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其一生逐稻梦

——缅怀“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先生

中国水稻界有两个擎天巨柱——“南袁北徐”。“北徐”指的就是“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北大荒,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400亿斤以上,这其中,水稻产量约占总产量的60%以上。然而,过去由于这里自然环境是冬寒春凉、无霜期短,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冰霜覆盖之下,曾被视为水稻高产“禁区”。

是徐一戎,将一生的心血倾注于攻克寒地水稻种植难关,创造了寒地水稻生产面积超千万亩、亩产超千斤的奇迹,让北大荒的水稻产量跃升,结束了这里水稻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的历史。

徐一戎曾在日记本扉页上写下一个大大的“米”字,他说:“‘米’字是中间一个十,上下两个八,我怎么也得干到八十八啊!”为了这把“米”,徐一戎实践了一生、奋斗了一生。

(一)

1924年,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农村的徐一戎,自幼便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用6年时间完成了小学、中学9年的学业,考入了奉天农业大学农学系。入学后,他夜以继日地研读书籍,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孜孜不倦地探索农业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时,东北还是“沦陷区”,徐一戎不愿为日本侵略者卖命,断然拒绝了学校的分配,选择回家待业,这一等就是十几年。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年,徐一戎被分配到了北大荒莲江口农业实验场,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他发现,鹤立河、梧桐河等10多个农场三分之二的土地是低洼地,很适合种水稻。从这一刻开始,徐一戎心底的水稻梦苏醒了。

为了研究水稻,徐一戎几乎翻遍了佳木斯市图书馆的农业技术类书籍,短短几年,他摘录了32本笔记、4000多张摘录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在高寒地带种水稻,选育种子是第一道难关。为此,徐一戎开始了寻找种子的“万里长征”。他四处写信求援,只要有一点线索,不管多远他都要走上一遭,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新疆……他跑遍了所有的寒地省区,6年多时间里行程近万里,收集到了近千份品种材料,为北大荒寒地水稻开发第一代品种提供了丰厚的亲本资源。

在合江实验农场的小土屋里,徐一戎的研究工作从最简单的试种试验开始了。白天,他和农场职工一起光着脚拉犁翻地、弯腰插秧,顶风冒雨观察记录;晚上,他还要整理数据,记录气象和温度变化,日后风靡全垦区的“高寒地区水稻品种资源研究”课题就这样在一个个忙碌的日夜开始了。

第一年试种,徐一戎在8亩半地里摆开938个试种畦地,起早贪黑地观察、记录,甚至半夜还打着手电到地里看一看、用尺子量一量、用手摸一摸。忙碌了大半年,到了秋季收获,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少的亩产仅37公斤。

第二年,徐一戎又筛选出142个品种进行试验,并采取了一些增产的技术措施,到了秋天,有30多个品种亩产超过200公斤。他在小场院里来来回回地走着,看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稻子,心想:最高亩产才242公斤,远不如种小麦合算。

有生以来,徐一戎第一次失眠了。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一年来记下的50多万字的试种笔记和资料,不等天亮就又走进了试验田……

(二)

然而,刚有起色的研究却被突如其来的政治运动打断了,徐一戎被打成了“右派”。1969年,徐一戎要被遣送回原籍辽宁省北镇县。得知这一消息后,他立即跑到了试验田里,拔出一撮水稻茬子,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乡的列车上,他心里翻腾得厉害,见到生产队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能不能给我找个有水稻的村子?”

随后,他被安排到了北镇县合兴大队。到村里的第二天,村主任找到徐一戎:“听说你会种水稻,能不能帮我们参谋参谋?”徐一戎跟着村主任来到稻田地,拾起一棵稻穗看了看说:“你们去年种的是‘农垦21号’,亩产也就500斤吧。”周围人大为震惊,说:“大黑个子,你真神了!到地里看一看就知道我们去年的产量。”

从此,徐一戎成了乡亲们的水稻参谋,整地、选种、打药,遇到难题都找他,村里找过他,乡里找过他,县里也找过他……徐一戎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水稻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徐一戎回乡的第一本笔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最美的心愿就是研究水稻。”这份心愿在他的家乡结出了果实。第二年,全县50多个村的10万余亩水稻平均亩产提高了62公斤。

在北镇县的时光,徐一戎无时无刻不想念北大荒那片一望无际、肥沃神奇的黑土地。

1972年,徐一戎重返北大荒。回到北大荒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那8亩半的试验田。他掐起一株稻穗,在手里捻一捻,又看了看,激动得直颤抖。当天晚上,他又一次失眠了,为自己可以重新进行水稻研究兴奋不已,憧憬起了北大荒的万亩稻香。第二天,他一头扎进水稻田里,拼命工作。

1974年,50岁的徐一戎重返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承担起农业部寒地水稻直播高产和防御冷害两个课题。

为了方便研究,他直接住进了单位,并把8亩半地划分成几十个小区,分门别类设置近300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定10~20个样株积累数据,每3天调查一遍。他和助手白天记录数据,晚上归类分析,几乎大海捞针般地捕捉着寒地水稻的生育特点,寻找高产途径。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他参与所有种植环节。每年3月末开始泡田,穿着靴子总往泥里陷,徐一戎就赤脚下到带冰碴的池子里,一干就是大半天。到了夏天,为了及时观察每一个品种的长势变化,他长时间泡在水田中观摩样本,炽热的阳光晒脱了身上一层又一层皮……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努力,在这8亩试验田中,徐一戎用“合江19号”创造了直播水稻亩产千斤的纪录。

徐一戎的“寒地直播水稻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推广的“合江19号”等10多个品种在汤原农场等23个农场和萝北县等14个市县播种,最低亩产达到了359公斤,其中50%的播种面积首次亩产超400公斤,并在小面积上首次突破直播水稻亩产千斤大关,创造了当时高寒地区水稻产量的最高纪录。

1980年,他承担的“寒地水稻直播高产栽培”课题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研究”又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人们说,这是北大荒种植史上的一场革命。

(三)

人生路上并非事事一帆风顺。

就在徐一戎的寒地水稻正在逐渐推广时,1981年初秋,一场突来的早霜冷害给水稻种植造成了严重损失。秋后一算账,平均亩产还不足150公斤,这之后,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就由43万亩降到了18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年,他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人也一下瘦了10多斤。经过反复思考,徐一戎确定了“寒地水稻计划栽培防御冷害技术”的新研究课题。

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徐一戎挑选20多个品种进行了耐冷性试验。条件有限,他就将秧苗栽在60多个花盆和10多个木槽里,放在经过处理的畦池中,用井水考验耐冷性能。同时,通过技术调控,让分蘖期提早、让长穗期提前,错开低温段,这一措施很快成为寒地水稻栽培的常规措施。

作为水稻的“直播派”,徐一戎早已“功成名就”,但当旱育苗技术成为插秧稻作的新亮点时,他果断地否定了自己,“旱直播虽然打破了‘北大荒种不出高产稻’的定式,但想要大面积高产只有走“旱育稀植”之路。旱育壮苗相当于延长了一个月的生长期,可在插秧前抢回300度以上的活动积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徐一戎在水稻研究所和两个农场开展了“旱育稀植”扣秧棚试验,在见到成效后,他又跑遍了87个可以种植水稻农场的500多个生产队,推广“旱育稀植”技术。第三年,有8个农场遭受了和1981年同样重的早霜,但水稻平均亩产仍在400公斤上下,其中有60%的面积亩产超过了千斤。

徐一戎终于研究出了一套适合北大荒高寒地区旱育稀植的可行方案。此后,他又研究出20多项在国内外领先的寒地水稻栽培成果,为我国寒地水稻大面积发展和持续高产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难关相继被攻克,黑龙江垦区的水稻种植面积由1984年前的21.6万亩发展到1999年的1029.54万亩,产量也大幅提升,职工收益成倍增长。1999年,黑龙江农垦总局正式作出决定: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把北大荒打造成东北地区的水稻主产区。

北大荒水稻面积扩大了,徐一戎开心极了,也变得更忙了。为推行北大荒“以稻治涝”战略,徐一戎在花甲之年仍奔走在黑土地上。他说:“花好看,但是我不乐意种,因为浪费我的时间。那我的时间在哪?就是水稻。我这脑袋里面就是俩字——水稻。”

(四)

徐一戎把走田埂戏称走“平衡木”,这是他此生最喜欢的“运动”。从种到收,哪的水稻出现了问题,他就赶到哪。每到一地,他都努力把浑身本事尽数传授给稻农。北大荒流传着这样一句话:“100个吃大米饭的人,可能有99个不知道徐一戎是谁;但100个种水稻的人,肯定有99个认识徐一戎。”可以说,没有徐一戎就没有北大荒的水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一戎一生执着于水稻研究,又被人称为“稻痴”。年过花甲的他还在不断攀登,创新了高寒地区叶龄诊断栽培新技术。对此,徐一戎却说,“我只不过是全垦区10万技术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有细心人算了一笔账:徐一戎往返于各地水稻产区的路程,累计起来有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多;如果把他走过的稻田池埂连在一起,相当于从漠河走到三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统计会发现,徐一戎每年的时间被分成三大块,都与水稻事业息息相关:100多天到各农场去讲课推广技术、检查水稻质量,100多天在6个实验基地做现场科研,100多天在办公室里撰写、翻译科研论文、著作。

为了让农民弄清楚、学明白水稻栽培技术,徐一戎历时两年时间精心编写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图历》,规范了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操作要点。这本书先后被5次印刷,发行15万册,成为出版社最畅销的一本实用技术书。

2005年,徐一戎将他历经几十年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寒地水稻生育叶龄诊断栽培技术流程制作成一幅简明的挂图,印刷8万张免费发给垦区的稻农;他还把自己研究出来的科技成果制作成录音带和录像带,供电视和广播宣传;他的电话对所有稻农公开——他为寒地水稻事业尽心竭力。

(五)

1989年,徐一戎退休。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返聘他继续工作,月聘金50元,后来又增加到60元。当其他单位争着高薪聘请他时,他却无动于衷:“就是后面再加一个零,我也绝不会动心。有了北大荒,才有我徐一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一戎很“抠门”,一个黑皮包用了20多年不舍得扔;徐一戎又很“大方”,2008年,徐一戎把几十年来的所有积蓄共100万元,捐给所在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设立了“黑龙江垦区一戎水稻科技奖励基金”,用于奖励水稻科研人才。

古稀之年的他,为了能够继续到田间,在上衣口袋里装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是自愿来的。”他说:“我可以跟你们签字画押,出现任何意外情况由我自己负责。你们要是真想让我长寿,就多让我到稻田里去几趟吧。”

2010年,86岁高龄的徐一戎在稻田边吟下了感人诗行:

浅步人间古稀年,红褪腮边,白染鬢边,遍尝苦辣与酸甜。

喜在眉尖,苦在心尖,半是农民半是仙。

血写真言,汗洒田间,还将老骨还稻田。

播个秋天,长个春天。

“坎坎坷坷人生路,执执着着水稻情。”徐一戎先生写的这两句诗也是其一生的写照。

徐一戎首次创造了北大荒水稻直播亩产千斤的高产纪录,首次提出我国寒地水稻冷害防御技术的计划栽培理论,首次提出我国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及旱育壮苗模式,首次完成我国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系统研究,首次提出我国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首次绘制出我国寒地直播水稻亩产千斤栽培模式图,首次绘制出我国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图例。他在寒地水稻种植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也收获过了无数的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奖、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黑龙江垦区首届感动北大荒人物……但他自己却说,他的一生很简单,就是“一业五件事”学习、科研、推广、写作、育人,尽心尽力为稻业。

来源:北大荒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