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郊外一座山上,循着登山小径,身穿各色工服的人络绎不绝地上山下山,将大批建筑材料缓缓运上山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山名为女娲山,山里有座庙名为女娲庙,寺庙存在年份已不可考究,据说建它的时候还没有平利县城。

由于年久失修的缘故,导致女娲庙破破烂烂。

于是县民们便自发地捐款募资,决定对寺庙进行重新修缮。

这一天,施工队正如火如荼地加固地基。突然,一位队员在挥舞铲子时,感到一股强大的阻力,仿佛地下藏着什么秘密。那硬物发出的反作用力,让他手臂一阵麻木,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开始他以为是挖到了石头,所以并没有在意。

随后,他奋力挥舞铁铲,一次次地挖掘。没过多久,石碑的一角终于露出了它神秘的面容,如同一位害羞的少女,在晨光中缓缓揭开了面纱,露出了那规整而庄重的矩形轮廓。

施工队员连忙叫来同伴,在他们的齐心协力下,巨大的石碑完完整整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话中,十个大字赫然入目,它们宛如智者低语,字少而意深。尽管字数不多,却犹如浓缩的精华,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与智慧,让人不由得沉浸其中,品味其深意。

这段话透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探寻气息:难道那古老传说中的女娲,真的曾经存在于这片土地之上吗?这个谜团似乎正在缓缓揭开面纱,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石碑上究竟镌刻了何种奥秘?为何它让众人纷纷产生神话照进现实的错觉?这座女娲庙又藏有何等非凡身世?让我们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探寻这背后的真实故事。

【女娲起源与家族秘密】

人类起源于何处?在早期历史中,没有科学工具进行考察,所以对于自身起源,每个文明都以神话方式给出不同的解释。

凯尔特神话中,神竟在橡树上刻下了人类的起源——第一个男人和女人。他们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跃然于树干之上,成为神话中永恒的存在。这种人格化的描绘,使得神话更添生动与神秘,让人对凯尔特文化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又或是《圣经》中,上帝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并拆下亚当的一根肋骨做成夏娃,这才有了后续的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神话的瑰丽画卷中,女娲这位伟大的女神以其神奇的双手赋予了人类生命。她不仅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她的存在让人类的历史充满了神奇与梦幻。

相传盘古开天地后,天地间一片荒凉,于是,人首蛇身的女娲便仿照自己的模样,用黄土捏成人形,这便是人们一直口口相传的“女娲捏人”故事。

在《太平御览》卷七八所引的《风俗通》中,藏着一段深意满满的叙述,仿佛一位智慧的老者在娓娓道来。这段记载,虽简洁却富有内涵,值得细细品味,仿佛可以窥见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说天地初开,世间尚无生灵。女娲以黄土塑人,双手繁忙至极。于是,她巧妙地将绳子浸入泥中,挥洒之间,人类诞生。故此,那些尊贵富有的,皆是黄土之躯;而那些平凡朴素的,便是引绳所造。

大致意思就是,女娲一开始是用黄土一个一个捏人,但是时间一长就觉得繁琐而劳累,于是就改用草绳置于泥中,裹上泥巴批量造人。

于是,有一种观点盛行开来:那些荣华富贵之人,仿佛是由珍贵的黄土精心雕琢而成;而那些身处贫寒之境的人们,则似乎只是草绳粗糙捆绑的批量产物。

不得不说,编出这段典故的人确实蔫坏,早早便有确立阶级划分的意思,恐怕是收了统治阶级的钱,所以昧着良心说鬼话。

总而言之,作为中华文化的人文先始,从最早的《山海经》《楚辞》,再到《淮南子》《史记》,甚至是《封神演义》等民间小说,都有女娲的身影出现,足见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仅如此,女娲还具有姻缘、生育等象征,所以在中原一带,还有祭祀女娲的习俗,当地人会特意为女娲筑庙烧香。

例如河北省邯郸涉县,每逢农历三月十八日,人们便会前去祭拜女娲,一些“求子”的女性还要进行一些特殊的仪式虔诚许愿,请求女娲娘娘赐子。

让我们再说回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的这座女娲庙。

它,隐匿于女娲山的怀抱,距离繁华县城二十多公里之遥。虽远离尘嚣,却独享一份宁静与神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瑰宝,等待着有缘人的探访与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座女娲庙并不陌生,因为逢年过节他们都会上山祭拜。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座庙并不属于文物保护范围,当地政府也无权干涉,庙里也没有正规的道人或和尚打理维护,只有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及他的家人留守于此。

岁月匆匆,曾经辉煌的女娲庙也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如今她苍老而疲惫,满目疮痍,破败不堪。她的身影在风雨中摇摇欲坠,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沧桑。

倘若不是常有县民上山祈福增添人间烟火气,恐怕此间便更像鬼怪传说中的山间野庙了。

出于对女娲庙的感情以及感谢女娲娘娘多年来的庇佑,当地人便决定募集资金对寺庙进行修缮。

这一来二去的,倒也是筹到了不少资金,足够对女娲庙进行一番修葺。

于是,在那篇文章的开篇,我们目睹了一幕震撼人心的景象——一块神秘莫测的石碑,仿佛从天而降,横空出世,令人惊叹不已。它的来历无人知晓,却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遐想与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碑上醒目地镌刻着十个大字:“中皇山女皇氏圣皇之墓”,这不禁让人联想到那位伟大的女娲。她,便是女皇氏,传说中的创世女神,她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着古老的传说。

这“圣皇之墓”究竟是何含义?难道这庙宇之下竟藏着女娲娘娘的安息之地?那位传说中的女娲,真的曾经存在于世间吗?这神秘的面纱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这消息犹如狂风骤雨,席卷了整个国度。各地的专家学者们,怀着对上古文化的热忱与好奇,纷纷踏上征程,汇聚一堂,共同探寻那古老而神秘的智慧之源。

多年的神话追寻,如今竟然成真!这让学者们激动不已,更何况我们这些从小就被神话熏陶的普通人呢?好奇心被点燃,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除了考察现场外,考古学家们还不忘向当地人询问相关信息。

毕竟,不少民间神话中,虽然杜撰的成分占比很大,但不得不承认,其中蕴含的信息也源于生活取材。

面对专家的追问,老人缓缓揭开家族尘封的秘密,一时间,众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那秘密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头掀起轩然大波,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名为杜立发,据他所说,他的家族世代生活在这座女娲庙中。

在他父亲临终之际,将他召至榻前,深情地透露家族的重任:守护庙宇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保护深埋地下的女娲坟。这是家族历代相传的秘密,是他们肩负的荣耀与责任。

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觉得家族传承的秘密如此轻易被揭露,实在太过轻率。他们或许觉得,这样简单的坦白,简直是对家族历史的亵渎,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确实,此刻我们无需过多纠结,重要的是要揭开女娲坟的神秘面纱。它是我们探索的焦点,也是我们心中的疑惑所在。让我们集中精力,一同探寻女娲坟背后的秘密吧。

所谓考古,自然是要讲究实证的,不能凭老人的一面之词就相信女娲真的埋在地下。

专家们纷纷投身石碑的考察之旅,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期待从中挖掘出更多珍贵的秘密。他们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希望能揭开石碑背后的神秘面纱,为世人带来更为重要的信息。

【地方志背后的真相】

老汉言之凿凿,看似诚恳,但细究之下,女娲坟的真实性却大打折扣。现实情况与老汉的叙述相去甚远,令人不禁怀疑其中水分颇重,真相或许远非他所描绘的那般。

首先,女娲的传说最早出现在石器时代,别说那时候的人有没有能力造出这么大一块石碑,而且当时还没有楷书。

而石碑上刻着的十个大字是楷书书写而成的,显然与那个时代相距甚远,这两者根本就没法联系到一起。

确实,有人可能会心生疑惑,猜测这可能是后来的迁坟之举,或者是为了纪念而设的衣冠冢。但这些都只是推测,真正的原因或许更加深邃而复杂,等待我们去探寻与揭示。

其实这也不无可能,但是却并不现实!

因为石碑上还刻有清朝咸丰年间设立的标记,距今也就几百年的历史,倘若真是女娲坟,清朝史官免不了要大肆宣传一番,可是那个时期的史书上却是只字未提。

如此看来,此处女娲山只是当地人自娱自乐的产物,远不如其他女娲文化传承地的年份来得久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专家们打算以此盖棺定论时,却有人从墓碑上的“中皇山”称谓中另辟蹊径,为调查打开了新的思路。

河北的朋友可能会好奇了,中皇山不应该在河北邯郸吗?为何此处也有一个中皇山,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河北中皇山的来历,据当地人给出的说法,是因为女娲居“三皇”之位而来。

这种说法确实显得有些牵强附会,仿佛是为了解释而解释,缺乏实质性的依据。我们不应该被这种表面的说法所迷惑,而是应该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寻求更加真实和准确的答案。

而在山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块凿于崖壁上的石碑,碑上刻有“古中皇山”几个大字,专家推测大概是南北朝时期的产物。

中皇山上的娲皇宫,犹如一位历史悠久的守护者,默默诉说着女娲氏的传奇。作为中国建筑规模最大、建立时间最早的古建筑群,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被誉为中华祖庙,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

照此看来,无论是规模、记载还是名声,河北邯郸的中皇山以及女娲庙都远胜于平利这座无名小庙,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们不辞辛劳,在浩瀚的古书典籍中穿梭,最终于《华阳国志》中寻得一丝线索,仿佛一位智者从尘封的历史中伸出援手,引领他们走向真相的彼岸。

话说那《华阳国志》,乃东晋时期之瑰宝,距今已悠悠千年(公元354年问世)。此书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之地方志,诸多记载皆与现代考古相契合,故史学界赞其为“信史”,实至名归。

书中记载:“右三郡,在汉中之东,故蜀汉谓之‘东三郡’——又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

所谓“作道”在陕西平利县(以老县为坐标)东,而九君则是女娲的意思。

鉴于《华阳国志》的权威性,专家们熄灭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

当然,仅凭史书记载自然不够,考古队们陆续进驻女娲山附近,对周边进行勘探。

果然,女娲山北麓新石器遗址如宝藏般显现,魏家坝遗址更是璀璨夺目。丰富的出土文物,诉说着原始制陶、农耕、渔猎、纺织的传奇。每件工具都犹如历史的使者,络绎不绝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带领我们探寻远古的奥秘。

相比于河北中皇山,陕西女娲山的同期考古发现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可以确信无疑的是,女娲山是女娲信仰的发源地,真正的女娲之所。

这个结论一经公布,瞬间引起了学术界极大震动,成为女娲文化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太子坟传说】

虽说确实证明了女娲文化源自于此,但还是有些专家表示失望,毕竟他们是冲着女娲坟而来,如今看来只是一座衣冠冢。

确实,仍有一些执着的专家们,他们不甘心就此放弃,紧随考古队的步伐,继续深入探索,怀揣着再发现一丝线索的渴望,期待着历史的神秘面纱能够被一层层揭开。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还真给他们从女娲山附近找到一座孤坟。

原来女娲坟不在庙中而在庙外?专家对此兴奋不已。

只是还没兴奋多久,便被当地人泼了一盆冷水,从当地人口中,他们得知这是一座太子坟,与女娲毫无关联。

可是,令专家疑惑的是,太子坟的建筑形式、风格与陕南当地丧葬习俗大相径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说,平利当地的坟场占地和一张床位相当,坟头形状为大小头,即头大尾小、头高尾低,颇似鼻梁。

这座太子坟,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身形半圆,周长三十米,高五米,青石为骨,黄土为衣。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守着那份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

若这真的是陕西某地某个朝代的太子安息之地,那其风格之独特,真可谓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如此别具一格,实在令人咋舌,也让人对这座坟墓的历史背景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与兴趣。

现场研究唐史的专家竟惊呼:这座坟墓的形状,简直与唐朝皇亲国戚的丧葬习惯如出一辙!看来,这里定有不凡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揭开。真好奇,它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于是,不信邪的专家抓住这一疑点,又开始查阅古书典籍,试图从中找出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