地说出:

“你这辈子也没有过什么好待遇,都在为革命奉献,还落得那样的地步,好不容易复名,不说住得要多好,至少不能像现在这样差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学智

黄克诚回复:

“我暂停工作那么久,复出后不努力补回曾经落下的工作,而是用来计较个人得失,因为个人利益罔顾集体利益,不做任何贡献,反而还索取,那还不如就继续沉寂下去。”

黄克诚的话让洪学智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浅薄,立即向他承认错误:

“您说得对!身为党员应该以民众利益优先,不应贪图个人得失,是我错了。”

黄克诚表示理解,每个人都会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但身为党员,更应该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前。

洪学智钦佩不已,黄克诚至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

1986年,重病缠身的黄克诚住进医院,但他拒绝治疗和用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价值,不该再浪费人力物力来救治,治疗他的医护人员心疼得泪水涟涟。

他说:“不要为我心疼,我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已经无法再为人民做贡献,不该再花费人民的钱财来治病。”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想的依然不是自己个人,而是集体。

12月28日,开国大将黄克诚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他眷恋的人世。

黄克诚将军终其一生,都始终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处处以身作则。

那个年代的党员们始终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信仰,为人民开辟出了一条阳光大道,为祖国兴旺繁盛铺好基石,无愧祖国,无愧人民,无愧共产党员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