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武胜城的前世今生

刘甜甜

2023年10月31日,40余名来自川渝两地的专家学者、相关负责人齐聚武胜县,就助推武胜城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广泛交流、深入研讨。

为何要申报?武胜城始建于宋(蒙)元战争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堪称蒙元“以山城制山城”典范,是蒙元山城中修筑最早、地位最高、距离钓鱼城最近、作用最大的城堡,其历史文化价值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胜城水军码头遗址

2020年12月,武胜城被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7月,四川省文物局、重庆市文物局将包括武胜城遗址在内的川渝20座山城遗址纳入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川渝文物保护合作,武胜城遗址联合申遗工作正有序推进,力争申遗成功,让武胜城被世人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渝宋元山城分布图

1

追溯:武胜城遗址背后的历史

1235年,宋(蒙)元战争全面爆发。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玠开始建立山城防御体系,10余年时间,沿长江、嘉陵江、岷江等河流修筑80余座山城。其中最著名的是“抗蒙八柱”,即合州钓鱼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顺庆府青居城、隆庆府苦竹寨、夔州白帝城、洋州得汉城、成都府云顶城。

为进逼钓鱼城,控扼钓鱼城宋军往来,1262年,驻守青居城的蒙古驸马、同佥巩昌等24路便宜都总帅、阆蓬广安顺庆等路征南都元帅汪良臣奏请忽必烈汗,在钓鱼城北90里的芜菁坪修筑武胜城,移驻主要兵力于此,并在周围天生寨、马军寨等地屯兵,对钓鱼城形成巨大军事压力。1267年,蒙古以武胜城为治地置武胜军,行和溪安抚司事。同时,在嘉陵江对岸修筑毋章德城。两城互为犄角,形成江防要塞,共扼嘉陵江。

1270年,巩昌等24路便宜都总帅汪惟正代替叔父汪良臣驻守武胜城、毋章德城。汪惟正坚持每天阅兵演武,每旬犒劳将士,昼夜防备钓鱼城宋军偷袭,战争形势达到白热化。1273年3月,武胜城蒙军击退钓鱼城宋军进攻;7月,钓鱼城主将张珏声东击西,奇袭武胜城、毋章德城,焚烧了元军的粮食和器械。

襄阳会战期间,忽必烈诏令太原、京兆、延安等路签军3000人增加武胜城兵力,牵制南宋四川军队增援襄阳,促使南宋防御体系解体。1279年1月,钓鱼城投降;2月,崖山海战结束,南宋覆灭,元朝实现大一统。元朝将武胜军改为定远州,1287年又降为定远县。

州县治所就地使用武胜城,后由于山顶居住不方便,人们主要生活在山腰缓坡处。到了明代初期,再次下移,生活在嘉陵江边一带。因“其地山险峻,而前临大江,夏秋之交,雷雨暴至,则崩岩错落,而洪涛迅飞。上者有覆压之患,而下有昏垫之灾,民不安其居者,盖自元迄今逾二百年”(摘自《民国十九年新修武胜县志·建置志·新迁定远县碑文》)。到明代中期1551年,治所不得已迁往嘉陵江下游的庙儿坝(今武胜县中心镇),而原址作为场镇保留至20世纪90年代,武胜城才逐渐褪去昔日繁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拍武胜城遗址

2

探寻:武胜城遗址发现大量遗迹

700余年岁月沧桑,武胜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武胜城遗址位于嘉陵江中下游、武胜县沿口镇黄桷村与文龙村交界处,由山顶平台、山腰缓坡、沿江台地3部分组成,面积约0.5平方公里。

武胜城原城墙沿山顶平台山势修筑,形成一座封闭的山城。城内有两段城墙分别从山顶沿山脊、缓坡向下延伸至嘉陵江,呈“八”字形,疑似一字城墙。随着时间流逝,有的城墙石被拆下送到庙儿坝修筑新的县治城墙,有的被当地农民用作建房材料、水土堡坎、石板路等,有的散布于山顶、山腰和山下临江等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胜城遗址摩崖石刻“普泽”

山顶平地作为主要军事功能区域,地势平坦,视野广阔,加之土膏雨润,塘堰水井遍布,有利于且战且耕,长期驻守。这里原设有元帅府、军营、炮台、马场等军事设施,但战争结束后逐渐废弃,除城墙、水塘、水井外,其余设施遗迹尚未在地表发现。

山腰缓坡曾作为州县治所约百年时间,彼时较为繁华。这里有群众口耳相传的大堂坝,据传原设有衙门,如今衙门建筑早已不在。

曾在嘉陵江边一级台地的定远县治所,在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定远知县李俊修筑周围长七里的城墙,也许是在武胜城山顶至嘉陵江老城墙的基础上加以修缮,与嘉陵江面合围成下宽上窄的类似梯形的城防系统,拱卫城内军民;明正德年间(1506—1521),知县越臻又修筑四座城门,命名为“文明、武胜、迎恩、太平”。现在这些城门荡然无存,所幸一些城垣尚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元时期花卉纹滴水瓦片残件

探寻历史印记,考古调查、勘探,获得新发现。目前,武胜城遗址既往调查共发现地层堆积7处、基岩孔洞群4处,现存城墙约1000米(原城墙约4000米),疑似城门5处、元帅府(武胜军衙署)1处、定远州(县)衙署1处、谯楼1处、外堡兼哨所1处、瞭望哨所兼炮台3处、排洪冲沟区域2处、军资处1处、采石点1处、窑炉3处,以及古井3口、塘堰9口、摩崖石刻4处、崖墓30座、古墓群3处、大型石碾1处等遗址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元时期兽面纹瓦当残件

除此之外,采集宋代钧窑系等名窑瓷片数百片,花卉纹滴水瓦片、兽面纹瓦当残件10余片,筒瓦残件60余片,板瓦残件数千片,礌石20余枚,大青砖10余块,柱础石3块,窑石4块,砚台2块,宋元时期的生产生活遗迹十分丰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元军礌石

值得一提的是,对照《钓鱼城遗址考古报告集》,武胜城遗址采集、出土的部分器物与钓鱼城遗址一致或相似。另发现武胜城的姊妹城1座(毋章德城)、屯兵山寨1座(马军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残存的宋元时期城墙

3

保护:武胜城与钓鱼城联合申遗

钓鱼城凭借天险,坚持抗元达36年,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蒙哥大汗战死于此,使蒙古帝国不得已从欧亚战场全面撤军,这一事件不啻当时世界大战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没有攻,焉有守?长矛不利,焉用坚盾!

武胜城堪称蒙元“以山城制山城”典范,蒙军凭借它进攻、牵制以钓鱼城为首的南宋东川山城防御体系,是统一中国长江以南半壁河山的军政重镇、桥头堡。

据武胜县申遗办主任李松林介绍,武胜城遗址具有“四个最”“两个唯一”的特点,其历史文化价值突出。

“四个最”——蒙元山城中修筑最早,始筑于1262年;蒙元山城中地位最高,巩昌都总帅府统领东川各帅府;蒙元山城中与钓鱼城距离最近,约45公里;蒙元山城中作用最大,进攻、牵制钓鱼城,最终促使钓鱼城降元。

“两个唯一”——蒙元山城中唯一设有外堡“天生寨”;战争结束后宋元山城中唯一转变为州(县)治所。

“推动武胜城遗址与钓鱼城遗址等川渝宋元山城防御体系联合申遗,有利于保护武胜城遗址重要文物和历史风貌,进一步提升武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李松林说。

为扎实推进联合申遗工作,2018年,武胜县邀请西华师大四川古城堡研究中心开展武胜城遗址考古调查,形成《武胜宋元寨堡调查报告》。2020年,武胜县聘请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世松、钓鱼城专家池开智等10名专家顾问,成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胜工作站,负责武胜城等遗址考古工作。遗址所属沿口镇和黄桷村、文龙村分别成立专(兼)职文物保护队伍,构建起县、镇、村、文保员四级文物管理网络。特别是2022年以来,四川省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广安市文管所、广安市博物馆开展武胜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获得大量考古新发现。

“下一步,我们将在考古、突出价值研究、开发利用、宣传推广、遗产保护与管理等方面,持续探索联合申遗路径,力争申遗成功。”李松林表示。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甜甜

供稿: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