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历史的舞台上,恐龙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根据已知的化石证据,在大约2.4亿年前三叠纪,恐龙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在“卡尼期洪积事件”(发生在大约2.3亿年前)期间,恐龙就开始迅速崛起,而在熬过“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发生在大约2亿年前)之后,恐龙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它们一举占据了地球上的霸主地位,直到大约6600万年前,恐龙时代才宣告结束。

那么,恐龙统治了地球1亿多年,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智慧文明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我们所知,人类的文明是地球上已知唯一的智慧文明,而人类之所以可以发展出智慧文明,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因就是,人类具备了高等智慧。那地球上是否存在过具有高等智慧的恐龙呢?答案是否定的,已知的化石证据均表明,恐龙的大脑远远没有人类发达,其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根本不足以支持高等智慧的产生。

所以问题就来了,在长达1亿多年的时间里,为什么没有任何一种恐龙能够进化成高等智慧生物呢?我们接着看。

简而言之,生物的进化主要由“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这两种核心机制来驱动,前者使得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一些随机的变化,而后者则会对其进行“筛选”,在此过程中,那些更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变化会被保留下来,其它的则会被“淘汰出局”。

也就是说,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虽然“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但“自然选择”却让进化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更好地适应环境,进而取得生存和繁衍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人类的进化历程同样也遵循着这一规律,根据已知的化石证据,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出现大约6000万年前,它们通常都会在树上生活,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被子植物已经在地球上广泛存在,而这些植物长出的果实就成了一种很好的食物来源,除此之外,在树上生活,还可以远离那些来自地面上的各种威胁。

然而想要在树上长期生活却并不容易,这需要很多能力的“加持”,例如抓握能力、立体视觉、空间感知力、分辨物体颜色和形状的认知能力等等,而由于灵长类动物通常都是群居动物,因此更好的与同类的沟通协作能力,也是一种生存优势。

也就是说,在这些能力上有一点点的增强,就意味着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衍,怎么增强呢?当然是那些能够使脑容量更大、神经系统更复杂的“基因突变”,由于更大的的脑容量和更复杂的神经系统,就意味着智力的增长,因此随着灵长类动物的进化,其智力也在不断提升。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大约600万年前人类祖先与其他的灵长类动物在进化之路上“分道扬镳”之时,其智力已经非常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类祖先不得不进入陌生且危机四伏的大草原,在那里,他们逐渐学会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并且演化出越来越复杂的语言,在此过程中,人类祖先的脑容量和神经系统也会得到不断地提升,智力也因此越来越高,并最终具备了高等智慧,从而为以后发展出智慧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人类的高等智慧,其实是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环境压力”促成的,那恐龙有没有这样的“环境压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被子植物在白垩纪的时候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但它们真正在地球上大量存在,却是在恐龙灭绝之后的事了,实际上,在整个恐龙时代,地球上的植物都是以裸子植物为主的,而这些植物根本就无法给恐龙提供在长期在树上生活的条件。

而作为地球上的“一代霸主”,恐龙也没有必要到树上去“讨生活”,它们在地面上可以找到充足的食物,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智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继续提升智力所带来的优势,就远远不及“体型更大”,所以远古地球上才会出现了各式各样体型庞大的恐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是体型庞大的类型,然而对于那些小型恐龙来讲,当智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智力提升”也不是最佳选择,相对而言,“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大”带来的优势明显更大,所以一部分小型恐龙才会飞上天空,成为了现代地球上鸟类的祖先。

综上所述,在进化的过程中,高等智慧是需要智力提升到相当高的程度才有可能出现的,智力的不断提升则需要合适的“环境压力”,而在恐龙统治地球1亿多年时间里,这样的“环境压力”并不存在,也正因为如此,地球上才没有进化出具有高等智慧的恐龙。

所以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虽然我们不能说具备了高等智慧的恐龙就一定可以发展出智慧文明,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高等智慧的恐龙,肯定是无法发展出智慧文明的。