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60年那会儿,曾国藩正带着湘军弟兄们围攻安庆,打得正酣呢。

突然有一天,朝廷来了一道急如星火的圣旨,说要他立马调兵北上,勤王护驾,还特别点名要鲍超这员猛将带队。

曾国藩一看这圣旨,心里就直犯嘀咕:这皇帝可真是会给我找事儿啊,我这安庆还没攻下来呢,你就来添乱。

1、突然的圣旨。

那时候啊,英法联军正攻陷了天津,北京城也岌岌可危。

咸丰皇帝吓得屁滚尿流,直接跑热河去了。

他这一跑,还不忘下个圣旨,要曾国藩赶紧救驾。

这圣旨上说得明明白白,要他别磨蹭,赶紧出兵,不然就有大麻烦了。

曾国藩这心里啊,那叫一个纠结。

他这安庆之战,眼看着就要胜利了,这时候抽调兵力北上,岂不是前功尽弃?

可要是抗旨不遵,那脑袋可就不保了。

他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召集手下的将领和幕僚们,一起商量个对策。

这胡林翼啊,是曾国藩的老搭档了,他主张还是遵旨行事。

他说:“曾大人,咱们得识时务者为俊杰啊。现在皇帝都跑路了,咱们要是还不出兵,将来就算打赢了安庆,也免不了被人弹劾,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这话一出,其他将领和幕僚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可就在这时,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却站了出来,他摇了摇头,说:“诸位大人,我觉得咱们现在不宜轻举妄动。这安庆之战关乎咱们湘军的命运,一旦分兵北上,必定功败垂成。依我看,咱们应该貌尊而实拒,表面上遵旨,实际上拖延时间。”

曾国藩一听这话,顿时眼前一亮。

他这学生李鸿章啊,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处事老道,深得他的真传。

他连忙问李鸿章:“少荃啊,你详细说说,这貌尊而实拒,怎么个操作法?”

李鸿章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

他说:“列强所求,无非利益,既不要大清江山,也不要皇上的命,不过是希望开放口岸,保证他们利益罢了。现在,恭亲王已与洋人谈判,不出意外,不日将签署合约。皇上召恩师护驾,乃慌乱之下草率决定而已。”

曾国藩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李鸿章继续说道:“如果奉命北上,可能还没走到半路,已经息戈罢兵。那时,北进没有意义,战机已然坐失,朝廷必然甩锅,追究恩师之责。太平军要的可是大清江山,孰轻孰重,请恩师三思!”

曾国藩一听,觉得李鸿章的话句句在理,他急忙问道:“那你说说应该如何应对呢?”

李鸿章微微一笑,说:“八个字:言辞恳切,按兵请旨。”

他解释道,“简而言之,就是‘拖’字诀。此去京师,千里之遥,一道奏折上去,皇上再批复回来,一来一回,十来天过去了,那时,情况已经发生变化,我们也就不用挥师北上了。”

李鸿章继续说:“咱们可以这样,先派人去北京,表面上表示遵从圣旨,但实际上却拖延时间,说咱们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出发。同时呢,咱们可以暗中派人与英法联军联系,看看能不能谈和,减轻北京的压力。这样一来,咱们既不得罪朝廷,又能保住安庆之战的胜利果实。”

就这样,曾国藩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

他立刻提笔,写下了一道奏折。

奏折中,他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皇上蒙难的忧愤之情,同时也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疑虑和担忧。

这道奏折写得声情并茂,十分感人,让皇上看后也无法挑出任何毛病。

果然不出李鸿章所料,奏折发走没几天,新的圣旨就到了:不用北上了。

曾国藩接到圣旨后,心中长舒一口气。

他感慨地对李鸿章说:“少荃啊,你真是我的得力助手,这次能化险为夷,多亏了你啊!”

李鸿章谦虚地摆了摆手,说:“恩师过奖了,这都是您教导有方。”

2、用势。

在晚清的风云变幻中,李鸿章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他少年得志,壮年驰骋疆场,中年封疆大吏,晚年更是位极人臣,历经四朝,权倾朝野。

李鸿章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全赖他过人的智慧和独到的眼光。

曾国藩曾评价他:“少荃天资与公牍最相近,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也未可知。”这话一点没错,李鸿章看人之准,料事之刁,让人不得不佩服。

他不仅会用人,更会用势。

在慈禧太后心中,李鸿章是“再造玄黄”之人,对她而言,李鸿章不仅是得力干将,更是可以托付重任的良臣。

1901年,当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泪流满面,感叹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李鸿章的影响力之大,从他去世后仍能在清朝末年的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烙印便可看出。

那些后来叱咤风云的北洋军阀,大多都出自李鸿章的淮军班底。

他们继承了李鸿章的遗志,继续在中国近代史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篇章。

3、人生智慧。

李鸿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个有深邃人生智慧的人。

李鸿章说过的话很多,最有名的就是这3句。

他曾说:“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耳。我无利于人,谁肯助我?”这句话道出了人世的现实。

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利益的驱使。

要想获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自己必须能给他人带来利益。

这种洞察人性的智慧,让他在政坛上如鱼得水。

他还说:“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这句话则揭示了名誉与实质的辩证关系。

一个人即使名誉满天下,也可能只是一个迎合大众口味的乡愿;而一个备受诽谤的人,也许正是一个坚持自己信念、不畏强权的伟人。

李鸿章的这种思考方式,展现了他对名誉的理性态度和对伟人的独特理解。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这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和领悟。

他告诉我们,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过错,避免无谓的闲谈和指责他人;能够忍受苦难的人才是真正的志士,而愿意吃亏的人并不是愚蠢的。

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李鸿章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