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自由自在地漫步在街道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车流,以及面色红润的行人时,是否会想起,今日幸福而安宁的生活,离不开上世纪那场全民族齐心反侵略的战争。

至今,这篇悲壮的史诗仍然深深印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在河北承德,有一片青山就记录着这场浩大战争中的小小一页,记录着一支被日寇追击了一天一夜,饥肠辘辘的八路军,向敌人勇敢发起进攻的故事。

1943年1月,冀东地区承平宁根据地的区队长高桥,带领着一支八路军部队,在经历长时间的行军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向着一伙正在做饭的日寇发起冲击,其结果会是如何呢?他们能否英勇血战,击溃敌人,夺得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近春节,欢宴遭敌袭

1942年的年末,因为日寇的对冀东地区的扫荡不断加强,承平宁根据地的主力部队都南调回根据地的核心地区,而位于冀东地区最北部的承平宁根据地,就只留下十一团参谋长高桥,带着两个连队坚持抵抗。

承平宁根据地主要囊括承德、平泉和宁城三个地区,完全位于当时伪满洲国内,是抗日最前线。这里人口众多,有将近百万的中国人,生活在这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热土上,锦承铁路和叶赤铁路两条铁制的巨龙在这里横穿而过,算得上是交通要地。

如此肥沃而险要的土地,自然也被日寇视为热河省的核心地带。

高桥受命留在承平宁地区打游击后,开始带着这支只有两百人的小部队,配合着当地的地方武装,灵活地开展了游击战争。

高桥带领下的部队,从不和日寇的主力部队死战,他们和地方的抗日武装配合在一起,行踪不定,时而跑到东边,时而溜到西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给日军布下不少疑阵。

敌人追着这股小部队的屁股到处跑,结果一个影子都没有抓到,反而累得人困马乏,被他们搅得昼夜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桥

日寇原本以为高桥这支部队是个软软的馅饼,只要集结好兵力,一扑而上,肯定能取得胜利,但现实却给了日寇一个耳光。

承平宁地区的一万五千日伪军,忙活了许久,却对这区区几百号人的八路军毫无办法,只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1943年1月的下旬,高桥商定,把十一团的两个连和十二团的远征工作队会合到一起,以加强力量,并把部队开到承德县的大营子村开会,准备庆祝前阶段的胜利,并商讨下阶段的作战计划。

但不巧的是,这个秘密情报被日伪军获知了,他们隐秘地集结重兵,预备着在八路军开开心心过春节时不注意,来一个突然袭击,歼灭这股戏耍他们好久的部队。

2月4日的凌晨,大批日伪军快速地朝着大营子村地区集结,并从村子的东南和东北方向发起袭击。

而此时的高桥,正和其他指战员一起准备欢庆春节,他前不久还弄了一些荞麦面和牛羊肉,想着要给战士们好好改善一下伙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天飞雪,突围三十里

突如其来的战火很快把原本的计划全打乱了,虽然游击部队的战士们都身经百战,对于敌人的突袭并不感到恐惧,而且部队驻地也设置了岗哨,敌袭的情报也在进攻前不久获晓,面对突变,没有过于手忙脚乱。

但此时八路军确实处于劣势,他们人数上不如敌寇,而且还被重兵包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敌人围歼,情况十分危险。

在这个危急关头,高桥仍然沉得住气,他冷静地思考起破局之法。很快地,眼前的恶劣天气,让作战经验丰富的他受到了启发。

大自然是公平的,严寒天气的坏处,八路军受着,日伪军也受着,双方都行动困难,而且这个能见度极低的状况,大大抵消了日伪军的人数优势,有利于八路军突围。

高桥当机立断,命令部队不顾严寒,向一处名为光头山的山峰强行突围。光头山位于平泉西北的县界处,归属于七老图山脉,是这道山脉南端的一座高峰。

在这种严寒的气候下,高山的温度更低,光头山海拔1729米,在风雪扑面而来的寒冬下,气温已经降低至零下40多度,此时的光头山,想要滴水成冰,轻而易举。

大营子村里的指战员们,在前段时间的游击战中已经疲惫不堪,整天奔走,少有时间可以停留下来好好歇息一阵子。

而且,干部和战士们,衣着单薄,肚子里也没有吃多少热食,可谓是饥寒交迫的真实写照。

可种种难处都掩盖不了八路军战士们的战斗热情,对于这些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人们而言,身体上的寒冷,冷却不了他们抗击入侵者的热血。

突围的过程极其艰难,数次遭遇敌人的截击,好在靠着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以及高桥的巧妙指挥,每次都化险为夷,从险地里逃离出来。当日夜晚,他们先敌人一步,抢占了光头山。

第二天的早上,高桥带着部队向西进攻,前后奔行30里,总算是突出重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忽遇日寇,取食于敌口

在抵达光头山之前,这些顽强而英勇的战士们遭遇到一次最危险的险情,是在吃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