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2》故事差不多完成了,但我们发现1和2之间少了一些很小的碎片。为了令故事更完整,我们打算开拍电影版。”

钟澍佳在“Hello Hong Kong·你好TVB”主题活动上的一句话,就把#新闻女王电影版#送上了微博热搜:网友好奇、猜测,这个年度爆款之作未来会有怎样的变化。

在二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钟澍佳有太多这种与爆款同行的时刻。

做过演员、导演、编剧、监制,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千禧年前后,他离开TVB转战内地,接连创作了《兰陵王》《择天记》《良辰好景知几何》等热播剧集。去年,他回归TVB担任TVB77工作室总裁,又迅速交出了《新闻女王》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在接受新闻晨报·周到记者专访时,钟澍佳畅谈对未来新作的理解,也分享了他对港剧发展的期待。在他看来,即便是港剧的传统题材,也能有创新的方法,“拍《新闻女王》之前,大家也没想到能这样做一部新闻题材的戏呀!”

对话钟澍佳:就算是“情怀牌”,我也要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对话钟澍佳:就算是“情怀牌”,我也要创新

和实力演员一起“回母校”

新闻晨报·周到:佘诗曼、林保怡、杨茜尧……您的新作请到了很多前TVB的演员合作,怎么请到他们?

钟澍佳:第一其实这些演员很乐意回来TVB拍戏,我们都是在TVB长大的,这种感觉有点像我们校庆的时候回到母校演讲或者表演——对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家觉得这是很大的荣誉。只要有好的剧本、好的角色,他们很乐意这样做。

第二点就是大家回来拍戏时,会发现自己能分享更多的经验,传承更多知识给新一代的同事,这也是让大家觉得很开心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晨报·周到:您请他们演的角色,也有一点超出观众意料。

钟澍佳:因为我们以前也认识,很多都合作过好多次。像佘诗曼,我都不知道跟她合作多少次了,她的《十月初五的月光》也是我拍的,所以很自然想到她可以演。

像杨怡(杨茜尧),之前我们没有在电视剧合作过,但她在训练班的时候我就记住了她了:看到这个女孩,我觉得她以后应该会大红的。当然之后因为我离开了,就没有机会合作,这次有机会一定要合作。

新闻晨报·周到:有什么说服演员的秘诀?

钟澍佳:要跟他们好好聊天,我会说我有一个故事,给你看看?我觉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演得非常好,而且他们对自己有表演的要求——不是说“我就把角色演好”就够了,而是“我要演到没有人能比我更好”。

新闻晨报·周到:从《新闻女王》到《刑侦12》和《黑色月光》,是不是也期待看到这些演员对年轻一代的带动?

钟澍佳:《新闻女王》里“新闻部”的所有“职员”现在还经常聚会啊!他们每一次都很希望能从Man姐(佘诗曼)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我觉得这种影响力、凝聚力,就是一个好演员能带来的很特殊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晨报·周到:您去年做了《香港人在北京》这种题材很新的作品,未来会考虑多选用一些内地演员加盟TVB剧集吗?

钟澍佳:南北城市的文化差距是存在的,但我希望不管是在人文精神还是情感上,要做更多的融合。我相信以后在角色的设计上也会考虑到这些,比如在《新闻女王2》,我想设计一个到香港的学校当交换生的年轻人形象,那演员必须有内地背景,才可能驾驭角色。

挑演员,最重要是考虑角色到底适不适合、像不像。演员的戏不够好,好的导演能把他/她调整好;但如果他们的样子(内在和外表)不像那个角色,我就没办法了,这就好比你不可能让一个一米六身高的演员去演国家队的篮球运动员。

创作要沉淀更要创新

新闻晨报·周到:《新闻女王》酝酿了20年,《刑侦12》的剧本也写了好几年,创作上您是个慢热的人吗?

钟澍佳:很多创作人都是这样,项目、剧本有时候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沉淀的。没有时间沉淀或是没有很好的契机,你是没有机会拍出来的。像《新闻女王》,不是我想隔了20年才拍——2002年的时候我就有了这个故事,但当时我离开了TVB,搬到内地生活,我觉得这个故事发生的情境、氛围是不可能在别的城市发生的,只有在香港这么小的地方才合理,所以必须要等到我回香港才能拿出来拍。

《刑侦12》也一样。有的故事你可以很快想好,但剧本要求你不断地推翻。这部戏相对反转比较多,所以写起来也不那么容易。

新闻晨报·周到:这次TVB发布的作品里既有“法证先锋”“巾帼枭雄”这样的经典IP,也有很多创新作品,怎么平衡老IP和新题材、新故事的关系?

钟澍佳:在我看来,两种类型都是需要的。对传统的、喜欢港剧的观众来讲,港剧是他们的记忆,承载了他们的情怀,所以传统题材或是大IP,对他们是有吸引力的。

我们需要新的观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新闻女王》这样的戏。喜欢《新闻女王》的年轻女孩,可能没有看过10年前的港剧。是因为喜欢这部新戏,他们才重新去把以前的港剧拿来看。我们需要给这些新观众一些新的记忆点,这样他们才会成为下一代的“老观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晨报·周到: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观众说希望港剧创新,但是传统的豪门戏、警匪戏也依然很受欢迎。

钟澍佳:不管是平台也好,观众也罢,他们可能会有一些固定的期待,选传统的戏可能从数据上看也是比较安全的。但对我来说,如果要做传统题材,就要有更多内容上的更新,或者是叠加更多的不同元素,这样才能让观众看到新意,让他们有意料之外的感觉。剧集的包装、美学的观念、拍摄的手法,都是你可以创新的地方。

新闻晨报·周到:可不可以理解为,不怕打“情怀牌”,关键是打得好不好?

钟澍佳:可以这样说,打“情怀牌”的同时,要让新观众能从故事里找到独有的记忆,形成新的情感联系。可能到10年之后,他们再想到TVB的职场剧,想到的是《新闻女王》,这就是新的记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闻晨报·周到:现在观众对港剧要求也很高,尤其害怕“烂尾”,您在创作中怎么把握这个问题?

钟澍佳:影视剧的金科玉律就是一开始必须要好看,不管是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一开始的几分钟不好看,就是不行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007”的时候,第一场戏总是花最多的钱来一场精彩的动作戏。

至于“烂尾”,我觉得要看看“烂尾”的定义。很多时候,是观众认为必须要这样结局,如果你不这么拍,他们也会觉得是“烂尾”,但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对吧?因为超出预料,所以他们会觉得有点不合理或者“烂尾”。

这就要求我们要自己做好平衡。我是很喜欢看观众的意见的,每一集我都会看弹幕,包括豆瓣、微博,观众的评论我都会看。他们也确实会影响我,甚至让我改变一些剧集的处理方式。我认为一个好的制作人,必须平衡自己的创意和观众的意见,要寻求一个平衡。

新闻晨报·周到:感觉您也是在提醒自己,多听意见,不要任性

钟澍佳:其实我已经很任性了(笑),我是希望观众把我拉回来,不要太任性。做创作本身也是一件很任性的事情。做剧、做影视,从头到尾就是玩一个平衡的游戏,怎么去平衡这件事情,要走到终点以后还能拿到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