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内单位,包括公务、事业、央企、国企等单位,曾有过三次集中性的干部年轻化进程,每次都有一批年纪轻、学历高的干部脱颖而出,尤其是前几年,又通过搞岗位竞聘、公开招聘等形式,让一批年轻干部迅速上位,看得基层干部目瞪口呆。

尤其是最近几年,你发现了没有?由于干部选拔机制的调整,从酝酿、动议环节开始,把用人权就集中到了一把手的手里,出现了4个干部年轻化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种,央企和大型国企,越来越多的总部机关年轻干部,被下派二级单位任副职或正职,剥夺了基层干部的升职希望。

第二种,公务体系单位里,从上级空降到县、局、乡、镇担任正职的年轻干部也越来越多,在内部提拔转正的现象越来越少,让那些眼巴巴排队等了多年的副职傻了眼。

第三种,干部年轻化的年龄搞层层递减,55岁、45岁、35岁现象如同“公交车效应”一样,年龄层层递减,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基层干部被年轻干部挤占职位之后,也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局了。

干部年轻化有好处,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思想新、点子多、有活力,给创新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但是,看透这4个问题,让人细思极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情感伤害。上一级机关干部,混几年就能派到下级单位当领导,挤占了基层干部苦等二十年的职位。当基层人员失去希望、彻底寒心之后,躺平、佛系、摆烂,就成了一种现象。不要片面责怪他们,要看到背后的原因。

【2】工作损失。从机关下派的年轻干部,很多都是出家门、进校门、入部门的“三门干部”,没在基层长期锤炼,在机关镀金之后就空降基层当领导。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作风漂浮,颐指气使,不接地气,影响了工作质量,伤害了群众感情。

【3】影响队伍。在体系内单位,提拔一个人,顺位提拔好几个,挤占一个职位,影响一大串。比如,某企业总部财务部门,经常派年轻干部担任下一级企业的财务总监,影响了很多基层人员的晋升机会,严重挫伤队伍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作风损害。总部或机关的年轻干部成长过快,有年轻人的优势,也也不排除“利益串换问题”。在基层锻炼太慢,在机关镀金很快。有些老领导在退休前,急于提拔自己的儿女,绕过干部回避制度,你提拔我女儿,我提拔你儿子。所以,这个奇怪的现象,自有背后的利益关系。

PS:毋庸置疑。干部年轻化有好处,也有弊端。上级机关下派年轻干部过多,挤占了基层少得可怜的职位,压缩了他们的成长空间,剥夺了他们提拔机会,导致这个群体失去动力。对年轻干部的拔苗助长,也对年轻干部成长不利。建议,干部队伍建设仍要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让每一种年龄段的干部都有希望。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