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归大漠烽烟坠,血溅高台铁马嗟。”

位于甘肃张掖的高台县,有一处烈士纪念馆,那里记录着西路军悲壮的西征历史,也长眠着无数西路军烈士。

八十六年前,是他们,踏上西征路,越千难万阻,与盘踞此地的敌人展开殊死决斗。

5600名战士的热血染红了苍穹,从此那片千年古地,黄沙呜咽,飞鸟悲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十二年后,一位气冲霄汉的老将军,奉命率领众将士,转战四千公里,踏上报仇雪恨之路,自此,五千多名红军战士的英魂终于得以安息。

西北的“硬骨头”

西北在解放之前,一直令国内两党头疼,不仅是因为那片土地,重峦叠嶂,易守难攻,更是因为当地的一大封建军事势力——“马家军”。

马家军是西北武装势力的统称,并非一支,它起源于清朝末年陕甘宁地区爆发的少数民族起义。

那时,腐朽清王朝摇摇欲坠,各地怨声载道,起义不断。

受此影响,在陕甘宁这片大地上,逐渐形成一股地方军事势力,这些势力的首领皆姓马,故称之为“马家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十年里,马家军们并不安分,不同势力之间水火不容,经常斗得你死我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势力逐渐淡出,以及重组,西北地区逐渐形成以青海马家军、宁夏马家军两大势力为主的局面。

青马分布在青海和甘肃的一些地区,宁马分布在宁夏,及甘肃等部分地区,它们的根据地,一个在兰州,一个在银川。

马家军向来奉行封建家族世袭制,在解放之前,青马传至第三代马步芳,宁马由第二代马鸿逵及马鸿宾兄弟二人统治。

这般宗法制度之下,更有浓厚宗教氛围,两者相辅相成,使得马家军上下只知“团体”,不知民国政府。

虽然青马和宁马双方,一直明争暗斗多年,但当遇到外敌时,往往能展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再加上其手下士兵一向凶悍勇猛,善于近战格斗,打起仗来鲜少有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比如曾经的“拒孙”战争,孙殿英以七万兵力大举进攻宁夏,信誓旦旦地要吞并西北,却没想到,差点被四万兵力的马家军联军打得全军覆没。

经此一战,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马家军兵力少,装备较差,却能以少胜多,实力不容小觑,难以对付。

然而,在青马的首领马步芳看来,己方牺牲惨重,颇有一种“江郎才尽”之势。

马家军虽稳占西北多年,但如今天下风起云涌,西北的未来早已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作为青海马家军之首的马步芳,不得不为马家军的未来做考虑。

在同国军多年的斗争中,马步芳逐渐意识到,想要维持自己在西北的统治地位,必须同国民政府建立合作关系。

区区地方势力,想要同国民政府谈合作,乍听起来不靠谱,实则可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蒋军物资装备充沛,但也终究存在于少数正规军中,再加上内部腐败严重,官兵之间矛盾突出,纵然老蒋有收复西北之心,也没有那个能力。

思来想去,马步芳决定,投老蒋麾下,保全实力,稳坐西北,待到军力充沛时,东山再起也不迟,此之谓“包羞忍耻是男儿”。

后来,马步芳成功被老蒋收编,马鸿逵见此形势,也立即效仿,从此,二人有了西北国民党的庇护,也终于能继续稳稳地做着西北的两大土皇帝。

西路军饮恨西北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后,为突破国军围剿,打通河西走廊一带,中央决定派出河西红军部队,组成西路军,向西行进。

此次西征,任务艰巨,所派出的将领,皆是不世之才,如战神徐向前、陈昌浩、程世才,李先念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路军兵分三路,其中由徐向前所指挥的第三纵队,经关家川等地出发,迎着深秋的寒风飞沙,踏上英勇悲壮的西征路。

彼时,驻守西北的马家军,奉老蒋之命,加紧对西路军进攻,阻止西路军西行。

马步芳之弟马步青,在黄河西岸构筑防线,想要阻止西路军渡过黄河,却不料遭西路军强袭,经数小时激战后,火力不敌,只得连忙撤军。

紧接着,有破竹之势的西路军,向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挺进,古浪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地势险要,西路军若是彻底占据此地,对马家军将是一大打击。

马步青见形势不妙,连忙求助马步芳调来一支援军,朝古浪发起猛烈反攻。

11月中旬,双方在古浪展开首次正面交锋,血战三昼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家军有增援夹击,西路军却是有损无补,一度被拖入巷战,古浪城也在战争中,化身为一片血海,最终,双方皆是损失惨重,难分胜负。

不久之后,西安事变爆发,这给西路军带来生机,大军休整后,继续西进高台、临泽两地。

然而,随着张学良等人被扣押,河东形势也自此变得严峻起来。

此时,西路军因长期征战,人力、物力损耗严重,再加上西征的深入,物资补给困难,越来越有一种乏力感。

而马家军兵力充沛,遣骑兵乘势而来,再加之对周围地形环境熟络,在接下来的对战中,优势极大。

很快,在高台和临泽之战中,马家军全力投入十二万兵力,持续对西路军发起攻势,一时间,西北硝烟滚滚,炮弹如雨,势如疾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绝境之中,西路军视死如归,与其血战数十天,最终,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牺牲空前惨烈。

那时,西路军经数战后,壮烈牺牲七千余人,被俘五千六百余人,被营救四千七百余人,原本两万一千八百人的军队,最终不足一万。

然而,最令人悲愤的是,那些被俘的战士,宁死不屈,马家军不仅对他们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更是将许许多多红军西路军战士活埋于地下。

没有一人存活下来,他们在马家军的折磨中,全部含恨而死。

西路军西征之路,洒满太多战士的鲜血,这是红军最为悲壮的历史,是他们此后多年无数日夜里无法摆脱的噩梦。

彭德怀手刃真凶

击溃西路军之后,马家军虽元气大伤,但有国民党这一靠山在,似乎依然能继续在西北过着安稳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在那段时期里,青马首领马步芳与宁马首领马鸿逵,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已是暗流涌动,其中推波助澜者,当是老蒋。

同西路军一战取胜之后,老蒋便将西北军政长官,及甘肃省主席之位,交由二人。

然而,老蒋素来疑心重,并未真正信任二人,不曾表明职位如何分配,而是让二人相互角逐。

这般赤裸裸的阳谋,二马并非不清楚,只是一山不藏二虎,西北之首“军政长官”一位,谁都不愿退让,最终,双方在明争暗斗里隔阂渐深。

见二马恩怨再难消解,那位始作俑者终于放下心来,只是,他并不知道,这看似天衣无缝的计谋,使得他后来彻底无缘西北。

时间来到1949年,此时距西路军西征,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西路军惨死二马手中的情形,依然让经历过西征的将士们历历在目,时间无法冲淡仇恨,只会让它更加深刻。

作为一野司令的彭德怀,肩负着解放西北的重任,率领34万西北野战军,迅即进军关中,势不可当。

于5月中下旬,成功解放西安,不久之后大军继续西进,在陕西扶风、眉县地区,彭德怀带领西北野战军,与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的胡宗南激战数日,将其打得节节败退,仓皇撤军。

此时,马家军担任胡宗南援军,负责在陇县固关一带,拦截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然而,这对于西北野战军来说,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岂会轻易放过他们。

很快,在遭遇战中,西北野战军予以二马迎头痛击,致使对方损失惨重,被迫撤到甘肃平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平凉,乃是陕、甘,宁三省咽喉地带,彭德怀部要解放西北,势必要在此与二马再度展开一场恶战。

然而,没想到的是,平凉一战中,马步芳和马鸿逵双方,皆不愿牺牲自我部队,消极应战,最终,西北野战军也就顺利地解放了平凉。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西北野战军更是锐不可当,先是解放天水,后又占领军事要塞六盘水,以雷霆万钧之势,将马步芳和马鸿逵的势力,直接逼退至兰州城。

为一举歼灭马家军,彭德怀和他的西北野战军驻守固原,以便重整旗鼓,在那段时期里,每个人几乎都是度日如年。

因为这将是关乎西北未来最至关重要的战役,也是手刃仇敌的大好机会,而他们要面临的敌军,却将是青马、宁马,胡宗南部联合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地,位于兰州城内的马步芳,亦是如此。原本他和马鸿逵、胡宗南召开紧急会议,计划共同对付西北野战军,可在会议后不久,马鸿逵以准备兵力为由,回到宁马根据地银川。

马步芳自知与他恩怨甚深,对方毫不犹豫抛下自己,虽能想得到,但在紧急关头之下做此决定并不明智,这让马步芳忍不住想痛骂他一番。

随后,马步芳又不得不投身工事建设,命令手下在城墙外围设置好防备。

8月4日,西北野战军整装待发,在彭德怀的部署下,野战军兵分四路。

其一于天水宝鸡钳制胡宗南,其二在固原地区负责钳制马鸿逵部,其三取道陇西等地,直驱西宁,切断马家军退路,其余人共同进军兰州。

兰州城东西南环皋兰山,城北又是黄河和白塔山,易守难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地,马步芳又调集全部主力防守兰州,严密部署,加固城内外防御体系,俨然是“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一开始,彭德怀率兵于皋兰山发起试探性进攻,马家军占据高地,予以猛烈反击。

激战一日,西北野战军未能攻下一处阵地,自身亦是损失惨重,彭德怀当机立断,停止进攻,重新调整进攻战术。

两日之后,拂晓之时,西北野战军对兰州发起总攻,经过几小时激战,野战军赶在黄昏之前,拿下兰州东西南三大主阵地,兰州城彻底暴露在他们的炮火中。

26日,西北野战军控制黄河铁桥,拿下白塔山,随后大军直逼兰州城,与城内的马家军们展开浴血奋战。

老蒋得知兰州局势不妙,紧急派出轰炸机编队前去救援,但此时早已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经过数小时激战,以自身伤亡8700余为代价,歼灭敌军2.7万余,彻底摧毁马步芳马家军主力,兰州城也就此彻底解放。

兰州一战之后,西北野战军又趁势而行,在宁夏银川,大破马鸿逵的部队,以敌人之血祭奠那些逝去的英魂。

自此,西北地区曾经最大军事势力的“马家军”,彻底分崩离析。

他们的灭亡,使得西北解放指日可待,也使得那些黄土之下的西路军们,终于得以安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西征路漫漫,问苍天可记,残阳如血。当年,数千西路军血洒西征路,悲愤惨死在马家军手中,从此成为无数红军心中之痛,同时,也注定了作恶多端之马家军的结局。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彭德怀以及所有野战军们,因家国深陷危难,等候十二年,最终一举踏足西北,血洗前仇,足以告慰那些英勇献身的西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