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省中小学生阅读状况蓝皮书》

正式发布

《蓝皮书》对全省青少年阅读状况

进行了整体画像

浙江省中小学生

整体阅读状况如何?

四组关系

带你速览要点

数量与质量

整体来看,浙江中小学生阅读的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

数量上,浙江中小学生主要阅读指标均高于或持平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浙江中小学生图书阅读率为94.36%,人均课外图书阅读数量为12.52本,人均每天课外书阅读时间为35.71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图书阅读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人均图书阅读数量(单位: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人均每天图书阅读时间(单位:分钟)

调查显示,浙江中小学生从3-6岁开始培养阅览习惯的占35.31%,6岁以后占27.50%,“抓早抓小”成为阅读习惯养成的主要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阅读启蒙时间

阅读目的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增加知识、开拓眼界”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占比远大于“完成功课、学习需要”和“休闲消遣、消磨时间”,这表明浙江中小学生阅读主体自我意识较强,阅读功利化倾向较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阅读主要目的

阅读主题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合杭州图书馆2023年度少儿图书借阅数据、浙江省图书馆之江馆少儿阅览室2023年度儿童图书借阅数据和浙江省新华书店2023年度中小学生图书线下销售数据,分析发现,青少年阅读主题广泛,文学精品力作如《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等校内必读书目深受中小学生喜爱。除必读的文学图书外,科普读物也越来越受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阅读图书主题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读方式方面

浙江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被动+主动”“阅读+社交”的阅读方式。但对标积极和环境产生交互、有较多线上线下社交行为的复合阅读模式,当前仍有一定距离。

校内校外

此次调查走访多家中小学,发现建设步伐较快的学校不仅设有班级读书角和独栋图书馆,还开设阅读课程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或者举办多样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阅读时间段看

校外阅读成为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景,青少年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在家时间、周末时间和寒暑假时间,分别占比26.39%、25.20%和18.45%。

亲子阅读情况

数据显示,62.18%家庭每周安排亲子阅读时间,其中每周一小时及以上占32.04%,亲子阅读逐渐成为全民阅读新潮流。但43.17%的家长对于如何在亲子阅读场景下交流引导的方法存在困惑,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对象认为“图书太多,不知道怎么选书”。

值得一提的是,问卷中关于“本年度家长最想推荐孩子阅读的一本书”的调查结果,《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平凡的世界》排名前五。而在孩子本年度最喜欢书籍中,名列前茅的《三体》却只排到了第12位。

为了解决家长的选书难题,2024年度全省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推荐的年度书单向公众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外阅读主要场所

图书馆等公共阅读空间是学校、家庭之外的有力补充。37.86%的受访人经常在公共图书馆阅读,30.85%选择在新华书店或民营书店等实体书店阅读,其中每月1-3次去各类阅览场所开展阅读活动的占比32.58%,公共图书馆已经成为校园外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场所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家(校)外阅读主要场所

调查也发现,师生和家长对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和服务利用还不够充分。比如,2022年,浙江省政府将城市书房建设纳入十方面民生实事,新兴阅读场所覆盖面逐渐扩大,但绝大部分家长还是选择了公共图书馆,常去城市书房的仅占比12.7%。

城镇与乡村

调查发现,浙江中小学生阅读生态体系地域不均衡,与城市相比,乡村阅读空间构成单一、阅读场域服务缺位、阅读资本适配度低、阅读习惯亟须激发。

考虑到乡村孩童多具有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与监护人之间的阅读关系连接弱,亲子阅读的缺失也对阅读习惯培养造成潜在影响。

由此造成的后果显而易见:中小学生阅读城乡差距依旧明显,生活在城镇的中小学生每年平均阅读13.88本书,每周课外阅读时长3.45小时;乡村孩童年均阅读数仅8.93本,且阅读时长也远低于前者。

纸质与数字

受防沉迷、护眼、传统阅读习惯等因素影响,纸质阅读仍是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并且只选择阅读纸质图书的占49.35%。

但是,43.32%调查对象既喜欢纸质图书也喜欢电子版图书,两者并不是竞争关系,纸电同阅的复合选择将是全媒体时代中小学生阅读行为的主体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生阅读主要方式

来源:教育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