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通讯员 陈有为 唐艳

近日,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姜晓兵教授团队为一名8月龄脑积水患儿实施手术,通过精细又巧妙的颅内“管道排水工程”,解决了患儿头颅不断增大的问题。术后,患儿终于能与其他宝宝一样开心地和家人互动,全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

出生8个月的贺贺(化名)是个武汉伢。2月龄时,家人发现他频繁吐奶、哭叫,不能安睡,囟门(俗称“天灵盖”)鼓肿胀,头部格外大,与周身发育不成比例。妈妈带他来到附近医院,被诊断为先天性脑积水和颅内高压,医生为他放置了颅内Omaya囊,并每隔一段时间针刺Omaya囊抽取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力。

姜晓兵主任检查患儿术后恢复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晓兵主任检查患儿术后恢复情况

这种办法让贺贺恢复了正常吃奶睡觉,却不能阻止他右半边头颅一天天变大。贺贺父母心急如焚,经过多方打听,6月初,他们带着贺贺来到了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的门诊。姜晓兵教授分析,贺贺先天性脑积水诊断明确,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扩张。由于贺贺头围异常增大,前次手术植入的颅内Omaya囊已脱离脑室失去作用。与家属沟通后,姜主任决定为贺贺实施三脑室底造瘘、Omaya囊取出手术。

“人类的大脑被脑脊液所环绕,对大脑来说,脑脊液就像是生命之水。”姜晓兵介绍道,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液体在脑室内流动,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循环系统。如果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比如脑脊液产生过多、吸收不足或者流动路径受阻,就会导致脑室积水。这种情况如果不处理,会对大脑造成严重伤害,导致婴幼儿智力障碍等等,甚至危及生命。

姜晓兵主任为患儿进行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晓兵主任为患儿进行手术

如今,针对于脑积水患儿有了更为精准成熟的治疗方案。医生在脑室内建立一个微小的“隧道”,这个隧道通过一个仅1厘米大小的孔洞,将多余的脑脊液引流到大脑的其他部位吸收。这样脑脊液就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的循环路径,缓解脑室的压力,从而治疗脑积水。

6月17日,以姜晓兵主任、郑津医生为首的神经外科团队为贺贺实施了手术。姜晓兵从患儿右侧原手术切口延长,首先取出已失去作用的Omaya囊,然后将直径为6毫米的脑室镜探入脑室,在第三脑室底不到1公分的安全区域内人工造口,仅用半小时就完成了操作精巧度要求极高的脑内“管道工程”。术后,贺贺的囟门张力迅速下降,喝奶、睡眠均恢复到正常。

“由于婴儿头颅及脑组织偏小,脑室内空间也较成人小很多,操作难度极高。”姜晓兵介绍,先天性脑积水早期常表现为头围增大、囟门迟闭或不闭、反复呕吐、抓头、哭叫甚至嗜睡,如病情进一步加重,将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等,甚至危及生命,一经发现,应及早治疗。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