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先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麻布上,再以蓝靛浸染后去蜡,经裁剪、缝制、装香料、填棉花、系绳打结……几道工序下来,一个苗族蜡染香囊就制作完成了。在四川泸州市叙永县枧槽苗族乡群英村的蜡染工坊,苗家阿妈、阿姐们正在忙碌。

苗族蜡染技艺是泸州市级非遗项目。近年来,为打造好这块非遗品牌,传承人杨安平不断探索“非遗+N”发展路径,将蜡染技艺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让更多人了解蜡染艺术,爱上蜡染产品,从而推动“非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苗族蜡染

传承2000年的非遗技艺

“苗族蜡染技艺,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杨安平说,先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掌握黄蜡防止染色技术,蜡染技艺由此成型。但在当时,这项技术只用于印制一些简单的图案,并未广泛应用。随着生产技术提高,到了魏晋时期,蜡染技术可以染出数十种颜色,开始用于制作各色服饰。进入盛唐,蜡染技艺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安平在讲解蜡染技艺。曾刚摄

宋朝时期,生产工艺更为简便的蓝印花布出现,工序繁琐的蜡染技艺逐渐在中原地区消失。而受地理环境限制,生活在西南地区大山深处的苗族群众将这一古老的蜡染技艺完好传承下来,叙永苗族蜡染技艺便是典型代表。

传统蜡染产品制作共分熬蜡、磨布、画蜡、染色、脱蜡、漂洗、晾干、缝制8个步骤。制作时,先把黄蜡也就是蜂蜡装在融蜡炉中加热至融化,再用蜡刀蘸取黄蜡,在白布上勾勒出图样。“就像是用毛笔蘸墨水作画一样。”杨安平说。

特殊的蜡刀,是苗族蜡染的一大特色。杨安平介绍,这种蜡刀由能够保温的黄铜制成。因为用融化的黄蜡在布匹上勾勒图样,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才能进行较长时间的作画,所以蜡刀讲究的就是保温。

同时,上色的布匹也有要求,通常是选择纯棉布、棉麻布或是真丝,这些材料更容易上色,染出来也更好看。

图样勾勒完成后,再将布匹浸入提前准备好的染料中。杨安平介绍,染料以板蓝根为原料,先将其放在发酵池中浸泡两三天,便可得到蓝色液体,一个星期左右可制作成蓝靛泥,再用蓝靛泥发酵便可染布。黄蜡具有疏水性,这就是苗族蜡染使用黄蜡进行染色的根据。当布料浸入到染料中时,蓝色染料便会附着在除了图样以外的布料上,从而将布料染成蓝色。

染色步骤完成,要把布料进行高温脱蜡,再漂洗、晾干,便可用来缝制衣服、香囊等物品。“以往,我们通常都是拿来做苗家姑娘的百褶裙,现在还能用来做家居用品,如床单、窗帘等,苗族蜡染的使用范围还是非常广的。”杨安平说。

时代发展

苗族蜡染技艺坐“冷板凳”

苗族蜡染在古代与扎染、印染并称为我国三大印花技艺。在众多传统工艺中,许多印染已经可以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唯有蜡染只能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印制。

在泸州古蔺县、叙永县的苗族地区,蜡染工艺独特,其中以叙永枧槽、两河等地蜡染裙尤为突出。其主要特点是图案精美,线条流畅,大量采用花蝶等动植物形象。色彩多以蓝白为主,少有红、绿搭配,精美绝伦。但是,由于蜡染技艺传承方式较为传统,学习难度较大,纯手工制作方式严重阻碍了蜡染技艺的进一步发展,陷入传承难和创新难的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家儿女晾晒蜡染作品。曾刚摄

杨安平说,很多年轻人认为这种传统手工艺作品不赚钱,不愿花时间学。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苗族村寨中的青年一代多数已选择进城务工。留在村里的老一辈传承人受限于知识水平,以纯手工制作为主的蜡染产品仍停留在服饰等布料产品上,难以实现技术更新。

“苗族蜡染因其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明显,传播范围仅在川黔地区,其他民族认可度不高。”杨安平分析,除此之外,蜡染技艺的传承多数以家族传承为主,有的传承人会少量收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蜡染技艺的传播。

蜡染作品制作难度大,成品价格就比较高。杨安平介绍,村里有位老师一年创作一幅作品,要价高达4.3万元,买家不好找。“这幅作品上有24朵花,其实,完全可以把这些花拆开,做成24幅作品。还有,若把这些蜡染元素融入家居生活或旅游消费品中,作为茶馆、酒吧、咖啡店的装饰用品或旅游纪念品,产品创新后,接受的群体也可能会更多。”

“技艺传承难,技术创新难,产品更新跟不上消费者需求,随着时代变迁,苗族蜡染这项非遗技艺一度坐上了‘冷板凳’。”杨安平有些无奈地表示。

打造品牌

“非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将苗族蜡染技艺传承下去?从小耳濡目染,17岁便跟着母亲学习蜡染技艺的杨安平想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非遗品牌,借力“非遗经济”推进乡村振兴。

“首先要走出去。如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苗族文化,进而了解苗族蜡染艺术。”杨安平说,2023年7月,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叙永苗族蜡染扎染作为艺术展吊顶装饰展陈亮相,“以苗族传统元素为主的蜡染扎染作品总长度34米,一经亮相,立即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赏,惊叹之余不忘拍照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安平在蜡布上刻画图案。曾刚摄

“非遗技艺并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通过产业合作,将蜡染技艺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中,还能推动蜡染等非遗产品的市场化。”杨安平介绍,2018年,叙永县扎染蜡染苗绣专业合作社在枧槽苗族乡揭牌,采用“大师工坊+家庭作坊+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影响带动周边上千人居家就业;2020年,通过招引方式,杨安平入驻古蔺县箭竹苗族乡,成立了苗族刺绣蜡染传统工艺作坊,除了带动当地村民就业,还经常组织非遗培训,培植出不少家庭作坊。如今,开发出的蜡染产品已拓展到服饰品、家居用品、旅游产品等5个系列,包含婚服、体恤、长短裙、床罩、字画等28种产品。

去年以来,杨安平又将蜡染文化与叙永的“永宁八景”相结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漫岭腾云》《铁炉晚渡》《双桥映月》《流沙悬练》等蜡染装饰画。此外,在古蔺大黑洞、分水罗汉林等旅游景区,融入蜡染元素的装饰、纪念品如今随处可见,蜡染产品得以丰富和拓展。

提及苗族蜡染非遗技艺的传承,杨安平说,目前,蜡染技艺已进入枧槽中学、泸州开放大学等校园,传承人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蜡染历史和技术工艺。

一块方巾、一尺蓝布;一针一线、一笔一画。古朴而雅致的蜡染纹样是苗族同胞指尖下点绘的美好梦境,也是千百年来他们与生灵和谐共生、且行且歌的真实见证。蜡染技艺,不仅“绘”出了苗族同胞的美好生活,也“染”出了苗乡振兴的发展“蓝”图。(彭茜、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