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的皇宫之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秩序。

它由无数的条条框框所构成,这些规矩细致入微,仿佛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将每个人的行动都牢牢地束缚在其中。

这种秩序不仅适用于宫中的宫女、太监,甚至也包括那位看似至高无上的皇帝。

人们常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皇帝挥斥方遒、一呼百应的场景,仿佛他的权力无边无际,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然而,这只不过是艺术加工后的假象。

在真实的历史中,皇帝同样需要在繁文缛节和严格的规定中行事,他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的监视和制约。

在清朝的后宫中,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做“敬事房”。

这个机构的存在,就是为了维护后宫的秩序和规矩,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宫中的规范。即使是皇帝与妃子之间的“私事”,也不能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敬事房,这一在清朝后宫中举足轻重的机构,其职责之一便是专门记录皇帝的“夫妻生活”。

这不仅涉及到皇室的传承,更是维护后宫秩序和规矩的重要环节。

每当皇帝新婚之后,皇后会随侍皇上居住三个月,共度新婚的甜蜜时光。

在这之后,皇后会根据需要在东、西六宫中择一居处,而其他的妃嫔们则等待着皇帝的挑选。

除了皇后,凡是被皇帝挑选御幸的妃嫔们,都会被配备一块玉牌作为身份的象征。

每当皇帝临幸某宫人,敬事房内的侍从便会记录下年月日期,以备日后被幸者怀孕之时可以检查。

这本“承幸簿”是宫闱的秘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皇帝在世时,除了皇帝本人,只有太后有权调阅。而当皇帝驾崩后,这本“承幸簿”也会随之被焚烧,成为历史的尘埃。

按照清廷规定:

“妃嫔召幸,遣内侍叩宫门,直趋卧榻,用红锦被裹而负之以行。至第一间房,除去衣锦,裸体而进;至第二间房,复取衾稠;至第三间房,方是皇帝寝室”。

那么为何清帝召幸妃嫔要将她们“赤体背裹,背负而来”呢?

历史上并无明确记载,稗官野乘云:

其制始于雍正之后,为防止妃嫔行刺,才定下这条规矩。

往上追溯,这件事应该和明朝嘉靖皇帝有关。

嘉靖皇帝迷信丹药方术,追求长生不老。他派人到处采集灵芝,并经常吞服道士们炼制的丹药。

为了满足自己的修道和淫乐,嘉靖皇帝数次遴选民女入宫,每次数百名。然而,这些宫女的命运却十分悲惨。

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命宫女们清晨采集甘露兑服参汁以期延年,导致上百名宫女病倒。

宫女们忍无可忍,于是在晚上“侍寝”时差点将嘉靖皇帝勒死,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的“壬寅宫变”。

这一事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或许正是出于对皇权安全的考虑,清朝才制定了如此严格的召幸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后宫女子如果来了月事,又恰巧被翻了牌子怎么办呢?

据文史学者李奉先先生考证,在古代,后宫女子在月事期间是可以拒绝皇帝临幸召见的。

但是她们不能明着拒绝、生硬抵触,否则将会触犯龙颜。

唐朝著名诗人王建曾写过一首《宫词》诗:

“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

其中的“入月”,就是指后宫女子来月事。她们通过“密奏”的方式委婉告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